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也需要“死亡教育”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ei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关注儿童“死亡教育”的同时,
  我们似乎都忘了,成年人也需要这样的一堂课,
  来告诉我们,究竟为什么会害怕死亡,
  而又该如何面对死亡。
  案例1
  刘洋年近五十岁,前几天弟妹的母亲刚去世,让她忍不住想起身边体弱多病的老一辈们——公公今年87岁了,脑梗多年,过年的时候还能自己下地走一走,结果三月一过,也起不来床了,嘴里总是念叨着要走了。老伴天天往公公家跑,上火起了一嘴的泡。刘洋自己的母亲也84岁了,心脏搭桥都做了两回,不得不跟刘洋住在一起让刘洋照顾着。眼瞅着三十年前从工会主席退下来的母亲还精力旺盛,充满活力,如今也变成了一个自言自语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刘洋忍不住地流眼泪:老人们怎么就一个一个地接连要走了呢?她从心里不想看到那一天,她担心母亲走了,家就垮了。她从没像现在这样深切地感受到死亡的气息……
  案例2
  刚过完年,老艾就得到了一个噩耗,好朋友佩弦去世了。她倆是一年参加工作的,关系最好,年前见了一面还好好的,哪知过完年没几天,人说走就走了。从去年冬天开始,就隔三差五听到单位的同事、院子里的邻居因为各种原因去世的坏消息,有脑梗的、有癌症的、有心脏病突发死在急救车上的。老艾心下感慨:死生之外,别无大事。老艾想到自己过了年也快八十了,虽然身体没有大毛病,但一年一年下来,视力和听力越来越差了,记性也一年不如一年,会不会也有一天走不动路了,疾病缠身?除了对好友的思念,更多的是想到凄凉的晚景,想到身边的亲朋好友陆陆续续地离世,老艾彻夜难眠,难过了好久。
  案例3
  亦可从没想到过母亲会有一天毫无征兆地突然离开自己,当从老家的父亲那里听到母亲得了急病去世的消息,亦可觉得仿佛有一把斧子,从她头顶正上方劈下来,把她整个人劈成两半了。亦可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痛过,内心只有一个声音反复在告诉她:“从此这个世上最疼我的人永远离开我了!”亦可大部分时间是在自责中度过的,觉得自己很不孝顺,没让母亲过上几天好日子。儿子东东从出生到上幼儿园,母亲在自己身边分担了很多养育的工作,儿子终于上幼儿园了,亦可觉得母亲应该享享福,过几天舒心的日子了,没想到却……亦可每日都被悲伤和后悔撕扯着,感觉万箭穿心。
  案例4
  尚飞刚刚参加了一场老同学的葬礼,老同学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四十多岁正是干事业的年纪,哪想到突发脑溢血,就这样抛下了一家子老老小小。尚飞突然第一次意识到,死亡似乎离自己并不远,如果自己也突发健康状况,膝下的两个孩子还那么小,老大不到10岁,老二刚刚4岁……他完全不敢往下想,之前他一直觉得,死亡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目标要去实现。现在他只觉得,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活着都是一件侥幸的事。
  成年人的“死亡教育”,是终身制的
  在大部分成年人的生活中,死亡永远都是隐晦的:小时候如果说到死,是要挨巴掌的;在所有跟数字沾边的选择里,因为“4”有着和“死”相像的读音,所以总是避讳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开始提倡在小孩子中开展死亡教育了,却没人告诉成年人:“你究竟该怎样面对死亡”。
  成年人的死亡教育不仅仅是跟着孩子一起去看一次“寻梦环游记”这么简单,更是成年人一生需要学习的课题。和孩子们不同,仍处于人生开端的他们,还不懂得失去的真正意义:花开了,花又谢了,妈妈说这叫“化作春泥更护花“;狗狗生病走了,那是他去了”汪汪星球“,去和更多的小狗一起吃好吃的去了!但成年人不同,经历决定了他们思考的深度,他们深知得到与拥有的来之不易,所以在面对丧失的时候,才更加无力,更加难以自拔。
  你是否正在经历死亡焦虑?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定义害怕死亡的专业名词,叫做“死亡焦虑“,是指当人们想到死亡的过程时,所感受到的恐惧、忧虑。当然,死亡焦虑也包括人们自己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所感受到的恐惧。比如老艾在面对自己同事的死亡时,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自己在未来某一天可能面临的死亡,也同样会感受到恐惧和焦虑。
  死亡焦虑不是与生俱来的。有研究显示,死亡焦虑最早产生于5岁~6岁。等个体发展到9岁~10岁的时候,就能明白死亡是普遍、不可逆且不可避免的了。而这种焦虑将在人们20多岁的时候达到顶峰。这也就是说,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会被死亡焦虑所困扰。大多数人都会经历死亡焦虑,而且相比于男性,女性似乎会更加害怕一些。有研究发现,虽然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焦虑都会在20岁~30岁之间达到顶峰,但女性会在50岁~60岁之间再次达到峰值,如案例1中的刘洋,她恰好处于这一阶段。
  关于死亡焦虑,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虽然一般认为皈依宗教能够为正在被死亡焦虑所困惑的人们带来救赎,但是研究结果却表明,宗教参与和缓解死亡焦虑之间并不存在相关。
  我们为什么害怕死亡?
  害怕死亡带来的分离
  人是社会动物,从出生开始,重要看护者、其他亲人、学校、社会就像一个密不透风的茧,用人际关系层层叠叠地把我们包裹起来了。而毫无疑问,死亡意味着人际关系的剥离。当我们目睹死亡或经历家人和朋友的离世后,就会感受到死亡带来的可怕后果——我再也见不到这个人了,再也不能和他/她对话、牵手和拥抱了,我还有想要和他/她一起做的事情没有完成,我还有未完成的心愿——所以,死亡就这样和悲伤、痛苦、分离、丧失联系起来了。但是我们又清清楚楚地了解死亡不可避免、不可逆转地特性,这也加深了我们的死亡焦虑。
  更害怕的是未知
  人们在越不熟悉的东西与环境,就越容易产生担心与害怕的心理境况;而在越熟悉的事物与地方,也就越能安心和无惧。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我们最不熟悉的是什么,那就是死亡了。台湾成功大学副教授赵可式博士问临终病人,为何恐惧“死”?其中一个病人答道:“毕竟我没有死过,我不知道死亡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是什么滋味及景象?死后会到那里去?全都不知道”。所以,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第一个方面就是“未知的恐惧”。人们对“死”的未知,实际上正显示出“死亡”本质的一面,即:活着的人是不可能经验“死”的。有的思想家指出,我们在面对死亡时感受到的焦虑,实质上不是对一种实存事物的怕,而是对抽象的、未知观念的害怕。   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放心,你总有一天会渡过“哀思”
  韧性,原本是物理学概念指物体受到外力挤压时回弹。当人类在经历消极情绪或体验时,也具有从中恢复成为正常状态的能力,这就是心理韧性。虽然不同个体的心理韧性强度不同,但具备心理韧性就是一种保证:你总有一天能从里面走出来。
  给自己一段“哀思”的时间
  但千万不要着急,不要冒进。突如其来的死亡总是让人措手不及,而面对至亲至爱的死亡更是大多数人都不得不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当我们在面对死亡时,即使了解喪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仍旧会被震惊和疑惑所淹没,最终导致长时间的悲伤与抑郁情绪。随着时间的流失,这种密不透风的伤心会渐渐淡化,但是哀思(grief)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每个人对待死亡的反应都是不同的,处理哀思的相应机制也不甚相同。研究显示,如果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支持,在几个月或一年之后,人们就能够从哀思中走出来。但对于哀思来说,不存在“持续多久才是正常的”这样的说法。不仅如此,面对死亡后的哀思虽然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但是不存在阶段性。所以也不要强迫自己从情绪中脱离,或者是希望自己能够走入下一个阶段,因为在哀思的过程中不存在“阶段”。
  重新出发,好好生活
  哀悼亲密朋友或亲戚的失去需要时间,但研究告诉我们,它也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意义感的催化剂,为生活提供新的目的和方向。如果你正在经历这样的痛苦,下面的这些建议,或许对你有用。
  ★ 讲述。早期的心理咨询鼓励人们否认死亡,就像很多人常说的“忘了吧,忘了就好了”。但否认很有可能让自己产生被孤立的感觉,所以不要强迫自己切断和逝者之间的联系。相反的,多与家人、朋友讲一讲你们之前发生过的事情,通过讲述来记住他/她。
  ★ 接受你的感受。人们在亲人死后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悲伤,愤怒,沮丧甚至疲惫都是正常的。记住,不要强迫自己走出“哀思”。
  ★ 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好好地吃饭、锻炼并充分休息,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度过每一天,然后向前迈进。
  ★ 帮助他人面对丧失。帮助他人其实能让你更好地去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对方分享与逝者之间的故事彼此支持,这样才能一起去更好地面对这段经历。
  ★ 铭记并纪念。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向逝者所热爱的慈善机构捐款,把你们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的照片装裱起来等等。你可以去做任何你认为能够纪念逝者的事情,只要它能让你以对你感觉更好,并帮你保存你们共同的回忆。
  ★ 在必要时咨询心理医生。但是如果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负面情绪所困扰,去和有执照的心理医生或其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谈谈吧!他们或许能帮你面对自己的感受并找到回到正轨的方法。
  提前规划死亡
  很多人花了太多时间在担心死亡,但只花了很少时间在努力好好活着。既然死亡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宿,无人躲得过,那么逃避、无视、忽略,只会增加我们最终后悔的可能性。不如让我们来正视一下死亡这件事。你也可以试着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
  ★ 我的人生希望实现的是怎样的目标?
  ★ 在终点时,怎么评判自己的成败?
  ★ 如果人生只剩下一个月或者一年,我希望怎么度过?
  ★ 我希望会有一个怎样的葬礼告别?
  你可以预想一下,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才是和这个世界最好的告别?或者像琼瑶阿姨一样,提前写下一份遗嘱,如果死亡来临,你的亲友也会清楚地知道并尊重你的最后决定。相信如此一番参透死亡之后,你一定会放下对死亡的恐惧,也更加珍惜有限的生命,努力地好好活着。
其他文献
这些上班族“小毛病”是否经常发生在你身上——饮食不规律经常胃痛,趴在工位上睡一觉就好了;肩膀疼到爆炸,熬到回家睡一觉就好了;熬夜工作犯了头痛,吃个止疼片压下去就好了……四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希望你别再挺着,好好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这些“小毛病”真能拖垮一个健康人!  “996”们,是时候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了!  晚上十一点多,杭州的交警拦下了一个骑着自行车逆行的小伙子。小伙子被拦下后,
期刊
糖对健康的危害想必人尽皆知,但是并非糖果、甜点和饮料里才含糖,很多看上去健康,或口感酸甜的食物,含糖量也很惊人,快来识破它们“无害”的伪装吧!  意面酱  意面酱尝起来是咸味的,很香,并不甜,但是多种意面酱每半杯就含有6到12克糖,通常和你从巧克力饼干中摄入的糖一样多。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女性每天摄入的糖不要超过100卡路里(约6茶匙),而男性每天摄入的糖不超过150卡路里(约9茶匙)。购买前,你可以
期刊
有些宠物主人喜欢给自己家的爱宠剪出别致的造型,再染点花花绿绿的颜色,出门时回头率也很高。但如果染毛的方法不对,很有可能会对狗狗造成伤害,得不偿失。  很多人为了让自家狗狗看起来更漂亮,会选择给狗狗染色。大多数给狗狗染色的主人都觉得染色跟人类染头发一样,不是什么大事儿,但如果没有做好,很有可能给狗狗带来的是致命的危害。那么,给狗狗染色之前主人都应该了解哪些问题呢?  Q1.什么样的狗狗更适合染色? 
期刊
肝脏是你身体最大的内部器官,除了消化食物、输送营养、分解垃圾和毒素之外,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还有着你想象不到的巨大作用。想要保肝养肝,千万不要听信广告宣传买一些不知所谓的保健品,只要认真遵循本文的“保肝养生法则”,就能永葆肝健康!  科普篇  一  肝健康,知多少?  我们都知道要保肝养肝,但肝到底什么样?它有什么用?怎么才知道它健康不健康?  ★ 肝脏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A清洁血液  B调
期刊
有很多职业需要长期用嗓,比如播音员、售货员、教师、歌手等等。哪些养护嗓子的方式是正确的,哪些又是完全无效,反而会带来健康隐患的呢?  我们依靠什么发出声音?  A.喉咽 B.声带 C.喉咽+声带 D.喉咽+声带+胸腔  正确答案:D  人发声音要借助喉咙,是重要的发音器官,是下呼吸道的门户,是由软骨构成的支架与声带、室带组成的。呼吸是发声的动力,而声带则类似琴弦。发音的时候,首先由肺呼出气体冲击声
期刊
儿童、少年,在我们印象里是天真快乐的,但我听到很多家长反映说,孩子总是表现得很烦躁,似乎对什么都没兴致,动辄就发脾气,做事情遇到一点困难就生气放弃了。三、四岁的幼儿爱哭闹很正常,但是五岁到十来岁的孩子,为什么也会经常这样?  我们常说孩子的问题通常是与家庭或父母的问题密切相关的,所以我总结出来一些可能与此有关的因素,供家长们参考:  ★ 家长抑郁或情绪烦躁。时间、经济、或工作等各种压力大,长期处于
期刊
重视晚餐,理所应当,但有些人把晚餐做得过于丰盛,无形中吃得过饱;相反,还有一些人,为了减肥不吃晚饭。晚餐究竟应该吃什么?吃多还是吃少才算对?  一日三餐是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由于生活节奏紧张,晚餐有时成了我们和家人团聚、沟通的时候。重视晚餐,理所应当,但有些人把晚餐做得过于丰盛,无形中吃得过饱,就可能造成能量摄入过多,增加肥胖以及相关慢性病的危险。而还有一些人,为了减肥不吃晚饭。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
期刊
编辑此文时,刚好看到协和医院麻醉科罗爱伦教授的一句话:“病人手术不疼,他不会记得你,疼了他可能会记你一辈子,我希望这一辈子,没有病人能记得我。”  于无声处听惊雷  安:网上看到两个帖子,一条题目大意是:每个手术室都有一个看上去闲着没事干的医生。我第一次进手术时也很纳闷,手术室有一两个人从始到终就瞪着机器发呆,之后明白了他们是麻醉医生。另一条恰恰相反,说的是麻醉医生过劳死。“看上去很闲的医生”怎么
期刊
在炎热的夏天,水上项目当然必不可少,除了游泳、水中瑜伽、水中健身操之外,你还知道什么水中的健身项目吗?这款水中哑铃(Aqua Sphere)就是一个在水中锻炼肌肉的利器。除了身体健康的人用来强身健体之外,它的另一项功能就是借助水的力量,帮助肌肉受伤的人恢复肌肉功能,在水中做复健。它的外形是一个球,球体上有一个可以拉开的卡槽,卡槽完全打开时,水可以从球体中穿过,此时的阻力最小,当卡槽逐渐关闭时,则阻
期刊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那双鞋真的很好看,可是我的脚面太高,穿不了。”有没有一双鞋,不需要定制,却能适合所有人的脚型呢?日本这款包在脚上的鞋(Furoshiki)就是个“全能选手”。那么它是如何做到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呢?答案就在于,它只有鞋底,没有鞋面。穿的时候,只需把脚踩在鞋底上,然后用周围的“布料”包裹住脚面即可。“布料”上有魔术贴,能够自动固定住,充当鞋面,让它迅速变成了一双跟脚且舒适度极高的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