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偏偏《长安十二时辰》是爆款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佛一夜之间,《长安十二时辰》就火了起来,很多观众看了第一集就欲罢不能。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长安十二时辰》,上演了一出“大唐反恐24小时”的故事: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死囚张小敬(雷佳音饰)临危受命,与天才少年靖安司主脑李必(易烊千玺饰)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
  节奏明快
   节奏明快,是《长安十二时辰》抓住观众的重要原因,所有故事在一天之内发生,仅仅前两集就交代了大的历史背景,朝堂上的明争暗斗,长安城面对的危机。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计时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来推进,既突出了剧情的紧张感,又有浓浓的传统文化烙印。
   《长安十二时辰》故事发生在十二个时辰内,但算上插叙补充的必要背景和支线情节,其实内容远不止十二个时辰。对习惯了加速看剧的观众来说,该剧因为案件牵扯多方关系、信息量庞大,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也难怪不少人发出“智商不够用”“看不懂”这样的弹幕。
   而对“看得懂”的观众来说,《长安十二时辰》让他们看到了国产剧少有的美剧质感。原著作者马伯庸坦言:“在创作《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我脑子里就在想着美剧。美剧的特点不在于它的想象力、形式、制作,而是在于它的速度感,它的情节速度的推进是中国电视剧的好几倍,这种强推动力和中国古装剧的结合是我想放在《长安十二时辰》中的。”
  细节真实
   毫无疑问,细节的真实是撑起《长安十二时辰》的关键点。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长女黑泽和子担任了《长安十二时辰》的造型指导。她带领的团队,对剧中人物的服饰、发型、武器等都做了大量的考古还原,展现了唐朝时的风貌。据她介绍,雷佳音饰演的男主角张小敬,一身织锦缺胯袍配六合靴,这是当时公职人员的常见装束,张小敬也穿过一件西域狮子连珠纹的袍服,体现了胡风在唐朝的广泛流行。此外,因为张小敬是侦查人员,身上佩有缚索、刀、烟丸等器具,烟丸在抓捕可疑的嫌犯时,会发散带颜色的烟,堪比现在的GPS定位。
   女性角色的服饰造型,参考了唐朝时期的仕女图和陶俑造型。剧中一位长安著名歌女的造型,高度还原了唐代“彩绘双环望仙髻女舞俑”。观众发现,哪怕是剧中的一位女路人,也妝容精致。《长安十二时辰》的造型团队解释,剧中的女装都是齐胸裙,因为唐代女性的身材都比较丰腴,但只是微胖,“史料记载杨玉环的身高163厘米,体重120斤左右,是可以接受的程度”。
   《长安十二时辰》台词极少用大白话,剧中角色随口就来上一段文言文,还涉及很多唐朝的官吏名称、市坊管理制度、礼仪等。剧中主要人物李必、何执政、严太真、程参、林九郎、李玙都有历史原型,分别对应李泌、贺知章、杨玉环、岑参、李林甫、李亨。
  复杂人性
   剧中一句台词“这里是长安”,仿佛是一个万花筒,不同人读出不同意味。长安不仅有鼎盛繁华的那一面,也有权贵阶层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外贸通达、胡汉交融之外,更有藏污纳垢、鱼龙混杂、暗流涌动。
   剧评人“虾球”认为,这部剧的精髓,比悬疑、传奇、朝野斗争更深的一个维度,是带给观众一个繁华璀璨又复杂多样的长安,带观众看这样的长安下所展现出来的复杂人性。
   剧中人物众多,有青年官僚,有治安官员,有大唐街市的小商人,他们各有各的善良,也各有各的自私和阴暗,但他们都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
  (摘自《北京日报》7.2 )
其他文献
7月14日晚,广东广州,3名旅客在明知所乘高铁列车已停止检票的情况下,强行冲闸闯入站台。其中一名女旅客王女士情绪激动,拍打列车玻璃,强行将腿伸入列车和站台的间隙处阻止列车开动,造成列车晚点7分钟发车,被处以行政拘留9日。   前有女教师用身体强行阻扰高铁关门开车,后有清华留美博士上错高铁按紧急制动按钮,再到如今王女士強行冲闸闯入站台脚绊高铁,任性乘客逼停高铁的方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最终,3人都
期刊
中央空调   指暧昧关系众多,经常以广撒网多捕鱼为中心指导思想撩妹的男性。这种人同时对两个以上的女性散发着温暖和爱心,犹如将微风吹向所有人的中央空调一般。  低欲望考生  指的是对拿高分没有太大期待的一类考生。什么期末考、驾考、各类证书考试,能低分飘过已经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了,从不敢奢望更多。  错把陈醋当成墨   最近很火的一句诗,原句是“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意思是,人生很无
期刊
近日,国内首个垃圾分类教育学校浙江台州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它是由浙江台州市分类办与台州广播电视大学联手打造,是一個集垃圾分类培训策划宣传研究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性平台。   当下,尽管各城市垃圾分类热情高涨,但真正变为公众的自觉自律,仍需时日。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育宣传机构,既推广理念,也教授具体的技术方法。
期刊
江苏南京市民王先生是做生意的,家庭条件不错。儿子今年34歲,十多年前王先生送孩子到英国留学,儿子从英国留学回来后,一直没有找工作,整天游手好闲,父子俩为此经常争吵,有时儿子甚至会和他动手。   “海归儿子啃老10年”,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在家庭结构小型化的今天,许多家庭难以把握宠爱与溺爱之间的边界,习惯将对孩子欲望的满足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手段,让一些年轻人在生理上早已成年,在
期刊
近期,一连串身边“小恶”,频频登上了互联网热搜。   先是“高铁抽烟”栽了跟头:7月11日,据媒体报道,一天之内,有四趟高铁因旅客吸烟降速。一名吸烟男子的理由,更令人哭笑不得:“就想看你们能不能察觉。”结局也很简单:他们都被警方拘留或罚款了。   又有“高楼坠刀”自食其果:7月11日,山东济南一小区,高楼上“飞”下三把刀具,所幸无人员伤亡。济南市警方17日通报称,“高楼坠刀”是有人因情感纠纷向楼下
期刊
最近,“垃圾分类”一词頻上热搜榜。上海强制垃圾分类,让人们对垃圾分类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对垃圾分类一知半解,95.8%的受访者期待了解垃圾分类知识。69.8%的受访者希望媒体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吕斌认为,进行垃圾分类教育不能急于求成,普及宣传的具体手段应主要
期刊
7月13日,编剧李亚玲在微博称,她在乘坐国航航班时,一名自称“国航监督员”的女性乘客与同机旅客发生言语冲突。国航表示,自称是监督员的牛某并不是所谓的监督员,只是普通员工。“因为患有精神疾病,已经很久不工作了。”所谓“监督员”是怎样一种存在?如何避免类似事件重演?   监督员也不能胡作非为——表面上看,该女子的行为似乎在发挥监督员的作用,实则远远超出了监督员的职责。国航把这场纠纷定性为乘客之间的冲突
期刊
近日,一段北京南四环追尾事故现场的视频,看得人心急、心焦、心痛。事故发生后,这位前车司机一直在打电话,就是不救人。旁人怎么呼喊让他先救人,他都无动于衷。当时如果有人能断喝一声,“你不先救人,就是违法行为”,他也许能醒悟过来。可惜,后车在几分钟后起火,车内司机及乘客2人死亡。这位淡定无比的前车司机,恐怕他最大的問题不是“冷漠”,而是根本不懂法。 (据央视新闻 7.18讯)
期刊
中方日前宣布将对参与本次售台武器的美企实施制裁后,美媒分析了相关企业将有哪些项目会成为中方制裁对象。这次参与美国对台22亿美元军售的企业主要有四家,包括对台出售M1A2T坦克的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出售“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的雷神公司,以及提供M1A2T坦克配套项目的美國BAE系统公司和美国豪士科集团。   中国宣布将制裁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企业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骚动。美国几个亲台的国会要员称,这是中国
期刊
《罗斯福绣像》成“一大奇观”   1933年5月27日,在芝加哥百年进步世界博览会场,一幅位于中国馆的《罗斯福绣像》,“像照亮黑暗的一道光”,冲破了人们头顶的惨雾愁云。   绣像里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神态端庄镇定,画框有五条金龙和一只红色龙珠闪烁生光,把本属平面的罗斯福绣像辉映成半身巨像,恍若真人。观众无不为这幅绣像惊叹,“认为一大奇观”,有美国资本家愿以万元美金相易。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