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往往她的城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的城》是池莉的一部作品,写3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
  她的城在武汉。这么多年来,池莉延续和坚守了自己的作品特色:写武汉,写武汉的小市民。
  欲采访池莉,回短信说在英国访问。我在自己的相册上搜索,找到一张老照片。照片摄于1993年,其时我在电台当记者,参加由《小说月报》在武汉主办的“方方池莉作品研讨会”,那应该是我第一次见到池莉。此前,方方池莉正强势推出一系列精品佳作,成为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
  多年前的照片依然清晰:池莉着藏青色外套,红毛衣,长发,娴静端庄;坐她右边的方方着蓝白红相间的外套,浅灰色毛衣,充满活力;再右边是白夹克长头发血气方刚的易中天先生。
  照片上的池莉一直向右侧着头,仔细地倾听着专家学者们的发言,神态谦恭而专注。
  从那时起,池莉和方方常常被相提并论,只因有着诸多理由:同为女性作家且年龄相仿,作品同以武汉为背景,同以“新写实”小说作家身份广为人知,同年写出成名作,有着相似的生活、读书、写作等经历。
  池莉写得最好的小说是《烦恼人生》,就是过去了十多年,这部作品留给我的记忆和感动依然牢固。这位看上去娴静端庄的女作家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纤弱,而是饱含着某种内敛的力量。后来我读了她的很多中篇,也有一些精致的短篇,其艺术上越来越成熟,题材上有所拓宽,并且在影视上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因为她的题材和风格,因为她作品中的关切和温暖,也因为她的很多作品转化成了影视作品,所以她拥有了众多粉丝。
  她的作品如同一幅幅武汉的风情画。
  她把粗粝火热的武汉人写得入木三分,让读者认识了一群鲜活的、栩栩如生的武汉人。《烦恼人生》忙忙碌碌被人吆來喝去的印家厚,《你是一条河》寡廉鲜耻的辣辣,《生活秀》美丽泼辣却并不幸福的卖鸭颈的来双扬,《你以为你是谁》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愚蠢自卑的陆武桥,《来来往往》把生意和爱情搅得一团糟的康伟业,《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有情有义的猫子……
  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食物、语言……在她的作品中应有尽有。读她的小说,你开始理解这座城市,接纳这座城市,想要去融入这座城市。
  有人这样描述:“她写的都是些琐碎的生活片断,可她一样能把你带进去读,让你感动,感动于生活本身的庸常、平凡,苦恼淡淡的,然而却持久的温情。”
  这是她的城,一个人的一座城。
  (选摘自《湖北日报》,文章略有删减)
其他文献
三色堇:你近期出版了短篇集《如果大雪封门》,相对于长篇小说而言,你更偏向于哪一种写作?为什么?  徐则臣:我写了19年小说,19年间从未断过短篇小说的写作,最少的一年也写过一个短篇,短篇的写作中有某种尖锐的激动人心的东西。但我现在更喜欢写长篇,它的兴奋度可能无法达到写短篇时某一瞬间感受到的峰值,但那种暗流汹涌的持久的力量感更让我着迷。短跑的爆发力和“短平快”固然也很迷人,但冲过终点后的失落和虚无更
期刊
我出生在陕南山村,我的小学时代是在山顶上的小学校度过的:土坯房,有两个茅厕,黄泥的土操场有一个孤单的篮球架。在这个山的制高点上打篮球有些提心吊胆,因为一不小心篮球就会滚落到山下。我家住在山的脚下,河的上沿。捉鱼摸虾好玩,上学也好玩。我经常端着凳子圪蹴(方言:蹲)在豌豆地边、石头台子、桦树桩子上写作业,或跪或坐,仿佛天地都是我的课堂,那个木制的丑陋的小凳子就是我的移动课桌。我冬天提着“火笼”(自制装
期刊
期刊
【经典文本】  回 家  [美]皮特·哈米尔  几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遇到一个姑娘,就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是一个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重新流传。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确实在某时某地发生过。  他们要到劳德戴尔要塞去——共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上公共汽车时,他们拎着纸袋,里面装有三明治和葡萄酒,梦想见到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这时,纽约灰暗而
期刊
期刊
期刊
微言语  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那你就沉下心来历练;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那就静下心来读书。  微言语  随遇而安,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以后,无论结果好坏,都心安理得地面对。  微言语  对这世上所有的不公平,只能用变得更优秀来相以对。  微言语  天下没有偶然,偶然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钱钟书  微言语  世界太大,还是遇见你;世界太小,还是丢了你。  ——林徽因
期刊
【经典文本】  打错了  [中国香港]刘以鬯  一  电话铃响的时候,陈熙躺在床上看天花板。电话是吴丽嫦打来的。吴丽嫦约他到“利舞台”去看五点半那一场的电影。他的情绪顿时振奋起来,以敏捷的动作剃须、梳头、更换衣服。更换衣服时,嘘嘘地用口哨吹奏“勇敢的中国人”。换好衣服,站在衣柜前端详镜子里的自己,觉得有必要买一件名厂的运动衫了。他爱丽嫦,丽嫦也爱他。只要找到工作,就可以到婚姻注册处去登记。他刚从美
期刊
2016年的高考作文题,照例全民娱乐,尤其是全国卷Ⅰ的漫画作文,短短几天之间,快要被玩坏了,各种搞笑版本推陈出新,“学霸和学渣的头发”“小学的你和大学的你”“国足和国乒的舆论处境”“我和同桌的恩怨”“女朋友的口红”……那些搞笑版本的解读自然不能当真,高考作文不必迎合时俗取悦考官,但也不能随心所欲文不对题。  当所有考生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口是心非、奴颜婢膝、絮絮叨叨让人恹恹欲睡的时候,你若能精准切
期刊
说起我的家乡大余内良,那是一个让故乡人有着太多思绪和牵挂的地方。小时候可能不觉得,认为那顶多是一个“处于群山环绕之中,地理位置非常偏远,去个县城还要一两个小时,且弯路奇多,坐个私家车相当考验司机技术,能把乘客坐得头晕目眩的小山村”,而且尽管离初中毕业那时一晃十六年已经过去了,现在它的信息来源相对其他城市也较闭塞,但长大后,这种乡愁却愈发地明显。我知道,究其原因,是在那封闭的群山深处,当年润泽出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