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耐芳:带动良好乡情乡风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ewmy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韓耐芳在禹州市委宣传部举办的第四届“十大孝星”评比中,名列前茅。这是禹州广大人民群众对她长期以来如女儿一样关心公公、视全村孤寡老人为亲人、行孝贤之事的充分肯定。
  她自嫁到张家后,婆婆已因病去逝,大哥在部队工作,二哥分开过日子,是公公带着小儿子张风州艰难生活。婚后丈夫外出打工,她就在家边带孩子边照顾公公。有一年公公突发疾病,需要住院,她为了让大哥和丈夫在外安心工作,自己带着两岁的孩子住在医院侍候老人半个多月。
  公公出院后,身体大不如前,她就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每顿饭都给公公端到跟前,替公公剪指甲、洗脚,每次外出开会赶集,都带回公公爱吃的食物,为了公公不走远路理发,她自己学习理发技术。20多年来,在她的精心照料下,86岁的公公身体健康、心情开朗,作为老党员一直发挥着余热。
  十多年来,韩耐芳一直在白峪村担任村支委、村委委员和妇女主任,负责的是妇女工作,但她主动把照顾全村十多名孤寡老人的责任承担了起来。80多岁的刘永寨,一个人住在偏远的老村里,生活不能自理,韩耐芳除了定期为他理发,还三天两头为他送吃的。老人90岁病故时,寿衣、安葬等一应后事,都是她一手操办。
  这几年上级在白峪进行定点扶贫,村里成立了一个幸福院,将孤寡老人集中管理,韩耐芳又成了每位老人的贴心人,有什么想法和困难,老人们都找她倾诉,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给予解决,有时村里不好解决,她就自己拿钱为老人办事,幸福院里常传出幸福的笑声。在她的精神带动下,现在的白峪村,已形成孝敬老人的良好乡风,争做新时代文明新村民已蔚然成风。
其他文献
54歲的陈玉礼是新蔡县宋岗乡曾营村委陈庄农民。2012年的一天,爱人熊桂荣跟着去买新房的表妹去了一趟驻马店,遇到了一位讲国学的老师。回到家后就把对国学的感受分享给陈玉礼,陈玉礼也开始对传统文化有无限憧憬。  一次偶然机会,陈玉礼在国学促进会举行的论坛上认识了“当代中华十大慈孝人物”“中国十佳孝贤”王春来,被王春来的故事深深感动:一名普通的警察,12年如一日坚守在父母病榻前,4300多个不眠之夜,他
期刊
期刊
李富亮,男,1938年10月生,西华县奉母镇奉母三村人。中共党员,退休前历任高中语文教师、教办室主任、中学校长等职。现任西华县奉母镇奉母孝道文化研究会会长和奉母孝道文化传承中心主任。  长期以来,李富亮同志热心于奉母孝道文化的研究与传承,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倡导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新风尚,关爱老年人,关心教育下一代,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望。他潜心于奉母城孝道文化研
期刊
财务决算作为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能够体现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工程事业的管理体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完善,而工程财务决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沥青道路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基本接近甚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随着人们对于现代交通要求的不断提
现在,竹纤维已经是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新材料.市场上各种竹纤维产品层出不穷.但是在绍兴兰诺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芸伊刚接触竹纤维时,这一新材料还不曾被熟知初识竹纤维艰
作为培养地方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阵地,地方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李朝杰,中共黨员, 52岁,籍贯新密市牛店镇月台村,现任新密市特种设备安全协会会长。父亲李学林,1940年12月生,早年参军,转业后在郑州国棉工厂,于1986年退休。此后与母亲一直在农村居住,照料奶奶至88岁高龄去世。父亲经常不计报酬帮扶乡邻修理农机具,邻里每有困难,父亲总是乐于施助。母亲担任农村干部多年,和睦乡邻。  父母的良好品质也深深地影响着李朝杰的言行。参加工作不久,他就为村里小学捐资50
期刊
黄俊峰,37岁,驻马店人,河南省森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驻马店市作家协会组织作家到重庆四川陕西采风,本来只能黄俊峰自己前往,经过申请后,领导同意他带着父母一起前往。当时因为父亲有事,沒能成行,他便带上了母亲,与几十位作家一起从宜宾出发,八天七夜,一路欢歌一路相伴。  登峨眉山时,他担心母亲累着,先是牵着母亲的手一起前行,母亲口渴了,便剥枇杷为她解渴。行至半山腰,
期刊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玉米生产非常重要.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我国出现了玉米高产田,这对于玉米生产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玉米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模式已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