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营改增”后的企业财税管理工作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从2016年5月1日后正式实施营改增管理机制,在优化增值税抵扣模型实效性的基础上,有效地减少了重复纳税问题,并且从根本上提高了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水平,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动力。然而,企业在日常财税管理过程中,若是不能按照标准化管理模型进行项目升级,就会导致企业税负明显增大。本文结合案例,简要分析了“营改增”对企业财税管理工作的影响,并对优化路径展开了討论,旨在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财税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传统的营业税和增值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撑,但是,由于经济转型,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两税并行的劣势逐渐突显出来,尤其是重复征税带来的税收压力也在增大,严重影响了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产业分工的合理性,因此,“营改增”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一、案例分析
  某集团公司为一家投资性公司,总部常年为下属子公司提供财务、审计等咨询服务,每年收取咨询服务费600万元。“营改增”试点前,该笔收入按服务业税目缴纳5%的营业税,合同每年一签。自2013年11月1日起,总部被纳入“营改增”试点,咨询服务业增值税税率为6%。其实际的改良方案中,总部将每年收取的服务价格每年600万调整为不含税价格,即含增值税价格为636万元,总部向子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同时,子公司支出该咨询服务费产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均可得到抵扣。经过相关计算,增加的收入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总部净利润增加(亏损减少)30万元。
  二、“营改增”对企业财税管理工作的影响分析
  (一)“营改增”对企业财税管理中核算项目的影响
  在运行“营改增”项目后,企业传统要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发生改变,也就直接影响了传统以价格内部税务对营业收入金额进行计算的模式,这就使得企业的所得税受到影响。“营改增”运行过程中,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原有的以营业税金额为基础计算的城建税等都将以增值税作为计算基点。这就表示,相较于之前的计算模型,新型计算结构更加的复杂且系统,进项税和销项税也成为了重点。在两税并行时,纳税计算较为单一化,但是,在“营改增”项目推进过程中,会计核算、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以及认证抵扣等项目都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细化分析和研究[1]。
  (二)“营改增”对企业财税管理中税负项目的影响
  在“营改增”项目开展试点时,主要是针对电信行业、邮政行业以及房地产行业等,在全面推行后,各行业增值税税率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建筑行业为例,“营改增”项目开始前,企业需要缴纳营业税,税率是整体营业额的3%,其税负率是3%。而在“营改增”项目推进后,建筑行业适用11%的增值税税率,单从数字分析,企业的税负有了大幅度增加。但是,其实际结构需要细化分析,在“营改增”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进行计税分离。建筑行业采购的建筑材料、工程机械以及一些能符合条件的支出项目都能获许进项税抵扣优惠,其进项税是17%。也就是说,企业在日常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主要深度落实采购模式的优化机制,在采购环节、供应商选择过程以及成本费用管理项目中更多的获得进项税抵扣金额,才能有效提高收益,更好地控制税负效果。
  (三)“營改增”对企业财税管理的整体影响
  “营改增”项目的落实会对不同企业产生不同的作用,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来说,要想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就要积极落实“营改增”的相关项目参数,建构有效的税负抵扣计划,并且企业管理架构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财务控制结构和运行体系之间的协同作用得以有效优化。另外,在“营改增”项目后,财税管理中对于涉税风险也要进行全面综合的梳理和优化,从人员素质和专业素养层面提高管理效果[2]。
  三、“营改增”后企业财税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
  在“营改增”项目运行后,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构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确保管理模型的有效性,提高企业财税管理效果的同时,为管理系统的优化升级提供动力。
  第一,企业要加大“营改增”的探究力度,积极建构并筹划科学性的税收模型。正是基于不同服务劳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不同,企业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也要提高管理意识和管理手段的实效性,借助合理的税务筹划能有效的降低税负。并且,企业要充分结合行业的发展前景,对市场运行结构和管理体系进行深化分析和研究,例如,家电行业逐步迈进智能家电体系中,在实际生产项目中将重点推进信息化的研发设计与应用,这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特征,合理化的应用税收政策。进一步借助价值链、供应链、业务流优化等措施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实践中落实税负的综合性优化调整。
  第二,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有效降低自身的税务负担,在“营改增”项目运行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机制和策略需要得到有效的改善,企业要结合市场发展动态和管理需求,确保行业规范符合标准化运行机制的同时,经营方式能得到精细化管理,真正实现上下游产业的融合,保证相关环节的稳定性发展。除此之外,也要利用相关培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营改增”项目的重视程度,确保财税人员能深度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际管理水平,在优化整体财税控制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减轻和降低企业的税负[3]。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运行“营改增”项目后,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及时分析市场动态,建立健全探究性管理机制,建构科学合理化的筹划税收计划,确保财税管理项目能符合实际要求,对“营改增”后企业财税工作关键环节、控制环节、协同管理环节等进行统筹处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颖.“营改增”背景下基于SWOT分析的安徽中小微企业财税管理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12):100-102.
  [2]彭东.关于“营改增”后文化企业财税变化影响的若干思考[J].新财经(理论版),2013,25(4):203-206.
  [3]朱敏.浅析“营改增”政策下对企业财税影响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2015,15(5):203-203,204.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探讨PDCA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方法:选择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我院的哮喘患儿86例,按照抽签法的方式均分成实验组(43例:PDCA护理)与对照组(
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永恒的主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
摘要: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析并解决。国有企业由于改革的时间比较晚,直到现在仍有很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国有企业的会计成本需要加以控制,本文就是从当前国有企业会计成本制度的现状、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以及改善这一问题的益处进行介绍的。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成本制度;目前現状;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
2011年以来持续低迷的银行股把银行转债再一次推向风口浪尖。目前A股市场上已有两只银行转债,加上7月下旬已经过会的200亿元民生转债,合计规模850亿元。  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二级市场A股股价仅有转股价的80%,折价过多导致中行转债(113001.SH)转股难度最大。债转股披露数据说明这一问题:截至8月21日,工行转债累计转股3.03亿股,而中行转债两年来累计转股仅1
[摘要]内部会计控制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内部会计控制的质量也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质量,只有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加强才能更好的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保证。本文主要阐述了做好预算管理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措施,以供企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预算管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当前我国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已经在工作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摘要]近年来,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同时农村资产、资源及资金等“三资”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显出来,“三资”由于涉及到广大农民根本利益,并与农村社会稳定及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需要针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具体对策进行阐述,确保更好的推动当前农村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
当前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正面临巨大的更新与变革。随着艺术设计专业的不断扩招,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数量已拥有相当的规模。急剧增长的学生数量势必也会冲击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量化宽松不起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认为美国一直在进行去杠杆化。然而,算上美国5种不同类型的债务,包括联邦债、金融债、市政债、家庭债和非金融债,其总额在过去4年中稳稳高于GDP350%。更糟糕的结果是,美国的金融体系开始不能为代表美国繁荣和成功的私人、私人企业融资,而能获得融资的只是非生产性部门:美国政府和金融部门(其实很多国家和美国一样),而这两个部门都在不断发放巨额奖金。  单从金融部门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应用于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46例由妊高症致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研究.将这46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23例.给予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