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话走进“命运共同体”视野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ee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神话走进“命运共同体”视野



人类迎接文明曙光的漫长历程中,在一个极为特殊的区域留下最早的文明之印——最早的文字、天文记录、最古老完整的法典和高度的计算能力。这里,就是被誉为“人类文明摇篮”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区域气候稳定,淡水供应充足,土地肥沃,是史前农业革命和生产繁荣发展的理想之地。上万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不同人群,不同政权共同孕育了那些最早的文明要素,继苏美尔人之后,在波斯帝国统一之前,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巴比伦和亚述王国。

其他文献
当灾难遭遇《中国机长》 ——“在灾难的注视中”之三 2019年,中国香港导演刘伟强集结张涵予、袁泉、欧豪等演员,将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在9800米高空成功处置特情的事件搬上银幕,为观众奉上一部惊心动魄的航空灾难大片。影片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辅
期刊
杜牧对扬州太重要了 ——“解密杜牧”之二 扬州,是一座底蕴深厚、诗意缤纷的城市。扬州在唐诗中,名作层出不穷。“应是维扬风景好”,在这众多的叫好声中,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因为他对扬州太重要了,那就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杜牧(803-约852年),字牧之,
期刊
河湟沦陷,杜牧反倒“纵情高歌” ——“解密杜牧”之三 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东调河西、陇右镇兵平叛,造成边境空虚,为吐蕃东侵铺平道路,导致河、湟沦陷,《旧唐书·吐蕃传上》:乾元之后,吐蕃乘我间隙,日蹙边城,或为虏掠伤杀,或转死沟壑。数年之后,凤翔之西,
期刊
作家们在等待怎样的对话者 一般来说,作家比较敏感,自尊,内向。长期写作,使他们习惯了进入自己的内心,日复一日地自己和自己对话,而不大愿意和别人对话。偶尔说点家常话还可以,他们尤其不爱说关于文学方面的话题,一提文学,好像触到了他们的隐私,顿时显得有
期刊
听《呼兰河传》讲“活”之苦难 ——“在灾难的注视中”之二 人类发
期刊
杜牧《注孙子》及其兴奋的样子 ——“解密杜牧”之四 晚唐诗人杜牧(803-852)字牧之,以艳丽的诗歌而著名的。他平生喜谈兵法,且专心研究兵法,撰写《注孙子》全三卷。很多《孙子兵法》注释中,尤其是杜牧《注孙子》中收集了庞大的故事,欧阳修《孙子后序》
期刊
在“知行合一”中“观风知政” ——“1596个村落与一本书”之四
期刊
说杜牧“风流放荡”乃“耳食之见” ——“解密杜牧”之一 杜牧出身京兆杜氏,是唐朝最为显赫的名门望族之一,家族成员将相辈出。杜牧,虽然没有出将入相,却也是个大才奇才。《新唐书》本传称“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旧唐书
期刊
它们渴望得到呵护 ——“1596个村落与一本书”之三 孔子曾感慨
期刊
发现周氏兄弟与碧云寺关系后 壹这些年,去香山的次数是很多的,但我一直没有去过碧云寺。在香山玩的时候也曾向人打听怎么去碧云寺,有人说往北走一出北门就到了。但也就是说说,真去碧云寺看看的兴致还是没有。想起碧云寺,印象里只有孙中山以及和孙中山有关的那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