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ip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激发兴趣;变教学为导学;还学生学习主动权;搭建自主平台,创设施才空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激发兴趣 导学 自主学习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好语文乃至学好其它学科至关重要。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
  
  1 转变观念,变教学为导学
  
  以往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和程式化,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语文成绩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只是处于听众的地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的一个专门的独立的任务来完成,当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对待。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该引的引,该点的点。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树立相信学生的意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习的进程轨迹。从而达到自我控制,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境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有收益,提高素养,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辉煌。
  
  2 还给学生学习主动权
  
  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心理、生理、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动权。还要解放学生,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他们从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
  解放他们的双眼,不要只盯住课本,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解放他们的大脑,点燃思维的火花;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参与实践活动;解放他们的嘴巴,使学生谈天、谈地、谈真理。
  要相信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学好,要尊重他们的意愿,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建一个学生感到有话想对老师说,有事想请老师做,有困难想请老师帮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的进行鼓励和引导,把他们的自我表现欲充分地激发出来,用于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样,课堂才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发挥得更好。
  
  3 激发兴趣,促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倍功半。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采用语言激趣,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教学方法,做好导向作用,让学生探究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
  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我借助课件展示--老师漂亮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让学生对比,直击课文内容: "同学们,谁的住宅大?漂亮?"生:"老师的漂亮。"师:"对,可老师的住宅一点也不出名呢,出名的却是蟋蟀的住宅。老师还真有点不服气呢,现在我们一起去参观蟋蟀的住宅,看看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独特之处,好吗?"学生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就可以顺即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这节课中,我一直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我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先知道蟋蟀住宅出名的这个结果,再寻求出名的原因。这样,学生有了一种强烈的自主探索的欲望。在课中,我采用变换角色的教法,让学生扮演蟋蟀工程师介绍自己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小蜜蜂采访蟋蟀介绍蟋蟀住宅的挖掘,并让部分学生扮演蟋蟀售房部的经理出售楼房,向客户(另一部分学生)介绍住宅的特点。这节课,也突出了自主合作的精神,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愈来愈浓,真正使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4 指导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要加强学法引导,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学,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教学中,要改变学习的被动状态,有意识地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我在教学一篇描写夏天景物的文章时,首先,我让学生默读课文,夏天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把词语找出来,其目的是让学生抓住特点。然后再细读课文,找出能表现这一特点的词语进行品析。最后放声朗读,体会感情。学完这段之后我让学生总结一下刚才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很快就可以总结出来,即:初读、分析层次;再读,抓住特点;细读,品词析句;朗读,体会感情。掌握了学法后就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二大段,并要求学生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自学中去。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指导学生学会不同的学习方法,其目的之一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授之以渔,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给学生自学方法的过程中,应做到该放则放,该收则收,不能放任自流,应活而不乱。
  
  5 搭建自主平台,创设施才空间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条件,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更多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中,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在开展小组合作时,我认真编设学习小组,按座位就近四人一组,按学习能力有机组合,指定组长负责本组学习讨论活动的开展,发挥"小能手"作用。集体交流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四名成员先后分别汇报发言,也可以先由组长主要发言,其他成员补充。这样,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更多了。
  另外,我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开展制作手抄报和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故事会、诗歌朗诵、词语接龙、口语交际课等,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提议学生广泛阅读文学、史地、生物等通俗少儿读物,让他们在书本和报纸,甚至网络上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从中学生可以得到丰富的知识。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得到巩固,自主学习得到了延伸,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练习,多活动,增长知识,开拓知识视野的平台,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6 感受成功喜悦,让学生乐于学习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力求使学生有所获。在教学中,我采用分层式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快乐地学习。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
  这样,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但是,一些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和偏差,主要是没有正确地把握好各种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落实. 要使新课改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并不断深化,当前亟待审视和正确把握以下几个"度"。 规划我们自身的教学行为,突出"亲和度"、"自由度"、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能运用灵活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如果我们的方法得当,会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他们对知识有一种渴求的欲望。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应重视课堂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主阵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1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保证    1.1 强调教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维持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创设问题情境、游戏情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兴趣、师生关系 情境 游戏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越来越被人所推崇。兴趣也可以说是维持学生积极主动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创设乐学的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
期刊
创新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创设情景,诱发创新欲望    1.1 创造良好氛围,激发和保护创新欲望  情绪能刺激想象。课堂上重要的是保护学生探索欲望,充分肯定学生创新成果,让学生获得探索后的成功与喜悦感。由于学生思维个性差异,对同一个问题想象结果也是多种多样,我们应该用心灵、智慧和行动培育孩子们刚刚出
期刊
教学的艺术性,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更不是搞"花架子",而是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教师所精心设计的自学提纲是十分重要的,是教师能否在课堂上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的重要一环。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教师要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必须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培养
期刊
现如今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的心理素质这一层面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也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  我非常喜欢看《小学生健康教育》一类的书籍,其中这几句我很欣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期刊
【摘要】感受生活,挖掘生活,力求写实;模仿是创新的一步,提倡,培养文风。以说促写,下笔成文;多加肯定,少作批评;鼓励创作,推荐发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老大难"的作文成为"小儿科"。  【关键词】 观察生活 写实 模仿 以说促写 创作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那么,如何才能
期刊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书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可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他们越来越不爱写作文,尤其是与生活联系较远的内容,更是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要么东拼西凑,要么草草了事,要么脱离实际,总之写得好的为数不多。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在写作中让自己的思绪流泻与笔端呢?在实践中我渐渐有了一套可行
期刊
"文无定法,教无定法"是说文章不拘一格,所以教师在教法上也要灵活多样。不管是什么文体的文章,其教法上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就其课型结构而言,无论是讲读课还是课内自读课,若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根据不同的文体和课型结构采取不同的教法。下面就初中语文中的课内自读课的教学方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课内自读课,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上反复读,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作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点拨
期刊
自然科学中能做到"举一反三"的试题,既可教会学生学习基本科学知识,又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分析判断和操作创造能力,也必然会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显得很轻松。  在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一题关于溶解度的计算题,例题:10克的35%的浓盐酸和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氢氧化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1) 反应后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