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隱私應為社會公共安全讓步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及8月份的大事,本澳一家四口確認染疫,特區政府宣佈全澳進入即時預防狀態,劃定紅、黃碼區實行封控管理,縮短和加強通關人員持核酸檢測證明有效期認定,確定三天完成全員核酸檢測等自然首當其沖。這件事一方面打破了本澳維持了400多天無本土居民染疫的記錄,同時給全澳人民生活、社會運作、經濟運行等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本次事件特區政府果斷應對,全社會迅速行動,取得了不錯的階段性防疫成果。但這起一年多無本土疫情事件的突然降臨,也令澳門暴露出許多的問題,如醫院醫生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規範診療行為執行不到位,政府各部門間應急響應橫向溝通、縱向配合不到位問題,突發事件中可能出現的諸多連鎖性反應缺乏預估和及時應對,染疫確認人員和密切接觸者流動調查及行蹤跟進追蹤存在漏洞問題等等。
   本次事件中,特區政府相關部門對確診的一家四口中夫婦二人行程跟進溯源,基本上以向當事人問詢、自身回憶及主觀匯報為主,難免容易出現客觀遺漏或主觀迴避等問題。而在他們按規定隔離治療數天後,又出現“擠牙膏”式補充在澳行程,就是實例。這種情況致使本澳防疫流調工作出現滯後、陷於被動、受到詬病。
   出現上述漏洞及問題,關鍵出在本澳當前對疫情相關人員的跟蹤調查停留在讓當事人回憶及報備的層面,既傳統、又落後,還存在遺漏等弊端。相關流調人員的工作如同被當事人牽著“牛鼻子”在轉圈運行,顯得滑稽可笑,自然也容易陷入被動局面。
   對產生以上的問題查根溯源,現代智能通訊及互聯網大數據定位跟蹤系統,在關鍵的時候未有效發揮應有的作用,是造成本次防疫工作被動且明顯出現漏洞的根本原因。而此問題再追蹤下去,則是在本澳社會爭拗多年的怕個人私隱洩露的顧慮當屬“罪魁禍首”!
   把話說開了,實際上在當今智能通訊及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保護個人隱私是個理想的、一廂情愿的偽命題。多年前爆發的美國特工斯諾登事件早已明確告知世界人民,上至德國總理默克爾、歐盟各國領導人,下到每一個只要是美國人感興趣的人,都逃不過他們這個世界互聯網及通訊技術老大的跟蹤和竊聽,而我們這些生活在互聯網世界覆蓋下角角落落的“小人物”的行蹤就更不在他們話下,只是看人家有無興趣盯著你而已。
   由此可看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個人私隱只能是個相對性的保護問題,是政府在一定社會環境下為保護公民個人合法利益及所謂的人權而主觀設定的一些法律條款及規定。這種規定不應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是可以根據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權衡利弊,進行科學有限度調整的。如果對這個問題無法認同,不愿接受,只能設法與現代社會完全隔絕,不用智能通訊設備,不使用互聯網產品,否則就不要太過較真,更不要阿Q式地誇大個人隱私的神圣性和重要性,因為你的所謂隱私在通訊及互聯網掌控國及資本家手中根本不存在,而你所處的社會還能考慮和尊重到你的這一些精神需求和心理安慰,已經阿彌陀佛了!
   話說回來,本澳當前一方面不缺現代智能通訊及互聯網技術和手段,可以實現對使用者既往及實時行蹤的定位和跟蹤,掌握需要的信息,但由於受一些與現代社會脫節的傳統法律或規定的束縛,一些早已不適應當代社會形勢發展需要的條條框框及主觀意識,已成為了阻礙社會進步發展的“絆腳石”問題,必須盡快考慮修正或革除。
   在對待個人私隱和社會公共安全問題上,筆者認為,社會的公共安全事關全民的利益、社會的安危,理當高於個人私隱地位。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等事關本澳人身安全、社會穩定等大是大非面前和特殊時期,完全可以考慮只要有獲授權的政府相關部門如保安司的應允情況下,就可以啟用現代通訊及互聯網技術,在合適的範圍內對事件相關個人行蹤展開必要的跟蹤和調查,公民個人也必須顧全大局,盡相關義務,接受相關調查,服從服務於社會利益。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強本澳社會防範控制疫情等特殊事件所帶來危害擴散、漫延的應變能力,提高全社會的綜合防疫抗害水平,確保澳門一方平安。(澳門/關天月)
其他文献
持續了一年多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呈現出常態化趨勢,每一波疫情的反復無常尤其是逼近到自己家門口時,都會成為包括本澳社會及民眾街談巷議,極易聚焦的“網紅”類熱點話題。因其是事關每一個人生命安全、生活安危的實情大事,受到社會和百姓關注及重視也是情理之中。   遇事必有解題人,遭災必出善行者。多年來,本澳和國內一樣,沿襲繼承著古老優良的傳統中華文化,崇尚扶貧濟困,行善積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習性。別的不提
期刊
8月3日下午,澳門大批居民及遊客前往核酸監測站進行核酸檢測。根據珠海衛生部門通報,澳門一對夫婦8月2日在珠海某檢測中心採樣的檢測結果為陽性。澳門特區政府隨即為這對夫婦及同住一對子女做核酸檢測,初步結果呈陽性。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宣佈,自3日下午3時30分起,離境需要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呼籲市民如非必要切勿離境。  ▲8月4日,行政長官賀一誠到民防中心,聽取民防架構成員匯報應對新
期刊
江西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人民軍隊在此誕生,共和國也從這裡走來,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歷史上,這裡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1934年10月,8.6萬名中央紅軍先後在于都縣的八個主要渡口渡過于都河,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位於江西省于都縣城東門渡口,是為了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從于都出發而修建。   江西人親切地稱呼自己同鄉為“老表”。行走在曾經的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可能只有于都河
期刊
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戰略定位之一,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而當中提及到的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則包括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發展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發展現代金融產業、完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促進境內外人才集聚六個目標。  橫琴讓澳門多元發展有了落腳點 
期刊
兩女“開櫃桶”呃8600萬一落網   據案情顯示,案中本澳居民劉姓女事主今年3月經在逃女子遊說,斥資五百萬港元與路氹區某娛樂場貴賓會簽署合作協議,提供合作櫃桶服務。直至9月10日賭廳通知劉姓事主終止合作關係,經了解後發現櫃桶“爆煲”,同時與在逃女子失去聯絡,懷疑被騙向司警局報案。   司警局調查期間,再接獲本澳居民唐姓男子報案,唐某稱早前透過42歲本澳女子董某介紹,投資劉姓事主的“櫃桶”,對方開出
期刊
“安全”絕對不是一個新的概念。自從人類出現以來,就一直面臨著各種安全問題。人類社會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型到近代工業社會再到當代資訊社會,每一個時代都面臨安全問題。因為人最大的恐懼是不安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人類尋找安全的歷史。當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進入資訊社會或者網絡社會,很容易理解,無論對企業、社會群體還是對個人,網絡安全都越來越成為最主要的關切之一。更為嚴峻的是,網絡安全已儼然成為
期刊
在陝西省西安市參加“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的澳門特區體育代表團,9月26日進行了公路單車男、女子個人賽事,代表團已完成今屆運動會所有賽事。郭建恆在空手道男子個人型獲得一面銅牌,是澳門自參加全運會以來的首面奬牌。   參加今屆全運會的澳門特區體育代表團共有154人,派出102名運動員參加17個項目,包括田徑、水上運動(游泳、藝術游泳、跳水)、單車(公路、場地)、鐵人三項、沙灘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促使学生更加主动、专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与探究之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促进数学教学实效的进一步提升。本文重点研究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
期刊
澳門金管局與香港保監局簽署諒解備忘錄   9月1日,澳門金融管理局消息,澳門金融管理局與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簽訂了《金融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深化雙方金融科技協作,促進金融創新服務。為兩地監管當局合作提供框架,闡明當局如何在各自市場共享和使用有關金融科技創新的信息、加強監管當局之間的金融科技合作,同時確保雙方信息交流的保密性。  澳門經援家庭獲多發一份援助金總支出約1552萬澳門元   9月2日,澳門
期刊
2021年8月18日,珠海市新聞辦就珠海市政府近日印發的《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若干政策措施》(簡稱“3.0版”促進就業十條)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珠海市人社局副局長郭麗雲介紹相關情況。   該就業十條中,有關繼續優化港澳青年來珠海就業創業的內容值得本澳青年高度關注,它將對拓展本澳青年就業創業空間,緩解本澳青年就業困難和壓力帶來福音。   據郭麗雲介紹,珠海市將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為契機,進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