浅谈幼儿音乐教育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mo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思路:
  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治性情的熔炉,音乐改善人的性情,音乐带走的是寂寞,不同的音乐所带来的意境可以使你忘了所有,音乐拖出了人性本质里的善良 对爱与被爱的向往 对社会的理解 对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感觉,幼儿学习音乐能增进幼儿认知、身体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清晰年龄划分的幼儿歌曲能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激励和培养儿童的音乐悟性和想像力比关注儿童音乐天赋的成长更为重要。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及创造能力,如果教师能有意识运用它来培养、扶植、激发、鼓励幼儿的想象、创造力,那么幼儿就能获益匪浅了。那么怎样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呢?
  唱歌是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唱歌教学工作中在发展幼儿唱歌能力的同时,还应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创设创造性的环境,激发幼儿灵感
  环境的创设包括两方面: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首先,要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心理环境。幼儿只有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在教师尊重、支持的情境中,在同伴间愉快合作交流中,才能愿意拓展自己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潜力、激发创造灵感。如在组织打击乐活动《铃儿响叮当》中,教师不必规定每个幼儿应该选择怎样的乐器,可以让幼儿相互讨论、交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来做出选择,这样幼儿不仅愿意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也十分乐意接受别人正确的观点。其次,要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物质环境。如:在教室一角开辟专门的音乐区,准备一些钤鼓、沙锤、三角铁等打击乐器。这些打击乐器可以是幼儿自制的打击乐器,在自由时间里,幼儿可选择乐器操作。利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为自己喜欢的歌曲伴奏会让幼儿更加的开心,愉悦,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幼儿探索,丰富幼儿的乐感,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与兴趣,开发幼儿创新的潜能。
  2采用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在韵律活动中启发幼儿最初的创造意识,边唱边动是幼儿的特点,他们不但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来加以补充,如果歌词是很具体的,并易于用动作来表现的话,中班的孩子由于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自己常能想出一些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如我们在唱《小汽车》一歌中的“笛笛笛”时,我们班的好多幼儿能用生活中常见的按喇叭的动作表示。还有一次,我们在唱“小星星亮晶晶”时,我班的一个小女孩马上把手举到了头上方,五指一会合拢一会张开象征着星光闪烁的情景,谁也没有教她这样做过。
  在律动活动中,即兴表演是幼儿重要的自我表达的活动,是培养幼儿音乐体验和创造能力的极好形式。在活动中,我掌握启发、诱导的技巧,用足够的耐心,使幼儿进入状态、引发兴趣,最终让幼儿用自发的、自然的情绪表现他们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如在律动《摘果子》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创编。有的幼儿要摘长在高处的苹果,他就跳起来摘;有的幼儿要摘长在低处的苹果,她就弯着腰摘;有的幼儿要摘另一棵树上的苹果,他就走过去摘;有的幼儿要摘的苹果长得很结实,要使劲转动两下才能摘得下来;有的幼儿不小心把篮子里的苹果弄撒了,忙蹲下捡……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促进了其自觉尝试用不同方法、不同形式表达音乐作品的能力,有利于其发散思维的形成。
  3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发展幼儿音乐创新
  我们临朐素有“小戏之乡”的美称,让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感受到戏曲音乐的魅力,带领孩子去欣赏戏曲,陶冶幼儿情操,戏曲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还理解不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戏曲服饰,让幼儿感受戏曲魅力,可以在戏曲的基础上利用自制的玩教具加上动作,进行创新,例如在学习《花木兰》这课时,我就让幼儿身着花木兰的服饰,感受戏曲的动作,此时,有的幼儿就进屋拿出了我们用娃哈哈瓶子做的杠铃,“老师可以用这个代替花木兰拿的枪。”他们个个拿着“枪”,听着《花木兰》的音乐,玩的其乐无穷,还个个随着音调在增编歌词,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不容忽视的。
  音乐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挖掘教育资源,并积极主动地运用到幼儿丰富的日常活动和音乐活动中。要抓住音乐教育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艺术特点,丰富幼儿健康的感情世界,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并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探索最佳的教育策略,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下面就优化方法,提高能力,结合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比较性阅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提出,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都迫切地需要肩负培养适应本世纪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重任的少先队辅导员,“与时俱进”,掌握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强化辅导员角色意识,重塑德育形象,实现必要转变,成为少先队员真正的楷模与朋友。  【关键词】爱 ;活动 ;延续  1点滴之爱,德之根本  在我担任少先队辅导员时,我就深深体会到:爱红领巾事业,就要热爱少先队员。爱少先队员,必须走进其心灵世
期刊
21世纪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必然是教育的竞争。学校现行的课程将成为越来越苍白无力的“形式课程”,对此,我们不应等待,二要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因此,对于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期刊
【教学目标】  ⑴指导学生进行“开心一刻”的逗笑比赛,通过活动体验,学会把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具体生动、自由而有创意的表达出来。  ⑵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进行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体会到“作文有趣又开心,说我心写我心,具体生动有条理,写好真事抒真情,轻松快乐写作文”的乐趣。  ⑶培养学生“会聆听、会表达、会思考、会作文”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感到自我存
期刊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儿童的想象力是非常强大的。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绘画则是一种最能展现孩子想象力的手段。”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美术活动中更好的激发想象空间呢?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一线校外音乐教育者之口,通过在多年教育教学中总结出的融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为广大校外艺术教育同仁协调艺术类学生德育教育缺失方面的通病提供了一条合理可行且施行简便的新思路,为初涉此领域的新人提供了一个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很好融合的广阔舞台。  【关键词】音乐教学;校外教育;德育教育;兴趣诱导  “音乐”,《礼记·乐记》中如此描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从小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对孩子认识世界,促进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宽松的谈话环境。  1利用语言教学活动,创设语言学习的机会和交流情境,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纲要》中明确要求“创造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年龄增长、课业负担的增加等原因造成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差,不喜锻炼,学习积极性不高,体育课出现的马虎、应付的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验成功、满足需要、倡导竞争、师生互动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使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使体育课堂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初中;弱体质;激发兴趣;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重要作用,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当前农村中小学从师资和音乐教学设施上都严重滞后,学校和家长对音乐教育也不够重视,缺少支持。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音乐教师应立足现状,从思想上、行动上加强课内外音乐教学活动,使音乐教育达到人格陶冶和教化的高境界。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现状;课内外音乐教学  21世纪的中国,为
期刊
大量低质量、低品位地流行歌曲借助多种媒介地广泛传播,盲目地“追星”运动,使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选择缺乏正确的辨析能力。日常交往中普通话吐字咬字规范化的普及性问题,朗读与演唱中过程中发声状态的不规范性,加之教材中的歌曲学唱作品和音乐欣赏作品的相对老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时空距离过远,导致学生对音乐教材的内容缺乏学习的兴趣。另外,有感情地演唱习惯养成性问题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