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纳米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超声显像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2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可稳定显像的新型小粒径纳米级超声微泡造影剂,并评价其体内外超声显像效果。【方法】通过薄膜-水化、声振-通气及多级分离等多步骤方法制备纳米级脂质微泡,并针对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了正交试验,筛选出粒径小、重复性好的实验条件。通过光学显微镜及Zeta粒径仪检测纳米微泡大小形态、粒径分布,体外及动物体内超声显像检测其增强显像效果。【结果】纳米脂质微泡呈圆形,分布均匀,无明显聚集,粒径范围238.6~340.7nm,均值为(276.0±24.1)nm,Zata电位:(-14.0±0.6)mV。体外超声检测在超声造影状态下能持续稳定显像,进入到二维灰阶状态时,瞬间破坏完全,显像效果消失,粒径变小。体内超声显像在造影状态下纳米微泡可明显增强大鼠肝脏、肾脏回声信号。【结论】通过本研究方法成功制备了粒径小、可稳定显像的新型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在二维灰阶高机械指数状态下该纳米微泡造影剂可被瞬间破坏,这为进一步肿瘤组织血管外靶向显像及肿瘤局部药物释放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耐甲氨蝶呤骨肉瘤细胞株U2-OS/MTX300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槲皮素及甲氨蝶呤处理U2-OS及U2-OS/MTX300。采用四甲基
二十世纪的申城菊坛群星璀璨、人才辈出。言慧珠、童芷苓、李玉茹犹似三颗灿烂的明珠,在本世纪中叶的申城舞台闪耀着夺目光彩。她们同是生长在北方、立业成名于上海。在众多
叙述了世界聚酯及其纤维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汇集了今后发展趋势预测 ,提出了对聚酯工业未来发展的几点看法。
<正>幼儿园小班是培养行为习惯、良好常规的基础阶段。但是,现在的幼儿都是家庭的中心,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进入幼儿园之后,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吃饭不肯自
<正>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中国始终重视节能减碳工作。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政府通过综合采取一系列措施,节能减碳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