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竞赛中非专业能力创新及培养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078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中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对创新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中非专业能力培养的创新性表现, 研究了非专业能力培养涉及到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表达问题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演示制作能力等与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了大学生竞赛中非专业能力在创新素质提升中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非专业能力;创新素质
  在大学学习阶段, 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往往要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变得更为丰富和有效, 而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就是这种实践过程的具体表现。在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中必然涉及到专业实践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这里的专业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知识应用能力、方案设计能力、系统开发能力以及集成调试能力等, 而非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表达问题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演示制作能力等。在专业实践能力和非专业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众所周知, 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分析表达问题能力及总结能力方面都有所帮助, 需要指出的是, 这一过程同样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素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在专业实践能力与非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造性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形成与锻炼。这些都可以在鼓励和带动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中得以体现。
  当前关于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综合国内外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现状, 对于整个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中的非专业能力培养与参赛者创新能力提升之间逻辑关系研究较少。
  以下内容是对非专业能力培养与创新素质提升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进一步探讨:
  1 科技竞赛活动中非专业能力培养的创新性表现
  要培养适应能力强, 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过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调动了学生专业实践的积极性, 强化了专业技能训练, 在非专业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提高, 具体表现在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进一步强化, 以及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一过程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 旺盛的求知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好基础。通过对历年来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项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调研, 发现他们不仅在大学阶段就学习成绩优异, 熟悉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他们在生活中自信、勤奋, 能奉献, 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更为重要的是, 在从事工作过程中的创新素质也相对较高。
  在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中, 将平时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以运用, 在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 也在提高自身团队协作能力等非专业能力。我们这里关注的是非专业能力培养涉及到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表达问题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演示制作能力等与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课外科技竞赛的训练, 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能动作用, 不仅培养了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表达问题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演示制作能力等非专业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 在此过程中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期间学生主要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 同时更要养成合作的习惯。团队成员由于他们碰到的问题基本相同, 而且他们年龄相仿, 经历相似, 更容易产生共鸣, 非常有利于团队协作。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与导师的主观能动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注重培养学生在作品设计工作中严肃认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工作态度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能动作用, 通过指导交流讨论等形式, 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时刻贯穿到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中, 使团队每位成员在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产生新想法、新观点, 在原先基础上具有更多的创新空间。
  1.2 分析表达问题能力
  良好的分析表达问题能力是学生毕业以后从事技术工作、科研工作或者教学工作关键的一个环节, 团队成员面对需要集体讨论的问题, 良好的分析问题表达问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具有收集、综合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在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中, 学生基于所学专业知识, 首先要能够用准确专业的语言正确地清楚地充分地表达思想, 在讨论中能够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项目组集体讨论问题时由指导老师主持, 科学分析问题, 注重所讨论问题表达的方式方法, 指导老师组织学术交流和集中培训, 从中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进行把关,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在保证学生自主完成设计的同时进行方向性指导,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锻炼。
  1.3 文档撰写能力
  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及竞赛项目中, 通常要求撰写项目申报书、项目任务书、项目开题中期报告以及作品技术总结报告。在相关文档的撰写中要求条理清晰, 结构严谨;文笔流畅, 语言通顺;方法正确, 分析、论证充分;设计、计算正确, 标准使用规范;专业名词术语准确。综上所述, 相关作品报告撰写过程中要把文档的撰写训练和创新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此过程由指导老师来控制节奏, 按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要求分阶段进行, 首先要求学生对设计内容要有充分的理解, 构建设计方案, 绘制作品设计总体方案框图, 然后进一步对方案中涉及到的功能模块进行细化, 此时指导教师对学生作品报告仔细修改, 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思维方法和写作方法, 针对性的提出学生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提升报告质量提高学生的文档撰写能力, 另外一方面从中启发学生的设计灵感, 使学生的设计思路更为活跃。
  1.4 演示制作能力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及竞赛项目中形成的作品总结报告, 往往要求通过PPT等形式进行答辩, 演示制作水平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最终的成绩。这就要求参赛队阐述作品内容思路清新, 语言表达准确, 重点突出;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 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深入。故非专业能力中的演示制作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而且是课外科技活动及竞赛项目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在此环节指导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吸收现有PPT制作方法, 并结合实际, 充分发挥想象力, 将创新素质的培养渗透到作品的演示制作过程中, 使学生通过作品设计, 在原来的基础上产生更多的新的灵感, 将演示作品完成的更为出色。这一系列过程皆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创新思维的能力, 而在创新性思维引导下, 更容易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2 结语
  以上的研究與分析,希望师生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得以实践,共同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指导老师:朱文彬(1992—),女,山东济南人,讲师,研究方向:创新人才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手机游戏的蓬勃发展,使其已然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手机游戏参与也已成为常态。大学生较之以往有了更多的时间、金钱可以自由支配,手机游戏也是这一群体的消费热点。大学生手机游戏消费的因素错综复杂,这一群体对其手机游戏的消费行为的态度以及他们消费行为特征也不尽相同,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本文试从江苏大学学生的调研结果入手,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手机游戏层面的消费状况。  关键词:大学生;
期刊
摘要:《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习几何入门最关键的一步。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体会证明的必要性。本章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一章。让学生学会用演绎推理的方法研究图形的属性,证明几何命题,并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关键词:全等三角形;命题;定理;证明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习几何入门最关键的一步,是在七年级对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政治等其他领域的发展,社会对创新人才需要越来越迫切。大学作为创新人才的发摇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有利于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但是不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仅仅停留在开设一门选修课阶段,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缺乏、教学方法单一已经使很多学校共同的问题所在,如何开展好大学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由此引
期刊
摘要:“不胜”作为“不+X”结构得一种,经历了词汇化到语法化的过程,最终发展出副词性。“不胜”在语言线条上是以词出现,期间没有其他词汇插入,由于使用频率增加而聚合成词的过程,再由意义的抽象化,完成其语法化的历程。  关键词:不胜;词汇化;语法化  以往学者对“不胜”的关注还不是很多。通过对“不胜”的语料分析,笔者认为“不胜”经历了重新分析、类推、泛化、高频使用等机制发展成为动词,完成其词汇化的历程
期刊
摘要:在当今的教育领域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我们小组选择了以省外985为代表的南开大学、省外211为代表的集美大学、省外普通本科院校为代表的江西萍乡学校以及以省内本科院校为代表的西华师范大学作为
期刊
摘要:研究通过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变革途径,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采用研究型学习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将被动填鸭式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的自主探索式学习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土木工程制图自主研究型学习模式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制图课程;研究型学习;教学思路;教学实践
期刊
适应社会的需求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由于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革,产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我们必须准确认识和快速解决复杂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就必须依靠跨学科、多交叉学科、尤其是社会科学和综合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技能。这就使得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这上背景,曹巍及其团队所著的《湖南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协同机制与“政产学”协同模式研
期刊
摘要: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队伍的中坚力量,其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从现实处境和工作对象出发,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从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主动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参加职业能力大赛培训、完善职业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等五个方面着手,探索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要:余门拳进入川东高校,不仅有利于余门拳的传承和研究,也有利于丰富川东高校课程改革研究理论,体现川东高校体育课程的地域文化特色。本文结合余门拳的技术特点、功能价值、文化理念等方面,对余门拳进入川东高校体育课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余门拳进入川东高校体育课程有利于余门拳的传承,余门拳进入川东高校体育课程这一路径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余门拳的养生、实用的技术特点符合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原则,强调“
期刊
摘要:21世纪,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各高校十分重视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智慧的劳动人民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出了许多妇孺皆知的体育运动。传统体育项目集趣味,健身与竞技性于一身,易被高校的体育教学所融合。本文探究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发展中的价值。  关键词:高校体育;传统体育;体育教育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事业深入发展,高校教育的内容逐渐贴合现实,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传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