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银行广告语点评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S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下是中国和外国十几家银行的广告语。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一比便知哪则广告语更有文化内涵,更有创意。
  中国工商银行──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
  点评:“您身边的银行”让顾客感觉到亲切感,容易给顾客形成良好的印象。不过,“可信赖的银行”似乎有些牵强附会,我国大部分银行都属于国有银行,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倒闭现象,因此我国大部分银行都属于可信赖的银行,在广告语中强调这一点,显然优势不够突出。
  中国农业银行──大行德广,伴你成长
  点评:“德广”出自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中的“故其德广”。乍看起来,这则广告语出自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具有文化底蕴,但细细推敲,却难免疑惑:“大行德广”放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农业银行对客户的恩惠很多?抑或是农业银行认为自己身为大银行,道德广泛?对于仍然处于品牌建设阶段的银行业来说,广告语故弄玄虚,很难获得消费者对企业经营理念的认同。
  中国银行──选择中国银行,实现心中理想
  点评:此广告语属于无主题式广告语,给人以盲目拔高的感觉。顾客需求千差万别,中国银行何以了解每位顾客心中的理想?即使了解,又怎能承载如此广泛的顾客的“心中理想”?此广告语显然对顾客做出了不负责任的承诺。
  中国建设银行──善建者行,善者建行
  点评:此广告语取自老子《道德经》的“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体现了“以善为先,以经营为本”的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银行的现代经营理念结合得恰到好处。简单的文言文句式,具有一语双关的作用:“善建者行”令顾客联想到建设银行的名称:“行”字既可以看作银行的“行”字,又可以读作很行的“行”(xing)。“善建者行”还能让顾客产生多重联想:“善建房者行”、“善建修养者行”等,广告语的文化内涵得到深化。后半句“善者建行”巧妙地将银行定位为“善者”,与前半句广告语文字相同,排列不同,亦展现了中国建设银行的大品牌形象。
  招商银行──招商银行,因您而变
  点评:此广告语表达了招商银行以顾客为中心服务理念,即实施多样化的服务,时刻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使顾客具有银行归属感,提高了顾客对银行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北京银行──北京人心中的银行
  点评:广告语强调文化底蕴,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文化概念。此广告语虽然迎合了本地文化的喜好,但是这种过分强调地域文化的“定性文化”,显然有“排外”和“自闭”情结。
  纽约城市银行──“城市”永远不会沉睡
  点评:纽约城市银行斥巨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稳定的应用系统,确保任何时候都会有人接听客户的电话,真正做到了“城市银行永远不会沉睡”。广告语巧妙地嵌入了品牌名称,主题明确,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纽约城市银行的核心优势,加深品牌名称和服务优势的记忆。
  美国联合储蓄银行──除了你自己以外,你可以在这里储存一切
  点评:幽默诙谐,同时也点明了联合储蓄的特点。
  美国储蓄银行──世界上最好的书──你自己的存折
  点评:创意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美国国家银行──这里绝对安全,不存在任何假如
  点评:此广告语以满满的自信强调了美国国家银行的安全性,指出它是绝对值得顾客信赖的银行。
  英国标准渣打银行──历史悠久的,安全可靠的英资银行
  点评:此广告语突出了英国标准渣打银行的历史悠久,给顾客以值得完全信任的感觉。
  英国巴克雷银行──假如没有巴克雷,您恐怕要迷路
  点评:此广告语突出了巴克雷银行在指导顾客理财和投资方面的重要性,顾客在巴克雷的指导下不会迷失理财和投资的方向。
  荷兰银行──梵高的首选银行
  点评:梵高是享誉世界的绘画艺术家。此广告语既包含了文化的成分,让银行的形象具有浓烈的文化艺术气息,提升了银行的品牌形象和银行在顾客心中的文化档次;又不乏诙谐幽默感:梵高理财都会首选荷兰银行。(摘编自:《当代金融家》 原文/高丽华)
其他文献
在中国动漫产业一度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后,本文主要着力于强调传统文化当中的民族文化精神这一核心元素对于中国动漫发展的巨大价值,突出了民族文化精神对于国产动漫创作
导演宁浩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中的杰出者,本文力图以他的电影处女座《香火》为标本,研究此现实主义作品中蕴含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即黑色幽默和荒诞性反讽,前者分信仰物质化和“反英雄
孔子认为:《韶》乐美善皆尽,《武》乐独有美,却失味于善。朱熹云:“美者,声容之盛大。善者,美实也。”即是说《韶》艺术性很高,音乐歌唱,舞姿容色,丰美多彩,思想内容充实,也完全符合“善
刘勰身上有着浓厚的佛家和道家思想元素,然而透过,其佛道外衣之下,他所恪守的却是儒家理念.刘勰的人生态度、审美理想、著述宗旨、治学态度与研究方法,正是对儒家宗旨的恪守,
由于中美文化对面子的认识、关注程度以及处理面子问题的方式不同,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常在交流上遭遇各种困难甚至误解。本文依据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并借助电影
宗教与文学密切联系,作家的宗教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苏东坡这位文学大家,别具特色的诗风中也浸透着宗教的影响.他直面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诗歌风格是在儒释道三
熊琏是清代颇负盛名的女词人,深受时人赞赏.她创作的题材广泛,大多风格凄婉,词意哀伤,展现了封建制度婚姻下不幸女子的凄凉矛盾的心理,表现了作者较为清醒的自我意识.痛苦的
苏童小说《红粉》成功地完成了电影改编。但小说语言和电影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试立足于小说《红粉》的电影改编,从戏剧空间、长镜头、电影画外音三方面来分析《红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