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的黄山诗人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黄山,哪怕你不是诗人也会被美景激发出几句曼妙的诗行;黄山也是一个出画家的地方,美丽得令人窒息,哪怕你再笨拙,也能画出几笔俊美的线条。我曾经四次上黄山。最初,是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毕业不久,我在铁道部一所成人高校任讲师。在屯溪参加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国文学研讨会,报名地点就在屯溪师专。那时铁路坐火车有免票,当时负责开票的人竟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城市,屯溪两个字也不会写。及至到了屯溪,才知道原来这里是古徽州的所在,黄山就在其的辖下。后来,为了发展旅游、扩大知名度,1987年屯溪更名为黄山市。那里不仅有黄山,还有新安江水和安徽民居,在市内大街上还有一座名字颇为古朴典雅的“举人书店”。可见,这是个出诗人、出画家、出学者的所在。吴鹏凯就是典型的集画家、学者于一身的诗人。
  吴鹏凯笔名山鹏,1963年生于安徽徽州。可以说自幼在黄山脚下长大。徽州美丽的山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滋润着他的艺术素养和创作驱动力。90年代我去黄山,下榻黄山海关基地,认识了基地负责人、山鹏的舅舅。他引荐我结识了时任黄山市残联副理事长的吴鹏凯——山鹏。当天晚上,我们到他书房品茶、谈诗,赏画、聊天,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临别前,山鹏赠我画作和诗作,保存至今。时光倥偬,我迁居天津近20年,一日山鹏来津与我相聚,我自然喜出望外。他这次不仅带来了荣宝斋的艺术月刊——吴鹏凯专辑,而且带来了他新近出版的诗集《山鹏的远方》。
  这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鹏凯的诗集《山鹏的远方》,收集了他从90年代至2018年的诗歌共计320多首。在物欲横流、普遍焦虑的当下,出版诗集体现出对诗人对缪斯女神的执着追求。而阅读山鹏的诗作,眼前出现各色各种的图景和画面,真正是“诗中有画”,趣味无穷,令人浮想联翩,梦回徽州。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原是出自宋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苏轼之口。他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价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的诗作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本身就是一位画家兼诗人,且对禅道、音乐等也有精深的造诣。王维所置的府邸在青山逶迤,峰峦叠嶂,奇花异草,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随处可见的蓝田辋川。这里不仅秦楚要冲、三辅屏障,而且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心醉神驰的风景名胜之地。此地,原来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业,后被王维购得。这样一个环境为王维的诗歌和绘画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绝妙的佳地。山鹏在这方面有些像王维,在黄山美好的环境影响和徽州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一手写诗,一手作画;诗画同源,互为启迪。
  当代诗歌创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前20来年,经历了大约40个年头。80年代诗歌的激情、激动过后,进入90年代,一切似乎都成为了珍贵的怀念。诗歌开始被冷落,它从主流文化中剥离出来,滑向边缘。市场经济大行其道,物质的肥富与精神的贫困形成巨大的反差,诗歌一步步跌入灰色的境地。然而,仍有一些诗人执着于诗歌,进行自己艰辛的探索和追求。山鹏就属于这类坚守诗歌理想的诗人。我一向认为,在所有写作者中,诗人应该是最不同凡响的。还记得北岛的一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此一句诗就超过许多人的许多文章。这就是诗歌的力量所在。
  捧读《山鹏的远方》,看山鹏的诗歌整体上还是属于传统的、规矩的、严整的诗歌。无论是写春夏秋冬的岁月如歌的时令,写风花雪夜艳阳高照的景致,还是写交友、会友、致友人,写遐思、杂想、夜思、抒怀等心绪,都是充满了真实的感受。他不曾被社会上的闲杂事所羁绊,也不受市场经济物质文化的干扰,专心作诗,一心向善,仿佛身居闹市,一尘不染。诗集分《岁月如歌》《云卷云舒》《午夜诗话》和《丝语系列》四大部分。从形式上看,山鹏的诗歌,大多是七言、五言,甚至还有少量自由体诗歌。大多数诗歌对仗工整,押韵讲究,常有惊人之语,而最突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诗中有画”。“诗中有画”说起来好像没什么稀奇,其实不然。很多所谓诗人,诗歌意象干瘪,具象生硬,味同嚼蜡,不忍卒读。山鹏的诗,有毛茸茸的新鲜感,栩栩如生的立体感和活灵活现的现场感。试读一首:
  《寄远风》
  思随落叶寄远风,有客漫步静园中;
  天籁无声闲云翳,水纹有诗清波涌;
  它山石秀松林立,此间草枯秋意浓;
  且将寸心付逍遥,古来万事皆虚空。
  读着山鹏的诗,自然想起王维的《山居秋暝》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相同的是都在写秋色,都是诗中有画;不同的是王维用的是五言绝句,山鹏用的却是七言律诗。王维的诗不但有画,而且画中有人,有船,有莲,且在动;山鹏的诗也有客人,有清波,峻石,松林,枯草等图象,有自己的情志和心绪。很显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提供给人们悠远的意境,不但是古代诗歌中的精品,而且也是今天诗歌中的上乘佳作。
  再品读山鹏的《入黟县碧阳镇有感》:
  烟锁碧阳白云间,塔川秋色扶日眠;
  虽是寒风凉透骨,松涛竹海有子闲;
  千古文章灵秀地,渔舟唱晚霜满天;
  寄意采菊黟山下,桃花源里可种田?
  山鹏的诗内有着很浓的古典诗词底蕴,写得信手拈来,清新俊逸,似有鲍照、谢灵运之风。
  山鹏诗歌的另一个特点是平易亲切,温润体恤。换句话说,山鹏的诗是他个体生命的纯然表现。这可能与山鹏年少时出事故受过伤残,命运多舛有关吧。他始终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秉持着人心向善的理念,对普通人,对儿童、对老年人,对过路人,都怀有善良友好的感情。在他的诗的字里行间都流溢充盈着美好的良善的温情。著名诗歌理论家陈超在他的《生命诗学论稿》中曾说:“诗歌是诗人生命熔炉的瞬间显形。”从发生学角度来说,诗肇始于诗人生命中的诗性直觉。诗性直觉导源于诗人生命与之俱来的对自由和美好的需求和渴望。因此,它是潛伏于前意识生命幽渊中不竭的创造冲动。平时珍藏于灵魂之中,一有风吹草动,它就从沉睡中醒来,不得不进行创造。诗性直觉,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的一颗石子,激起情感、意象、语言的一圈圈的意识波纹。从诗的本质上看,诗的最高真实是诗人生命的脉动。荷兰艺术家梵高说:“我作为一个苦难的人,不能离开一种比我更强大的力量。”山鹏选择了诗,诗歌也选择了他。山鹏的诗也就是他的本真状态,诗人生命深层感情的存在。很多咏怀诗、杂感诗,似乎有点儿多愁善感,或者感同身受。你看他的《入祁门大坦乡有感》:   徽杭古道洪岭上,风光无限大坦乡;
  溪涧潺湲鸣谷底,微岚轻漾满空山;
  人间条条路坎坷,苦寒历尽梅花香;
  青松岩列杜鹃秀,阊江千古颂辉煌。
  他的《入黄山区有感》也是一样淳朴厚重的风格:
  太平百里雪花飞,寒风凛冽绕城吹。
  黄山劲松挺北海,云门翠竹秀湖水。
  且喜漫天银蛇舞,笑看遍地蜡像堆。
  心境欣然随造化,圣贤千古犹可追。
  虽然,山鹏身上有残,但他乐观、豪爽,健谈、达观。山鹏爱诗,写诗;爱画,作画,还擅长篆刻、治印等。归根结底,山鹏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神州大地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山鹏将祖国悠久而浑厚的历史化作有温度的诗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他甚至一下子就投进祖国的怀抱,大声疾呼,纵情歌唱:
  国风释怀抚春秋,临流悠然思商周。
  满目华夏新气象,心底无私赋神州。
  且酬凌云志久远,飞舟意欲搏中流。
  大道通衢仁义在,祈愿天地人同俦。
  ——《国庆抒怀》
  此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站在历史与现实的高度,表白着对社会、历史、人文最本真的多维透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支柱是爱,爱自己,爱祖国,爱人类,爱真善美。爱是诗人生命中的本质性的血素。山鹏一刻也不能离开精神宿命,也就是艺术良知,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即便是一次平常的参观活动,也铭刻着深沉的文化积淀和岁月印痕。在《陪荣晓平先生参观博物馆》一诗中,他写道:
  古徽文化博且深,成朱理学赖天成。
  中原流入山越地,孝悌便进百家门。
  商贾称雄三百载,黄岳齐云唤忠魂。
  而今地气沉睡醒,轩辕拈须化龙腾。
  这首诗朴实敦厚,几乎没有任何雕琢,但却深沉厚重,来源于对生命感发的力量。
  山鹏极其重视交友,以文会友。在《山鹏的远方》诗集中,有很多篇章是写交友,会友,寄友人,致老友等等。表现出山鹏正直善良、古道热肠,敬爱同仁,重情重义的谦谦君子风格。在《致南京孙建昌先生》中,他大笔一挥,直抒胸臆:
  石城俊杰客徽州,儒生仁智数风流。
  云蒸霞蔚明古寺,雾锁云烟暗碉楼。
  诗书画印贤兄事,东西南北任君游。
  万里长江何须渡,一叶轻舟觅曹刘。
  诗句对仗工整,押韵讲究,巧妙用典。
  晨光一片入清晖,寄语南塘常相随。
  有志修行南殿外,临流笑看彩云飞。
  一声朋友觅流年,几句平凡话蹁跹。
  扶栏高歌风月颂,回眸远去已万千。
  ——《寄友人二首》
  山鹏这些写朋友之情的诗,明白晓畅,毫无艰涩晦暗之感。亮亮堂堂,清清爽爽,一如他的为人正直通透,襟怀坦白。他的朋友遍布全国各地,上至耄耋先生、学问大家;下至青年学生、社会贤达;横向诗文翘楚,学界新秀;兼及书画名家、好友同道,三教九流,无所不及。尽管市场经济的潮流在某种程度上消弭着人们的人文精神,但是,从生命深处通往“终极关怀”的诗歌,必将是我们这个变革时代最伟大的诗歌。而充满着终极关怀和诗文友情的山鹏的诗歌,是时代所呼唤所珍贵的诗人。这种重视文化友人的诗人其实是自古以来的人文传统。读着山鹏的送友人诗句,很自然想起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而且,李白的这首诗就是在游览安徽泾县桃花潭时,与从县令职位上退下来的汪伦“款洽不忍别”的情景。山鹏的诗歌很明显地深受祖国唐诗宋词的影响和浸润。明白的诗行里,渗透著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炎黄子孙的豪迈精神。据我所知,他已经按照全部中国词牌的严格规范要求,填写了几百首词。如果山鹏的这本全词牌词集出版问世时,必然会引起巨大的反响。
  山鹏的诗第三个特点就是,他在探索用口语入诗。他身体力行地实践口语入诗,提炼意境。山鹏的诗歌,发自肺腑。他听从心灵的召唤,把寻找人间的真善美作为生命的最高追求,用诗歌诠释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没有那种抽象的图解哲学意念的诗句,也从不使用生僻字词、复杂句式,而是把人们熟悉的普通的汉字,点石成金,体现出大巧若拙的大家风范。诗集中还有一些无题诗,或者说转瞬即逝的小思绪等。如《遐思》:
  徐风絮柳堤,燕雀绕枝啼;
  倚卧东坡上,遐思不语凄。
  再如《早春感怀》:
  梅花无限好,徒报春来早。
  世情薄如烟,冷风淡枯草。
  寒意袭轻袖,愁绪侵厚袄。
  祈愿时倒流,栋梁入青苗。
  这类篇什大多语言优美,意境迷离,思绪飞迸,心绪缠绵。表现出诗人的敏感、怜悯,思绪连绵,不绝如缕。读山鹏的诗,总的感觉是他在与古代诗人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他的诗有着浓重的《诗经》《楚辞》的留痕,也留蕴藏着唐诗、宋词的印迹。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中国诗人本色创作和“出手”,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诗行必将留在史册上。
  如果说对山鹏的诗作有什么建议的话,我觉得山鹏的诗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还应该在大江东去、气势沉雄方面有所加强。“江南弟子多才俊”,我希望不久的将来,山鹏的大江歌罢的响板词作一俟问世,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作者系文艺评论家、海关总署驻天津特派员办事处学会秘书长。)

新·书·来·了


  “春明”为北京之别称,“春明谈往”即作者60余载居于北京的札记、书话、随想。书中颇有老北京风味,横二条搜罗民国老杂志期刊,中国书店和店员攀谈淘书,追溯“七七事变”爆发前后北平的文化界生态与媒体报道,甚至连旧时北平的地名和风俗,都在字句之间流露出来。一幅“书刊中的四九城”图卷慢慢展开。
  为何“七七事变”当天报纸未有报道?旧时的杂志封面画署名有何讲究?收在这本书里的小文章,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以读书和买书为主,记录收书、藏书的轶事,下半部分以怀旧和怀人为主,也多与书、书友有关。谢其章利用自身优势,时而以手头掌握的一手资料与当下文化现象考证、辩驳,时而讲述四九城的中国书店,时而追忆陶亢德、施蛰存、叶灵凤与刊的趣事,且撰文常抄录杂志已发表之字句,不言自威。
  《春明谈往》
  ●作者:谢其章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定价:49.00元
其他文献
壹  当初,二十年前,我们动议来编此书时,是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的。第一,从作者选择角度说,把作者划定在七七级至八八级,是选这个时段入学的。当时我们觉得,这个时间段的学生,可以大体算做一代。而且,我们尽量请那些不在南开工作的校友来写,这样可以写得自然从容一些。关于代的问题,在本书代序中,已经有所说明,这里不再重复。我只是想说,断代编书,才好与其他的同类书有所区分,至少从另一方面讲,这样也可以集中力
钱锺书名作《围城》给大多数读者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恐怕要属那一句关于结婚的名言:婚姻仿佛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在小说中,这句话是留学女博士苏文纨所引用的法国谚语。此前,与其闲聊的半吊子哲学家褚慎明表示,自己曾听大名鼎鼎的罗素引用过一句英国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两句话的意思大体相似,为何钱锺书要做如此重复?  在1949
晚明以降,随着明王朝的日趋衰微,整个学术界表现为“王学一统”,因而,此时理学的没落,便集中表现为王学的深刻危机,在这种情势之下,当时的学术界涌现出一股由王学向朱子学回归的学术倾向,一时儒林中人反对已经变质的宋明理学,呼唤一种新的思想出现。但是,在当时社会现实状况下人们尚不可能找寻到新的思想依据,于是不得不回归到传统儒学那里,去重建儒家精神,试图重振没落的理学,以搀救明王朝的命运。但这已无济于事,明
《白话文运动的危机》在两岸三地出版,引起了些反响。不少读者联系我,表达了对汉语文体和修辞思维的深刻兴趣,并希望了解相关书籍,旨在提高汉语言文字表达和理解的修养。今友人何玲女士又诚恳相邀为其公子孙胤航开列书目,我很感踌躇,遂勉为其难一试,答谢读者与友人。  中国书目部分  一个人的修辞素养,是在成长和受教育过程中自然习得,无意识地积累而成。在健康和正常的语言环境下,不必刻意求之。但我们处身的文化氛围
李九伟在高校宣传部工作,她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在进大学之前已经写了上百首诗,进了大学之后更是因为其诗歌创作的丰硕而成为校园的明星。先后在《文学港》《博览群书》《德育报》《河南新闻出版报》等几十家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达十几万字,最近出了一本散文集《慢半拍的人》,一出版就拿给我看,意在让我为其写一篇评论。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读完之后被这些文章内在的情感与优美的语言所感动,于是写下了下列文字。  翻开这部
中国古老节日的形成,基本上都与“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关,古人在对自然宇宙、个体生命、农业百事的不断探索和理解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特殊的节日。节日往往中断了日常生活节奏,让人们稍事停顿,以特定的仪式祈求美好的人生愿景。重阳节,俗称九日,至唐代成为重要的节庆之一,特定的时序特点和节日氛围,催生了丰富的重阳诗。这些诗篇主要以节会宴飨、登高抒怀、思亲念远,以及浓郁的生命意识、悲秋情怀为主题,生动地呈现了文人的
2008 年9 月初,钱振文给我打来一个长长的电话,其中的一件事情是说他开始兼任《博览群书》编辑。他问我手头有无存货,能否给他写稿。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下了。  为什么我答应得如此痛快?这得从我与钱振文的关系说起。钱振文是我读研究生时的同学,毕业之后长期在河北一家报纸当差。2002 年我刚逃出“狼窝”,他就进了“虎口”——赴京攻读博士学位来了。大概是为了摸一摸狼窝虎口的行情或险情,我就成了他访贫问苦的
帕蒂古丽的作品充满了人文的厚度,跨越天南海北的空间和共和国历史大半个世纪的时间,阶级、民族和性别的矛盾尽管压抑至深却无处不在,点点滴滴折射在她带着血色和泪光的文字中,或隐或显地体现在她对故乡、对爱情、对亲情等富有矛盾和张力的书写中,这反映了作者对民族身份和自我身份认同的双重焦虑。刘亮程在给帕蒂古丽散文作序时写道:“同样写新疆,李娟写帐篷外面,是大自然和人类心灵的和谐之美;帕蒂古丽写帐篷里,是人间复
人们对作家书房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因为每个作家的书房都是一个隐秘空间,包含着一个作家的全部秘密。不管是豪华还是简陋,每一个作家的书房都是他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巢穴。作家书房很像是戏剧演出的后台,也像是生产机器的车间。作家们在这里看书,休息,会客,发呆,还有最重要的,写作。这里发生的每一点细节都和一篇名作的面貌息息相关。我们看戏的人固然大多数时候是在台前欣赏台上的演出,但如果能有机会到后台东张西望地瞧瞧
近日偶然得到一本连环画《谢臣》,是“文革”开始前由北京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旨在“向广大农民进行兴无灭资的教育,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努力使之成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通俗美术读物”的《华北农村连环画库》之一。这个画库第一集就有120册,规模相当不小。《谢臣》只是其中薄薄的一册,经过四十多年的时光,除了纸页泛黄以外,不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