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成本控制管理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使企业面对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改进现行成本管理的不足,立足战略管理的角度,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成本控制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否则,其结果不但坑害了消费者,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
  
  (一)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系统
  
  1.扩大成本管理的范围,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
  现代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生产过程成本的控制,而且还应该包括流通过程成本的控制,以及对研究、开发和设计成本进行控制。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生產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设计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此后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成本,尽管设计成本比较昂贵,但却能带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节约,同样,处于下游的销售、服务成本也是生命周期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效的成本管理必须对生产成本以及上、下游成本进行全过程的控制。
  2.运用价值链分析,进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及外的“价值链”。(1)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找出企业内部不增值作业和成本与价值不适配的作业而予以删除或改进从而降低成本。(2)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确定本企业的成本优势和劣势,找出占据价值链的哪一部分或哪些部分最能体现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能以最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价值。(3)通过行业价值链分析,确定在行业价值链中哪一部分的耗费较大,企业是否需要前向整合和后向整合的战略选择,以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一般来说,通过企业后向整合,能够获得对购入商的成本控制优势,而通过前向整合能获得成本更低的销售服务。
  3.借鉴国外的管理方法,健全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还未满30年,而西方的市场经济机制已有300多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其中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预测、成本决策、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在国外的企业成本管理中被广泛地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管理方法,但是可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灵活地、适当地加以借鉴和运用,则会极大地丰富和健全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二)分析成本动因的基础上改善成本核算方法
  
  现行成本核算方法的主要局限是它运用的是以数量为基础的厂级或部门分配率。当企业大部分的间接成本不是以数量为基础,并且企业以不同数量、规格和不同复杂程度生产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时,这样的分配率将导致不准确的产品成本。
  按照库珀和卡普兰的“成本动因”理论,成本动因是导致总成本变化的各种因素,按照影响成本变化的方式,成本动因可分为四种类型,即作业动因、数量动因、结构性动因和执行性动因。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可从分析有关各种成本动因的基础上,开辟改善成本核算方法的新途径。比如,在高度人工密集型的生产过程中,生产所涉及到的主要成本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两者的耗费都直接与产品的生产数量有关;而制造费用又大部分是与生产时间有关的间接费用(主要包括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动力费和其他同机器设备相关的费用),这时企业可以把成本动因归结为生产的数量,将间接费用以数量为基础的直接人工工时或直接人工工资分配,不会严重歪曲产品的成本。但在高度自动化的现代制造过程中,直接人工成本比重日益降低,仅占生产成本的5%~10%,而与自动化紧密相关的机器折旧费、动力费等需要分配计入不同产品的间接费用又大幅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采用以作业动因为基础的作业成本法,通过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保证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三)采用价值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的市场格局已转换为以买方市场为主导,以顾客为主导的市场机制,在这种市场条件下,价值的实现要比价值的形成更重要,因而脱离市场需求的成本导向定价法往往导致在市场疲软时定价过高,在市场景气时定价过低。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将成本导向定价法的定价程序颠倒过来,采用以价值为基础的定价法,即不是以成本而是以顾客对产品的价格估量为依据决定目标价格,进而根据这个目标价格决定产品的成本。
  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而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只要企业领导人乃至每名职工都有成本管理观念并适时引入现代的先进成本管理方法,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就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中保持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区域产业集群几乎都与相关专业性市场互为依托,这是浙江成为全国服装大省的重要原因之一.像杭州的四季青服装市场,湖州的中国织里童装城,绍兴的大唐袜业市场和嵊州领带城等等
统计事务代理,是改革农村统计调查方法,推进统计工作市场化的有效手段.它主要是通过建立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统计事务代理服务机构,招聘具有统计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在统
通过分析指出影响预焙阳极一级品率的主要因素,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现阶段提高预焙阳极一级品率的各项措施。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方法对20例透析低血压患者进行四诊合参,采用中医临床调查表及中医体质调查表,对证型进行总结。结果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抽样调查作为获取统计数据的一种方法,由于它的经济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在市场调查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减小误差,最大限度地发挥抽样调查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为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对外资企业采取了有别于内资企业的税收政策。2007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两税合二为一,结束了外资企业在税收上的“超国民待遇”,统一了所得税税率;统一了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了税收优惠政策,体现中国税制走向了更加公平、透明的新阶段。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发生了一些变化,取消了原内资企业税法中有关以“独立经济核算”为
一、投资环境评价的意义近十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国之一,2002年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国稳
人类的艺术,就其本质而言,都具有创造性。对创造途径的寻找,对情感和理性世界是人类远未了悟的事理的揭示,无不构成艺术哲学的核心内容。每一代的艺术家,总在不懈地通过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