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基础地位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f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人们对于体育田径的认识也越来越宽泛,特别是我国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后,便为我国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如何认清田径课余训练的基础地位,并在中小学采取正确合理的课余训练体系,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中小学;田径训练;地位
  时代的迅速发展,刺激着田径行业不断前进。因此,国家更加重视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以此来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培养学生对于田径的热爱和热情。本文立足于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的田径课余训练,正视该种训练的基础地位及意义。
  一、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重要地位
  所谓田径训练,即为运动员在进行专业的某项运动训练之前,首先进行的一种系统完整、体系全面的体力基础训练,与此同时,根据运动员的身心发展特点、个人心智及技术水平制定特殊的体系,以此促进运动员自身体质水平提高,并在训练中具备某一项技能,提高体能,为日后真正步入运动员行业奠定雄厚的基础。
  (二)中小学生田径训练的重要性
  由众多优秀运动员成功的事例来看,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一天养成的,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锻炼而培养出来的。幼儿时期的训练能够为运动员日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运动员的锻炼与培养要从小抓起,因为幼时的人们是对遗传特征表现最为明显和充分的时候,这和后天的培养是截然不同的。此时对于他们的训练,正确合理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能够使得运动员成功一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对于他们的训练不能是无限度的。田径运动是一项种类繁多且其技术也很复杂的一项事业。不同的项目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心理素质、体力水平都随着年龄的发展不断变化,而田径项目更是需要运动员不断提高的机体发育水平支撑。所以对于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程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能过早的将他们的潜能完全挖掘出来,是要根据他们的发展过程循序渐进的。过早的达到极限,会阻碍他们日后个人成绩的提高和改善,甚至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二、当前的竞赛体系对中小学课余训练的影响
  现代的竞技体育体现出的突出特点是职业化和商业化,其以高额度的奖金不断吸引人们参与进这个比赛,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观赏性和娱乐性,采用了以赛促练、以赛促训等方式来支撑以上的观点。但这些社会性的现象对于中小学生是否适用是有待考察的,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下缺点:
  (一)限制了中小学学生的体能和全面素质的综合发展
  我们国家大力推行田径发展不只是为了竞技体育比赛项目,更大程度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以此为运动员的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国外研究表明,在运动员的整个运动生涯,存在着儿童敏感期和少年高峰期。儿童时期是要从不同程度激发他们的运动潜力,越小的年齡开始训练,其存在的发展潜力越大;对于少年时期,则是对于某一项技能的熟练和专攻,不断改进技术并获取更专业的技能。此时不适宜的竞赛体制会让儿童的训练节奏、训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忽略了该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造成的伤害是极其巨大的。
  (二)导致了中小学儿童的早期专项化
  运动员参加比赛是存在竞赛杠杆原理的,若一味的盲目参赛,竞赛等种类繁多、技术复杂的特点会给中小学生训练过程中的不合理性不断放大,影响了少年儿童的训练进度和节奏,破坏了整个训练体系的完整性。这会让儿童的目光集中在夺取成绩、忽略能力上,严重违背了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初衷,产生揠苗助长的恶果。
  (三)严重偏离了学训的规律和要求
  当前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要求仍然是注重升学率,如果此时种类繁多的竞技体育参与进来,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和负担,产生更加严重的学训矛盾。这种现象会让学生无法正确分配精力与时间,使得众多具有先天优势的田径学生止步于训练大门外,这对于学校和国家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三、对于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建议
  (一)要不断加强对于中小学生的田径课余训练,注重他们的基础训练,正确认识该训练在中小学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改革创新训练机制和竞赛机制。通过借鉴其他优秀的成果,改善训练体系,为中小学生提供合理正确的训练。
  (二)学校应当建立一条龙发展展现,包括了中小学生的基础训练、运动员的专项训练,使得他们在不同的阶段完成不同的任务,实现发展目标,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恰当认识中小学生的生命发展周期,遵循正确的理论,最大限度的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教师要掌握足够的经验知识来指导学生,杜绝训练的盲目性,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总结
  综合上文的分析,我们对于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基础地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只有在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因此学校应该合理制定训练方法,为学生提供安全正当的训练方式,保证田径训练的基础地位。
  参考文献:
  [1]李林芳.我国中小学田径业余训练的现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4,1-2.
  [2]王俊臣.中学田径业余训练改革初探[J].田径,2003,5;35-36.
  [3]王学工.浅谈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特点[J].陕西体育科技,2012,2:20-22.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州区体育场馆管理中心)
其他文献
有机茶园是一种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的农业生产体系。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农药及化肥,所以有机茶园病虫草害防治成了有机茶叶生产中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体育运动学校开办目标就是为了充足我国运动人才,从而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培养学校内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是提高项目水平的关键。本文将从开展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出发,分析针对比赛所开展的静力训练、速度爆发力训练、综合力量训练以及科学安排训练密度等策略,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体育运动学校;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世界范围内都对运动加大了关注,其中举重作为多种
本文立足于CRH2动车组变流器的结构与工作特点,对其故障信号分析方法、故障信号选择、故障特征提取等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为铁路故障分析与排除提供参考。 Based on the st
建立了农用运输车在坡道上制动减速度的数学模型。以JN908型农用运输车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农用运输车在坡道上制动减速度与水平路面相比相差较大,为农用运输车的制动系设计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完善,减少和避免有关不良反应,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文献,对不同厂家生产的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药品说明书、质量标准及其有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并以20名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体育足球选项班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12周的抗阻力量训练进行实验研究,进行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对比分析。从测试结果看,实验组通过抗阻力量训练后,长传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抗阻力量训练;足球运动员;长传能力;影响;实验性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随机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1303-2011年的700多年间,中国大陆共发生M≥8大震23次,呈现出显著的自组织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252~258a,108~112a,94~98a,44~47a,24~25a,16~19a和1l~14a。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