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类风湿关节炎这样做运动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出现关节受损甚至关节畸形,治疗不及时可使关节功能减退。因此,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后,患者应积极进行功能恢复的训练,可延缓并减轻疾病对关节的损伤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病情急性发作时,患者应卧床休息,按时服药,限制肿胀及疼痛关节的活动。同时避免负重及寒冷刺激,休息时应避免肿胀及疼痛的关节受压,以免加重关节的肿痛。
  疾病处于亚急性期时,患者疼痛减轻,应做被动按摩和被动运动,如每个关节做外展、内收、伸屈、内旋、外旋动作,每次做10~15下,每天2~3次。
  疾病处于缓解期时,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不仅能使肌肉得到舒张,关节周围组织痉挛解除,还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缓解。膝关节和踝关节无问题的患者,可以骑自行车或在跑步机上慢跑。
  除了全身运动外,缓解期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做些手指关节的训练,包括手指伸直和屈曲动作。注意,伸直和屈曲时尽量充分,可单指进行,也可一起进行。同时,患者还可以做对指训练,训练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坚持做适合自己的关节功能训练。这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缓解期的功能恢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提高患者自身的日常活动能力及自理能力等,在活动时也可配合局部按摩,减轻患处疼痛,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故患者家属应配合及监督,才能使患者更快地恢复关节功能。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会保护关节,用手拿取重物时尽可能用双手完成,用掌面和手腕托起物品。提重物时,避免直接用手指受力,可将物品放入购物袋中,用前臂提着购物袋以减轻手指负担。工作中尽量取坐姿,避免弯腰,以减轻脊柱负担。
  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有晨僵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及睡觉时应注意手、足部的保暖,可减轻晨僵的发生。晨僵患者入睡前及起床后可用温水(40℃左右)浸泡僵硬的关节,慢慢活动,并予以适当的按摩,等局部肌肉松弛后加大力度拉伸躯体至正常伸展的状态。
其他文献
足跟痛让很多老年人苦不堪言。临床数据显示,70%以上的中老年人受过足跟痛的困扰。在此推荐几个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的方法,以缓解疼痛。  冰敷 足跟痛急性期或伴有肿胀者,对疼痛部位进行冰敷,可以减少炎性因子分泌,减轻肿胀,缓解疼痛,尤其對剧烈运动或运动损伤导致的足跟痛效果更明显,每天至少两次,每次10~15分钟,但要注意避免局部冻伤。  泡脚 每天坚持温水泡脚,水温40℃左右,每次30分钟,可加快足底
期刊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长到十几岁很容易变得叛逆,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除了孩子自身问题之外,家长们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究竟應该避免哪些误区呢?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载文,刊出多位专家总结出的“家长常犯的7种错”。  错误1 跟十几岁的孩子说话,还把他们当成小娃娃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约翰·杜菲博士表示,孩子长到十几岁时,家长应该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对孩子的观点即
期刊
最近,一位女士因拔倒刺入院手术的消息引起热议。其实,甲周的倒刺学名叫“逆剥”,甲周皮肤缺乏毛囊,没有皮纹和皮脂腺,相当脆弱,容易发生炎症、过敏反应等。   关于倒刺,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经常长倒刺是因为缺乏维生素”。其实,倒刺就是一种常见的甲周皮肤问题,是角质层过于干燥而发生分离所致,与缺乏维生素无关。   很多人认为,甲周的倒刺伤口不需要处理,会自行长好。实际上,因为手会经常碰到水,水里
期刊
年近花甲的甄阿姨一直觉得心口痛,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心电图异常。心血管内科医生对她诊治之时,了解到甄阿姨在心口痛的同时,还一直在饱受牙痛的折磨。只是一直认为“牙痛不是病”的甄阿姨,不愿意去口腔科看牙病,仅仅自作主张服用了一些镇痛药。细心的医生仔细询问后,认为甄阿姨的心口痛可能与牙病有关,建议她到口腔科就诊。  口腔科医生检查发现,甄阿姨的牙病非常严重,牙齿周围有较多牙菌斑,可以推断甄阿姨患上的是牙周
期刊
高伯长期居住在北方,年轻时爱抽旱烟,早早落下了病根。   10年前开始反复咳嗽,痰时有时无。开始自己吃点药缓解,后来慢慢需要去医院输液。近几年不止咳嗽,还出现了气喘,走不了长路。   到医院一检查肺功能,原来得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两三年秋冬季节都特别难熬,咳喘一发作就需要住院,还会胃胀、嗳气、怕冷、夜尿多,稍微吃点寒凉物就会腹泻。    解谜:脾肾两虚久咳喘,培补正元可建功   高伯的
期刊
支气管扩张是慢性气道感染性疾病,西药抗生素能改善一时的临床症状,痰是减少了,但过不了多久脓痰又产生了,患者还会发现效果也会随着抗生素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递减。这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细菌产生耐药性密切相关。作为西药抗生素替代策略,一些中药如黄芩、鱼腥草、紫花地丁等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可以配制成中藥颗粒剂服用,来控制气道中的细菌数量。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所以对痰湿或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