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9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竞争力概念起源于经济学,由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德在1990年的《哈佛商业论》中首次提出。随着核心竞争力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日益丰富,很多学者将其引入教育研究领域。
  在市场需求与国家扩招政策影响下,高校招生人数俱增扭转了英语专业就业市场的买方与卖方关系,出现了就业难的社会问题。根据麦可思公司的研究结果,在中国大学“红黄绿牌”本科专业排名中,英语专业为2011、2012、2013连续3年的“红”牌专业。[1]恰巧京津冀一体化为毕业生带来了就业契机。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这一战略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新经济形势带来了就业机遇与挑战,英语专业毕业生作为求职者个体,该如何应对就业问题、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本研究着重调研了京津冀地区普通本科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在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开展了对2014届、2015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深度访谈,立足微观层面,通过访谈了解他们在就业各环节所感受到的用人单位的考察重点、毕业生应聘成功或失败的可能原因、毕业生对自我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认知等方面,总结归纳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以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届英语专业毕业生为调查研究对象,指出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并客观分析求职困扰和影响就业的因素,其中毕业生主观原因排位比较靠前。可见,若对主观原因及时察觉和对预知就业困难提前采取措施会是相对来说解决就业问题的好办法。”[2]本研究正是从此角度出发,在调研基础上重新界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提升策略与机制,给英语专业的学生提出预警,并在实证研究层面充实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一 相关研究综述
  1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概念与内涵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系统中最具特色、最具竞争力并且不易被竞争者模仿的一种综合能力,是相对于其他大学生就业的优势能力,它是大学生在就业和今后的工作中长时间在竞争中取得主动的竞争力。具有独特性、持久性、发展性、综合性和可雇佣性的特点。[3]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培养出来的,它将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整合和内化,进而让学生在毕业后进行求职时具有其他学生所不具有的独特的、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继而在寻求合适的职业时更具有优势,并且在就职后让自己的职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4]
  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应指大学生个人通过有目的性地学习和各种实践积累,具备较强竞争意识和优良的竞争心理素质,并以一定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所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操竞争力。[5]
  认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就业时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是能够使大学生在就业的一定时期内保持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的动态平衡系统。[6]
  认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在大学生能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并可持续发展的、独特的并不易被人模仿的一种综合性能力。[7]
  根据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和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本文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定义为: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个人通过有目的性地学习和各种实践积累形成的,在大学生能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并可持续发展的、独特的并不易被人模仿的一种综合性能力。
  2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角度
  (1)雇主视角出发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构成
  学者们从雇主角度出发,对于物理治疗专业学生的胜任能力进行了探索性定性研究,分析出此专业学生的胜任能力分为专业层面、个人见解、自信三个主题方面。专业层面主要涉及通用能力和态度的重要性,包括热情、职业道德、灵活性、专注、活力;个人见解是与雇主的认知相关联的,而雇主认为毕业生很难将他们关心的重点从个人以及专业的需求层面转换到例如对于耐心、工作同事以及工作场所的需求层面;新入职员工在谈到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时候,他们的自信心较低。[8]国内学者崔焕娟(2011)采用了扎根理论研究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认为工作忠诚度、潜在离职可能和胜任力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三大主要影响因素。[9]郭薇,何红霞(2013)对在校大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英语专业毕业生多数认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而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口语能力欠缺、英语专业素质的实用能力满意度低、英语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等。[10]
  (2)理论层面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构成
  学者们根据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理论出发点不同,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本文将其分为两大模块即“能力要素说”和“综合素质说”。姚德超(2009)[11]、赵波(2010)[12]、刘红奎(2010)[13]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各种能力如专业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求职能力、就业资源利用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其中某几项的组合;张小刚(2005)[14]、王志峰(2009)[15]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人格魅力、学习能力、创新素质、实践能力、身体素质、道德心理品质、复合型知识结构、社会适应能力等其中某几项要素的组合。
  (3)提升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应对策略
  众多学者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提出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应对策略。构建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特色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引导自主创业等策略。[16]提出适应职业需要优化知识结构、培养职业意识提升综合素质、提升复合能力、加强职业实践。[17]   钱科娜,郑毅(2010)针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培养途径,如降低就业期望、高校推进外语专业课程改革加强师资培养、加快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就业指导工作。[18]
  3 已有研究的局限
  第一,就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从雇主角度的研究与理论层面的研究在构成要素的结论上有一定差别。第二,纵观大学生及外语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应对策略,从主体看都是从学校的培养角度如课程改革、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等出发的,如果学校主体没有改革,那么这些策略就失去了意义。
  二 基于深度访谈资料基础上的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的确定
  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复杂性,要研究京津冀地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采取理论探究或定量方法难以真实了解到个体面对就业时的问题和对自身的整体认识,通过访谈我们从毕业生身上总结出成功就业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对于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均具有意义。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受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影响,毕业生在共享就业信息和优惠政策的同时,就业区域的选择范围也增大,同时彼此也成为了竞争对手。因此,将京津冀三地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作对比研究更具指导意义。由于研究资源、地域空间、研究对象即将或已毕业离校等的局限,本研究决定从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各选取一所普通本科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各15名开展访谈。样本涵盖的男女性别、受访人员则随机选择。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针对已就业和尚未就业的同学分别拟定访谈提纲。第一,已签约学生访谈提纲:在就业过程中,你有哪些核心竞争力?你签约的单位录用你,看中哪些因素?你在应聘成功的过程中,有熟人帮忙吗?你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学校社团吗?做过班干部吗?你在大学期间有过校外兼职经历吗?你在大学期间考过哪些证书?第二,未签约学生访谈提纲:你想应聘哪些岗位的工作?每种岗位有哪些具体的要求?你为应聘目标岗位,做了哪些准备?你觉得尚未签约的原因有哪些?
  本研究的实施过程如下:第一阶段是文献研究、准备访谈提纲、拟定受访谈人员。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初步选定河北、北京、天津的各一所高校中已经奔走在求职路上的同学,以期获得第一手就业经验。第二阶段是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研究者对于天津市的受访者采取了面对面访谈法,地点在毕业生的学校教室里,优点是便于观察他们的现场反应,缺点是答案易口语化与不成条理;对于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受访者,由于距离限制,本研究采取了QQ、微信等网络访谈法,优点是可以给予受访谈者整理思路的时间,缺点是不易观察他们的动态表情、肢体语言等。被调查者男女比例适当,平均年龄22岁,英语专业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根据每个被访谈对象求职中的特定情况,在访谈执行时访谈题目会有微调或者问题增减。第三阶段是访谈资料整理与分析。研究者对于深度访谈资料进行了提炼,将性别、籍贯、学校、就业情况等基本信息加以列表。根据研究的需要初步做了以下分类:口语、专业知识、实践经历、个性品质等。
  关于访谈材料的信度与效度,研究者认为材料具有满足研究所需要的信度与效度。原因是:第一,所选的访谈对象均符合研究的初衷,除去考研、出国等情况后一心要就业的毕业生,并且是随机确定人员;第二,访谈开始前就研究目的进行了有效沟通。
  三 京津冀地区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
  1 调研结果
  笔者访谈了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2014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15名(女生10名、男生5名),其就业去向为翻译人员、培训机构教师、外贸业务员、公司销售人员、公司文职人员等;北京联合大学英语专业普通本科毕业生15名(男生8名,女生7名),其就业岗位有教师、旅行社职员、外企文员等;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英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15名(男生7名,女生8名),其就业去向主要是翻译人员、外企文员、中小学和培训机构教师等。调研结果如下:
  (1)过硬的专业知识(主要为口语)
  天津市的访谈结果显示,过硬的口语交流能力是其首要核心竞争力。口语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在面试环节最能体现专业水平。不同方向的受访者均表示口语是第一核心竞争力。
  河北省受访者认为英语的专业知识与运用能力是其首要核心竞争力,所以他们注重英语学习和口语训练。其就业目标是在河北省境内选择对英语能力有较高要求的教师、翻译人员或者进入外企工作,其中5名同学多次获得奖学金。1名同学表示“学校属于三本,学历不够,学校名气不高,只能依靠自己的实力闯天下。”
  (2)实践经验
  大学期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核心竞争力。拥有实践经验主要是个人行为导向的结果,因而有实践经验便具备了相对优势,拥有与所应聘岗位相关的实践经验又比拥有泛泛的实践经验更具有优势。
  天津市的15名受访者都清楚大学期间用实践经验来丰富自己的履历对于赢得就业机会非常重要。但仅3名同学在企业实习过,2名同学当过学生干部。究其没有积累实践经验的原因,第一,多数学生是因为没有渠道找到实习单位,在彷徨等待中就迎来了毕业;第二,找不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实习机会,不想只是当家教或送气球的推销员;第三,部分同学担心实习或做学生干部会影响课堂学习。
  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北京市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核心竞争力。受访者在进入大学后都有意识地参加兼职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工作1年就荣升会务经理的受访者认为“简历最重要的就是经历部分”;1名受访者认为“有过实践经验的同学容易进入工作状态”。研究者发现很多毕业生不会推销自己。1名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敢于尝试,虚心学习”,但不外显仍需恰当展现自己。
  由于河北省的访谈对象来自师范大学,学校安排半年教师岗位实习机会并颁发中学教师资格证。相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受访者均认为自己具有丰富的实习经验,在应聘教师岗位时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部分受访者认为同学都实习,这不属于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在于丰富其他业余兼职经验。1名受访者认为业余兼职能培养工作创新想法。尽管在京津晋一体化大背景下国家和各地区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是河北省的受访者因考虑安家因素而多数选择省内就业。   (3)个性品质与能力
  教育目的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认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19]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并没将人文素质、个性品质弃而不顾,反而认为优良的人文修养和个性品质是其核心竞争力。
  天津市受访者认为,优秀的内在个人品质如真实、注意细节、不怕辛苦、细心、自信等是制胜关键,合作、倾听、处理摩擦等技能至关重要。1名被访女生战胜了很多法国留学归来的对手成功签约北京伊卡农公司,她认为原因是自己的“真实”与团队合作能力。北京市10名同学认为优秀的个人的综合能力是主要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因而进入大学后寻找各种机会提高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处理工作的能力等。1名受访者认为用人单位录用自己就是看中了大学期间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所培养的综合能力;另外1名受访者认为面试时态度很重要,其次是沟通技巧。河北省受访者均表示,在面试过程中用人单位考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责任心等个人品质与能力,这是不同招聘岗位的共同要求。
  (4)广泛的人脉
  人与人的交往成就了利益共享。天津市受访者认为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对于成功有决定性影响。面对“你在应聘成功的过程中,有熟人帮忙吗?”这一提问,天津市3名受访者表示同学提供了招聘信息。北京市受访者认为人脉能带来更多功能实习和就业机会。河北省受访者均认为人脉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在大学期间就注重积累各种人脉关系。3名同学在他人引荐下成功获得兼职和就业机会。
  (5)证书
  京津冀三地受访者均认为证书是对知识与能力的检测,必考证书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专业四、八级。天津市受访者有13名考取教师资格证;1名同学考取计算机2级证;1名同学考取BEC证书;1名同学考取会计证并因此成功签约会计教师。北京市受访者有5名考取商务英语BEC证书,只有1名同学表示“但事实上真正的录用还是要看水平”。河北省受访者认为计算机1级、2级、普通话证、BEC证书也很重要。
  2 对比研究
  (1)就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基于以上分析归纳,本研究认为样本中京津冀三地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包括: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与运用能力(主要是口语交流)、个人品质与能力、社会实践经验、人脉、各类证书。
  (2)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差异
  第一,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样本认为英语能力很重要,尤其是口语水平和知识运用能力,而北京市受访者无人谈及此项,于是笔者进行了回访。他们表示大家都很努力学习,相对而言算不上优势。
  第二,就京津二地的受访者相比,研究者强烈地感受到这两个群体的不同。其一,北京市受访者常与名牌大学本科生相比而感到激烈的就业竞争,所属学校已成定局只能提升其他能力。北京市的受访者表示在大学期间来往于京津二地积累不同的实习经验;笔者从天津市的受访者身上感受不到这种强烈的情感,对于实践很多同学仅“想想”而无行动。其二,北京市的受访者中无一表示口语是其核心竞争力。研究者分别回访了京津地区同学,结果是天津市受访者的笔译课程比重大,口语训练较少,在就业时普遍感到口语一般,因此认为应加强口语学习提高核心竞争力;北京市受访者认为口语沟通流利,不认为口语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而是比较其他能力。这可以进一步印证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 提升策略与机制
  本研究认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与机制共分两步:第一步是明确并有计划地获取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求,英语专业知识与运用能力、提升个人品质与能力、增加社会实践经验、积累人脉、考取各类证书,日渐丰富以上构成因素;第二有意识地整合各构成要素以形成竞争合力。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要整合各构成要素,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合力而并非各要素的简单相加。如施炜所言,整合有内整合、内外整合、战略整合三种形式。[20]英语专业毕业生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形式整合自身能力,以形成更具战斗力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四 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有可能对英语专业毕业生个体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一定的呈现,重新定义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给予了提升策略与机制的构思。本研究提出构成要素可以帮助毕业生找到显著影响就业成功的关键变量,有目的地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本研究做了很多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还有以下不足:第一,从选取样本来说,由于空间与资源的限制,样本的范围小、数量少,不能够代表整个英语专业毕业生群体;第二,本研究应用了访谈法,受访者有时考虑隐私给予不真实回答,造成访谈结果偏差,故在访谈时尽量让受访者感到氛围舒适以减少偏差;第三,访谈时根据不同受访者个性与访谈情境,对于相同问题访问者采取不同提问方式,而受访者不同也会用不同语言表达相同意思,因而后期在整理访谈资料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归纳总结。
  参考文献
  [1]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0—2012届大学毕业生 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http://job.jyb.cn/jysx/201206/t20120611_497777.html
  [2]马茁萌,李志楠.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及 择业建议[J].青春岁月,2013(13):207-208.[3]荀关玉,陈惠敏.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 科技 信息,2011(16).
  [4]刘爽.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方案探究[J].学园(教 育科研),2012(21):95.
  [5]刘义存,陈葆.校企合作对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 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5):70.[6]周少伟,李丹妮. 基于AHP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分析——以福建省高校的实证调查为例[J].现代商业, 2011(15):278.   [7]施炜,张苏.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辨析[J].现代教育管 理,2010(5):119.
  [8]Gisela Sole, Leica Claydon, Paul Hendrick, Jennifer, Jennifer Hagberg, Jonas Jonsson. Employers’ perspectives of competencies and attributes of physiotherapy graduates: an exploratory qualitative study [J].New Zealand Society of Physiotherapists, 2012, 40(3):123.
  [9]崔焕娟.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扎根研究[J].商, 2011(3):142+138.[10]郭薇,何红霞.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现状调 查——以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本科院校为例[J] . 学理论,2013(30):283-287.
  [11]姚德超,晏月平.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 教育评论,2009(1):75-77.
  [12]赵波.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2010(7):44-45.
  [13]刘红奎.基于就业困境下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研究[D]. 中北大学,2010.
  [14]张小刚. 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J]. 湘潭师范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5(3):137-138.
  [15]王志峰.金融危机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117-120.
  [16]李红.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析及培养路径——以商务 英语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83-85.[17]杨梅.核心竞争力视角下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素 养刍议[J].才智,2014(13):214-215.
  [18]钱科娜,郑毅.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培养途径探析——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J].安 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8-50.
  [19]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 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2):7-10.
  [20]施炜.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析[J].现 代教育管理,2010(5):118-121.
其他文献
城市教师驻校计划(Urban Teacher Residency Program)是进入21世纪后在美国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被称为继传统的大学化教师教育模式和选择性教师计划之后的第三种教师教育模式(third-way)。[1]作为第三种教师教育模式,它在弥补以往教师教育模式的不足,解决城市学校的教师短缺问题,为其培养难以雇佣(hard-to-staffareas)学科的、胜任多元文化教学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办学和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状况直接关系到了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加强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择业技巧,积极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成为独立学院的共识和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在对重师涉外商贸学院就业指导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的
期刊
高校理论课课堂是体育院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任,更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体育院校术科专业大学生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日益盛行,其隐蔽性强、覆盖面广、危害性大、后果严重,已引起研究者的普遍關注,成为教育界的焦点议题。本文以吉林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多所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等术科专业的近5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
期刊
一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地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从事国际贸易或其他涉外经济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进出口实务操作流程及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熟识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国际商务谈判、海关报关、外贸函电及制单、跟单、国际货运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涉外部门从事国
期刊
近年来,为了实现云南桥头堡发展战略需要,培养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云南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规模大、质量高的东南亚语种人才,云南省先后启动东南亚语教研室、东南亚语重点专业建设、东南亚语种教师特岗计划及优秀学生留学项目等系列工作。  从2006年9月起,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热带作物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根据云南省教育厅的要求、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先后引进了泰语、老挝语和缅甸语教师,开设泰语、老挝
期刊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及其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关系  1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2005年,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明确了就业力概念:就业力(Employ ability),即“可雇用性”,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这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概念。就其产生和发展而言,就业力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
期刊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丽江师专旅游管理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为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认知与实施、就业期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需求等四个方面。本次调查总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问卷284份,有效问卷279份,有效率为98%,一、二、三年级的
期刊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它是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进行动力装置选择及布置的设计和分析解决动力装置相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发现,毕业生在单位内表现出基础扎实、工作认真的特点,但对所掌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还有所欠缺,缺少创新性和宏观把握能力,没有形成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理念。  同时,通过对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成绩分析,发现目前
期刊
一 基于“订单式”的新闻人才培养  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的教育功能定位。在教学与就业的对接过程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青睐,即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力求人才培养和用人需求“无缝对接”,实现学生的学习、实训、就业一体化。在实践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多见于工科类专业,其与企业的生产直接关联,该类企业的岗位吸纳能力强,学生经过学习和实训,形成适应
期刊
地方高校作为为地方培养人才、为地方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内知识传播与积累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特殊地域文化氛围的影响。共青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主要组织者与实施者,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思想导向、队伍建设和渠道建设。“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吸收地域文化营养,与地域文化融汇共进,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地域社会,并根植于地域文化中”[1]。诸暨历史悠久、人文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