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陶刻作品“访友图”的艺术审美和人文意境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陈曼生把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紫砂艺术的理解投入到壶器的陶刻中,在不同的铭文镌刻之中,让我们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和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紫砂陶刻在后来的发展之中,铭文和绘画齐头并进,绽放出更加璀璨的艺术光芒。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陶刻作品“访友图”,苍劲有力的陶刻彰显出雄健苍茫的力量。山峰奇巧,延绵山脉若隐若现,宛如仙境,碧树华滋,秀润苍茫,画面沉郁深秀、气韵流动、张力恣肆。画面之中人物很少,但是却能够感受到访友的喜悦和志趣相投,山中茅屋错落,远于人烟,访友之行一览无余,一眼望去犹如身临其境,堪称紫砂陶刻之精品力作。
  关键词  紫砂陶刻;访友图;艺术审美;人文意境
   当我们回溯紫砂艺术的时候,可以清晰地发现,正是文人雅士的参与,使得这项民间传统技艺有了更高的艺术审美和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又有着穿越历史的旺盛生命力。宜兴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书画艺术的传承有序,为紫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深厚的基础,我们非常熟悉的“供春壶”,就是在明代仕人吴颐山的大力宣传和推广之下风靡一时,直到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文人和紫砂结合最为紧密的当属清代陈曼生设计创作的“曼生十八式”系列,作为当时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陈曼生把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紫砂艺术的理解全部地投入其中,在不同的铭文镌刻之中,让我们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和其中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令人颇为感慨的是,陈曼生并没有将自己非常擅长的绘画融合其上,估计是希望后来的紫砂艺人也能够延续自己的思路,留出一片可以创新的空间。果然,紫砂陶刻在后来的发展之中,铭文和绘画齐头并进,绽放出更加璀璨的艺术光芒。
  1  紫砂陶刻“访友图”的艺术审美
   紫砂陶刻作品“访友图”(见图1)采用了四方千筒的形态设计,给人以非常厚重、端庄稳重的感觉,棱角分明,线条利索的造型风格,使得拥有大片的平整面供陶刻装饰,同时也具有比较丰富的实用价值,可以作为花瓶,也可以用来放置一些书轴画卷等等,陈列起来也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从陶刻的内容来看,“访友图”从古代开始,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画卷,作者从古人的绘画技巧和画面布局之中汲取到灵感,从近景、中景、远景的布局之中可以看到端倪。底部是杂草丛生的林地,几株大小不同的松树屹立,枝繁叶茂,有迎客的姿态在其中;中景则是几间草屋在河流的旁边,老友泛舟而来,旁边的怪石嶙峋,层次丰富;远景则又是连绵起伏的山岚,充满了空阔悠远的意境。在技法的运用方面,以坯为纸、以刀代笔,在写意之中充满了细腻,在磅礴大气之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陶刻作品“访友图”,苍劲有力的陶刻彰显出雄健苍茫的力量。山峰奇巧,延绵山脉若隐若现,宛如仙境,碧树华滋,秀润苍茫,画面沉郁深秀、气韵流动、张力恣肆。画面之中人物很少,但是却能够感受到访友的喜悦和志趣相投,山中茅屋错落,远于人煙,访友之行一览无余,一眼望去犹如身临其境,堪称紫砂陶刻之精品力作。
  2  紫砂陶刻“访友图”的人文意境
   “秋风谡谡水潺潺,曳杖闲行意坦然。应访石桥东畔去,友人茅屋竹林边。”这是一首评论“访友图”的古诗,其中的意思是在晚秋时节,秋风瑟瑟的时候,山中的戏水潺潺流淌,一切都是那么的恬淡自然、静谧安闲,手持竹仗漫步于山野之间,身历此境,使人望峰息心,神情一变而为安祥,泰然自若。他的目标是在石桥东边,因为在那儿有他的朋友,山间幽篁、草庐茅舍,正是友人的栖所。有这样一处幽谷林泉可以清谈,能不令人流连忘返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于画面的点评,更是一种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对于朋友之交的描述,呈现出浓浓的人文意境。“君子之交淡如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至今流传,在许多的文人雅士之中,我们可以在他们的诗词间感受到对于朋友的那份情感,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千古佳句。在紫砂艺术之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关于访友的题材,特别是在陶刻装饰的画面设计方面,喝茶交友、禅茶一味的感悟深入人心。这件紫砂陶刻作品“访友图”正是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感而作,把我们对于古人那种交友的纯粹之感和悠闲的生活方式所深深地打动,于是充分地运用自己的美学基础和对于陶刻艺术的理解来阐释这件作品,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其中紫砂陶刻的艺术审美和悠远的意境,在生活之中寻觅属于自己的知心朋友,以及诗和远方。
  3  结  语
   紫砂艺术发展到今天,最令人欣喜的就是和书法、绘画、篆刻等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把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更近距离地融入到我们的普通生活之中,使得“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就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和内涵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特别贴合于我们的生活,无论是在茶座之上还是陈列观赏,都可以令人耳目一新,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热爱紫砂的人们。
  参 考 文 献
  [1]汤建林.浅谈紫砂陶刻的装饰艺术[J].佛山陶瓷,2013(11):61-62.
其他文献
音画通感是艺术的通感,也是通感的艺术。多种艺术形式,如诗歌、音乐与戏曲等都有着非常明显的渗透现象,通感在其中起到了奇妙的连接作用。文章认为,通感可以通过巧妙的手法将各种类型的艺术进行拼接。音乐是众多艺术形式中与其他艺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艺术,其通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无可比拟的高度。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multi-classification problem of acupuncture acupoints bas</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ed o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ert</span><span style=\"font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大师西扎主笔设计的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所呈现的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耐人寻味。其“小体量,大气象”的空间艺术境界,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艺术有着明显的互通之处,为研究空间艺术与“诗意”表达提供了极佳的案例。文章从空间营造分析角度,以该建筑为例,分析中国园林艺术与当代建筑空间艺术的异曲同工之妙。重温经典,对比研读,旨在剖析空间营构方法,揭示内在规律;进而以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促进对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借鉴。
从2013年10月22日到2021年4月9日,双周协商座谈会已召开123次,从选题到协商成果的跟踪落实已形成了一套规范流程,但其仍是一个新会议形式,尚未引起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双周协商座谈会和人民政协间的互动关系认识不足。对123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实践路径进行梳理分析,辅以政治系统论的分析框架,发现双周协商座谈会这一定期协商座谈会制度增强了协商密度,改变了过去人民政协“年委员、季常委、月主席”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优化路径提出建议,以期为人民政协更好地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作
5G波束赋形技术是5G NR满足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uRLLC)以及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三大场景的核心技术之一。本研究采用大规模波束赋形增益计算方法对大规模波束赋形技术的实现原理、CSI反馈机制、波束扫描和波束管理的实现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对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扫描,增加了天线发射和接收功率,从而保证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覆盖。此研究为大规模波束赋形技术在各场景中的应用和实现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后续5G的深度覆盖及波束优化提供指导思路。
我们郊区的河边,成片的芦苇随风起伏,看了让,人心旷神怡。我经常带孩子到河边玩,随手摘些芦苇叶子玩。芦苇叶,我经常摘来包粽子。我那天突然想到,之前带孩子看过“非遗”传人用草编过各种手工艺品,就带动儿子说:我们何不就地取材,也用芦苇叶以及河边的其他植物,编织些小玩意?既不用画笔,也不用胶水,多方便啊!
我国漆器纹饰的文化厚重,历史久远,各地漆器纹饰设计形式多样,丰富了中国漆器纹饰设计的语言。纹饰是中国漆器古朴气质与设计效果的强力支撑。文章指出,在新时代,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国现代漆器纹饰艺术之美,人们需要在思维、设计方式等方面大力创新,解决现存相关问题,为中国漆器纹饰的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在我系列采访的院校长中,此前都是重要的公办艺术类大学院校长,这一次我对谈的是一位民办传媒院校的校长。河北传媒学院作为民办传媒院校,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超越了许多同类型民办院校,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独具特色的专业性传媒大学。我关注到其高速发展的背后,不仅有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大学的自由度,还有其遵守一般高校的办学规则的追求,而且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对于人才培养的标准也都有特色。这次对李锦云校长的访谈,也许可以让人们看到多样类型的大学在把握办学方向和独特的办学理念上的特色和可资参考的内容。
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是有毒有害气体,人体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会导致窒息甚至死亡,所以对于容易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的场所所进行气体浓度检测很有必要。该一氧化碳监测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方式进行设计,以STM32单片机模块为核心,结合信号放大电路模块、GPS/北斗定位系统模块,能够快速识别到一氧化碳浓度的超标,并通过上位机通知用户,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强等特点。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安全、应急、培训等诸多领域。VR凭借形象化、代入感强等优势,也逐步应用在教育领域,成为教育技术的改革方向。本文以自主开发的城市轨道交通火灾疏散教学系统为例,探索了VR技术在铁道工程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包括VR系统的功能模块、VR系统研发与VR对于本科教学设计的新要求,以期为推广VR教学方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