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多标志物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联合多标志物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探讨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RT-qPCR检测123例健康志愿者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CK19)、乳珠蛋白(hMAM)、小黏蛋白(SBEM),以确定这3个标志物在外周血的基础表达水平,建立阳性阈值;检测285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hMAM、SBEM mRNA表达水平,并结合乳腺癌分子分型等临床和病理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19、hMAM、SBEM在123例对照组人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6%、2.4%、1.6%,在285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分别是33.3%、17.9%、18.2%,3个标志物联合阳性率为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C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但CTC与乳腺癌患者年龄(>45岁)、月经状态(绝经后)、肿瘤大小明显相关(P<0.05),与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蛋白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RT-qPCR联合3个标志物检测CTC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C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但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内皮祖细胞(EP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血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分离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和激光共聚焦鉴定EPCs,噻唑蓝(MTT)、三维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早晚期EPCs的特性;透射电镜观察晚期EPCs向内皮细胞转化的特征.结果 EPCs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表达为阳性;晚期EPCs在2周后仍然保持很强的增殖力,达到1×1011/L,能形成网
传统胸腔镜技术大都需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保持单肺通气下进行,可造成插管相关并发症、呼吸机相关心肺功能受损及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咽喉疼痛等[1].为避免全麻插管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非气管插管局麻镇静技术逐渐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大疱、肺结节、肺叶切除及肺减容手术[2].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下行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期刊
目的 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l)和叉头盒转录因子M1(FOXMl)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皮肤(10例)、成熟瘢痕(10例)、病理性瘢痕(10例)组织中SIRT1和FOXM1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皮肤、成熟瘢痕、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对乳腺癌致大鼠骨癌痛的影响.方法 构建慢病毒包装的RNA干扰GDNF重组体(psiHIV-GDNF-mU6).复制Medhurst乳腺癌致骨癌痛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Sa)、psiHIV-GDNF-mU6 (siGDNF)、慢病毒空载体(psiHIV-U6,P+NC)、吗啡(Mor).比较造模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Cdc4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Cdc4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80.30%,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25.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c4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
目的 观察人肺癌组织中黑皮素受体4(MC4R)基因的表达.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5例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MC4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组织中MC4R蛋白表达.结果 80.0% (12/15)的肺癌组织中MC4R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而癌旁组织中26.7% (4/15)该基因表达上调和蛋白表达增加,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探讨在胰腺导管癌中丛生蛋白和抑凋亡蛋白及细胞增殖标志物间的关系.方法 用双重荧光染色法对17例胰腺导管腺癌中丛生蛋白和生存素(Survivin)进行染色并计数阳性细胞进行统计;同法对丛生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胰腺导管癌中丛生蛋白阳性细胞数为420个,Survivin阳性细胞数为72个,其中丛生蛋白和Survivin均阳性的细胞数为59个.丛生蛋白
目的 构建Trastuzmab F(ab’)2修饰的阿霉素免疫脂质体并观察其对体外生长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抗体交联法制备Trastuzmab F(ab’)2段修饰的阿霉素免疫脂质体;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免疫脂质体的形态及粒径分布;采用荧光标记法测定免疫脂质体活性;噻唑蓝(MTT)法检测MCF-7细胞在不同药物浓度下培养8、16、24、32 h后的增殖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200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着丝粒蛋白-H(CENP-H)的表达,探讨CENP-H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9对新鲜胃癌组织和癌旁非肿瘤黏膜组织CENP-H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166例胃癌组织及对照非肿瘤胃黏膜CENP-H的蛋白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目的 观察微血管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痔黏膜及黏膜下组织中的表达的关系,以探讨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比研究60例痔疮患者和20例非痔患者的正常肛垫和痔两种组织内微血管的变化,并检测VEGF及其受体VEGFR2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同时对比临床Ⅲ、Ⅳ分度的痔疮患者微血管VEGF和VEGFR2的表达区别.结果 痔组织与正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