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保持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口红利是指人口转变过程中所形成的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年龄结构比例较大的时期,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基于适合的经济体制、良好的资源环境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基础之上。同时保持人口红利往往伴随着提高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等经济发展问题以及缓解我国当前存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新时期人口红利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并且就当前经济状况提出自身的分析见解,期望对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口红利;劳动年龄人口;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2-00000-01
  “人口红利”这一概念最早是国外经济学家在研究东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研究人口转变对东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时提出的“人口红利”这一概念。并且明确指出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的相对增加,将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中,人口红利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7%。但是社会学家指出约20年后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将发生重大的变化,老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比例将不断增大,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了巨大的人口负债。从发展的角度而言,新时期人口红利对我国发展提供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窗口机会,是我国经济走向鼎盛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契机,各级政府决策者更要重视利用好这近20年的发展机遇,其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期。
  一、当前我国人口结构的概述
  当前我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针对我国人口结构转变过程,只要善加引导必将会形成一个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人口年龄结构(例如逐步适当放开二胎政策等)。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尚且处于相对合理的地位,人口负担系数相对比较低,劳动适龄人口在总人口的占比相对较大,而青少年与老年人的占比相对较小,这种人口结构为我国经济初期的快速发展的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且人口负担对社会的发展的压力相对较小,这就形成了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有利的、关键的一个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人口红利”阶段,利用好当前这个人口发展机遇储备足够的经济实力,打下丰富的经济基础。
  二、对人口红利作用的认识过程
  对于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最早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马尔萨斯主义,其明确指出在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中,青少年等非劳动力占比过高会导致国民储蓄率下降,从而阻碍一国资本投人与国民经济增长;而八十年代经济学家则是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认为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起着正面效应,而人口增长则对经济发展起着负面效应;二十一世纪初期,联合国就已正式提出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并同时指出经济发展并不是人口增长本身所导致,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寿命的自然延长、出生率的下降,直接引发就业人口与其负担人口之比的提高,导致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再加上家庭规模变小、农村留守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助推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这也是“人口红利”型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而出生率的降低则是因为经济发展与生活观念的转变所致。
  三、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目前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我国人口红利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红利对经济的贡献率与前期日本、新加坡等国经济腾飞时期的受益率相当。但这一因素的促进作用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不同时期和地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有着显著差别。在人口转变的特定阶段,通过直接计划生育引导和教育培训投入来调整劳动年龄人口结构,为后期经济增长储备人口红利。一般来讲少年儿童或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过大,将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拖累作用,导致社会负担率较高、生产性投入较低;相反的在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大时,对于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因势利导调整人口结构,形成一个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那么经济发展将会呈现一个持续、高速的发展阶段!
  四、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关系
  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表明人口红利往往伴随着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经济局面。而储蓄率又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因素,二战后的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高速经济增长与高储蓄率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储蓄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却不一定是正相关关系(即人均收入水平高,储蓄率却不一定高)。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高,国民储蓄反而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下降。在我国高储蓄率被认为是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于中国储蓄率的上升趋势,大多数理论主要从政府动员储蓄和金融市场发育状况等角度进行解释,而忽略了人口转变这个非常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所致的人口红利因素,实际上家庭规模、人口结构和城乡分布对家庭的储蓄和消费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通过上世纪74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料表明,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对国民储蓄率均有显著影响。Ram(1982)利用1977年128个国家截面数据进一步研究,也得出基本相似的结论。通过人口转变(可能出现“人口红利”或“人口负债”)对储蓄率有着显著性影响。随着调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少儿抚养比大幅度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经济负担相对减轻,国民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的部分相对减少,用于储蓄部分的相应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将得到充足支撑。但是长远来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转变对储蓄的贡献率将不断减弱,人口红利阶段必将呈现衰退,这也警示政府决策者适时利用好当前的经济储蓄及时调整人口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作用。
  五、结束语
  通过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表明,人口红利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决策者充分利用好当前约20年的人口红利期,通过加大劳动年龄人口培训投入,适时引导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改善人口结构比例,延缓人口红利消退时间,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储备后劲,促进我国的经济鼎盛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德文,蔡防,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5).
  [2]陈友华.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5(6).
  [3]蔡防.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2).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实验作为物理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高考模式却制约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教师往往只关注实验的结果而忽视了探究的过程.本学期,我与李彦老师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个问题上,试行了一条新思路.  海门市教育局为学校引进了苹果公司的教育软件
期刊
目的:研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喘憋性肺炎患儿,共7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1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郁达夫作为我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其创作历程分为早期的激愤感伤自我暴露到晚年的雍容典雅浓淡相宜。本文结合郁达夫具体的作品文本来具体分析其风格转变的现象和原因,探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5例口腔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基础护理和人性化
一  爷爷去世后,许逸跟着进城务工的父母留在了城市。其实进城以前,他和所有留守儿童一样,长时间与父母分离,只有在每年的春节,才能见面。  那时候,他最怕的就是春节过后,父母又要进城时,他总会忍不住嚎啕大哭。远去的列车会载着他的父母,把他留守在大山里的爷爷身边。  在山里,学校离家远,每天上学都得翻山越岭。长期徒步上学练就了许逸的好脚力,进城读书后,一到体育课,就是他大展拳脚的好时机。同学都说他跑得
期刊
从商之人都很清楚自己的长处,也懂得利用长处去获得成功.但要找出自己的短处并及时加以改正,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其实,只要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并努力克服它,就能使自己迅速地
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32例,诊断骨不连时间8月~6年,平均13个月.治疗均予清理骨折端及间隙、切除硬化骨质、再通骨髓腔.伤口一期愈合30例,延期愈合2例,出院时X线片均示对位对线良
目的:观察并分析顺产产程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所接收的顺产产妇64例,所有产妇均为初次生产,身体状况均良好,
一  “放学后你就马上回家,别在外面逗留,你不知道现在外面有多危险吗?还有作业呀,回家后抓紧时间写,别磨磨蹭蹭的老让我催,知道吗?学习是你自个的事……”  每天吃饭时,妈妈都要这样絮絮叨叨个不停,让人烦不胜烦。我忍着,拼命忍着,埋着头吃饭,不去理她。实在忍无可忍时,我应一句:“真啰嗦,几句话你每天重复来重复去,不累吗?”这下捅了马蜂窝,妈妈的火氣一下子上来了,她满脸怒容,指着我骂:“你翅膀硬啦?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