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乌饭树叶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及综合评价

来源 :江苏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乌饭树叶中游离氨基酸综合品质的差异,该研究以5个产地的乌饭树为对象,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乌饭树叶中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乌饭树叶中游离氨基酸种类丰富,共检测出2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在0.346—1.184 mg/g之间。不同产地间乌饭树叶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027%。综合评价5个产地乌饭树叶游离氨基酸综合品质的优劣顺序为:安徽宣城>江苏溧
其他文献
概述了近十多年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大起大落的发展现状和产业面临的形势,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简称:新冠疫情)对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
通过检测兽群狐脑炎(犬腺病毒CAV)中和抗体水平,了解未免疫兽自然感染情况及免疫兽免疫效果,为养殖场疫苗免疫提供依据.采用病毒中和试验方法对国内部分地区38个特养场396份狐、貉、果子狸血清样本CAV中和抗体进行定量检测与分析.结果 表明:2个免疫狐场,免疫后23~ 96 d,CAV抗体阳性率100%,免疫效果良好;27个未免疫狐场CAV抗体阳率96.3%,其中18.5%部分阳性,77.8%全阳性;4个貉养殖场CAV中和抗体阳性率均为100%;5个果子狸养殖场CAV中和抗体阳性率均为0,可见狐、貉自然感染
奶牛妊娠的早期诊断,对奶牛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未妊娠母牛失误诊断,会错失下一个情期配种任务的安排,造成产犊间隔延长、繁殖率降低等问题.对早期妊娠的检测有多种方法,临床上通常把血、奶中孕酮的含量作为判断反刍动物怀孕与否的可靠依据.以甾体类激素孕酮为研究对象,利用琥珀酸酐法将11α-羟孕酮活化,运用碳二亚胺法选择BSA为免疫抗原载体,OVA为检测抗原载体与孕酮进行偶联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偶联成功.P-BSA乳化后皮下免疫小鼠,3次免疫后血液效价最大达到1:(243 ×103).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为阐明鱼头槽绦虫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部分序列(pcox1)的遗传多态性,研究鱼头槽绦虫种系发育关系,以湖南省部分地区鱼头槽绦虫为研究对象,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其线粒体pcox1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序列分析比对后,结合GenBank收录的头槽绦虫以及其他科绦虫的序列,共同构建系统进化树,以此分析鱼头槽绦虫种内与种间的遗传关系.结果 表明:湖南各分离株的pcox1长度为389~412 bp,各分离株间的同源性为93%~ 100%,与GenBank中收录的鱼头槽绦虫的同源性为99.2%~
对江鳕肌肉的组织结构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取野生江鳕(采自松花江流域)肌肉样品制作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显微图像分析和形态测量,并利用常规方法对野生江鳕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以及钙、磷、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江鳕的肌肉纤维纹理清晰,断面呈多边形且不规则;江鳕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80.11%、0.58%、17.24%和1.09%;肌肉(干样)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80.87%,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EAA),总含量为32.95%;肌肉(干样)中含有
灰头鼯鼠(Petaurista caniceps Milne-Edwards),又名克氏鼯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鼯鼠科动物.灰头鼯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濒危(EN),“三有”保护动物.rn灰头鼯鼠体型略大于白斑小鼯鼠,成体体质量一般约为580 g,体长293~370 mm,尾长360~410 mm,后足长64~67 mm,耳长45~49 mm;颅全长62.6~65.0 mm,口盖长31.8~33.4 mm,颧宽37.5~40.8 mm,上颊齿13.7~14.7 mm
期刊
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个圈养豪猪脓肿脓汁样品进行细菌群落结构研究.结果 表明:分别获得序列为56860,71662,47059条,分别归类为9695,13222,2057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分别注释到6,7,5个门.3个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90.85%)为优势菌门,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90.34%)为优势菌目,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86.25%)为优势菌属.
将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性克隆分别转染到猪肾上皮细胞(PK15)和猪小肠上皮细胞(J2)中获得拯救病毒PCV2,比较病毒在2个细胞系中的复制动力学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法和Over-lap PCR技术获得含1.1个拷贝PCV2基因组的DNA片段,克隆于pSP72载体获得PCV2感染性克隆.用PCV2感染性克隆分别转染PK15和J2细胞,Real-time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结果表明:拯救病毒可在PK15和J2细胞系中
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广泛、稳定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的不具备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A)尾巴且具有独特闭环结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具有高度保守性、组织特异性、阶段特异性以及高度稳定性等优点.按形成方式主要分为内含子circRNA、外显子circRNA、外显子-内含子circRNA以及基因间circRNA.目前对其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miRNA的互作、蛋白调控以及癌症等疾病方面.文中就circRNA的生物合成、功能及在畜牧学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畜牧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
采用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H/R)损伤模型,测定对照组、H/R损伤组及鹿心小分子活性肽50.000,25.000,12.500,6.250,3.125 g/mL加药剂量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CK、AST和LDH-L活力,MDA含量及心肌细胞内SOD活性,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结果 表明:与H/R模型组比较,鹿心小分子活性肽为3.125~ 50.000 g/mL时,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细胞中AST活力水平和IL-1β含量、上调SOD水平(P<0.05或P<0.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