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1例诊治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22岁,发病前有“妊高症”病史.于2012年03月31日22时在当地县医院行剖腹产手术,术后1小时患者突然出现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双上肢屈曲、双下肢强直)、呼之不应、面色青紫等症状,上述症状持续约1分钟后逐渐消失,但患者意识始终处于朦胧状态,大部分时间呼之不应,偶有应答,但无主动言语.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宫外孕治疗患者80例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研究组为4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甲氨蝶呤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中治愈为34例.无效的为6例,治疗的总治愈率为85%.研究组中,治愈的为38例,无效的为2例,治疗总治愈率为95%.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的总治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总治愈率.讨论:对
随着中俄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的发展,金融对经济、社会、企业等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金融部门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企业、个人等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结算、融资、理财等多项服
研究退火对电子束焊接Ti-22Al-25Nb/TC11接头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C11侧热影响区,出现针状α相;而在Ti-22Al-25Nb侧热影响区,出现少量的α2相和O相;经过退火处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fin,EPO)对早期糖尿病大叟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5)、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三组,对照组和实验组STZ法建糖尿病动物模型,对照组玻璃体腔内注射5μL生理盐水,实验组玻璃体腔内注射EP0200ng,透视电镜视网膜神经节的形态变化、RT-PCR法观察NF-KB、survivin、Capase-3和pKAmRNA的表达,WB法检测BAX、Bcl-2、Capas
作为医疗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妇产科护理关系到母婴的安全.提高妇科护理水平,可以有效规避各种妇产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妇产医疗的安全系数.然而,目前的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患者缺乏护理意识、药品医疗设施不规范等安全隐患,给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带来极大的阻力.该文将在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防范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措施,以规范妇产科护理的工作流程,促进妇产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叫)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54例(冠心病组)、脑梗塞患者45例(脑梗塞组)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50例,分析三组受试者HCY.结果:冠心病组与脑梗塞组患者血清Hcy水平、Hcy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与脑梗塞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觥氨酸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有明显变化,可作为此类疾病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本文讨论艺术家个人的情结、个性与其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的关系.通过探讨艺术家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来研究艺术家的个性、性格,及结合他们生平的一些事迹来研究情结、个性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区域性切除手术的应用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系统分析2009年6月-2015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6例,给予患者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对照组16例,给予患者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耗时更短(87.8±19.6min)、切口更小(4.8±0.9cm)、术后出血量
目的:分析30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2013年03月到2014年03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3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并进行回顾性试验研究,术后随访24个月,分析临床效果.结果:30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中,痊愈共9例,显效共14例,有效共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无效率(P〈0.05);满意共28例,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不满意度(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
目的:探讨儿童错合畸形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2014年3月-5月选取2320儿童,进行调查.使用口镜、镊子等器械在自然光下进行错合畸形口腔检查,填写调查表,整理录入数据.结果:在调查中,173名儿童有口腔不良习惯者,总发生率为743%,其中男性为65名、女性为108名,性别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以个别正常颌为标准结果显示,总体样本中错颌畸形的患病率为376%,在173名有口腔不良习惯的群体中,有错颌畸形的人数为152人,患病率为877%,两者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儿童口腔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