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息投影技术运用的商业空间设计创新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ox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对商业空间设计形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借助案例,分析全息投影技术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从空间设计、产品陈列、用户空间体验效果等方面论证其创新性,对全息投影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促进商业空间时代性设计理念的充分表达和空间沉浸式体验效果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全息投影;空间设计;商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课题(20SYC-043)、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课题(CFK201909)、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青年骨干项目(CFRC2019001)研究成果。
  经过多年发展,电子商务的市场形势开始进入稳定状态,与其相对的实体商业空间发展开始重新展现出生命力。与电子商务的快捷性相比,实体商业空间的消费体验和社交性优势成为当下消费者的主要诉求。从发展进程来看,当下实体商业空间利用全息投影技术,提升自身商业空间用户试用、选购的体验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利用技术手段提升空间服务效率,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创造性地运用表现元素和感官体验,改变消费者对网络购物方式的依赖,发挥实体商业空间自身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未来,实体商业空间将不仅关心零供关系,也会更加关注消费者的体验。借助全息投影技术提供交互体验,成为商业空间设计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尝试的方向。
  交互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由比尔·莫格里奇(Bill Moggridge)和比尔·韦普朗克(Bill Verplank)提出。以交互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全息投影是一种集趣味性与商业价值为一体的先进技术,由红外线感应器、应用服务器和全息投影系统三部分构成。首先利用红外线感应器对人体的动作进行拍照捕捉,再利用应用服务器完成系统分析,进而在全息投影画面上形成适当的动作反馈,最终产生严密细致的交互效果。借助全息投影技术营造实时互动的空间氛围,是商业空间设计在形式和视觉感受上的创新。
  一、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
  就商业空间本身的发展来看,其经历露天开放—围合空间—店铺—商业综合体五个发展阶段。商业营销方式的变化,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升华了空间的存在价值。商业空间设计从早期简单的商品陈列,发展到具有主题和体现品牌文化的展示,再到当下以智能化互动沉浸式的展陈方式创新,深刻体现出空间设计的时代性和市场需求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市商业空间主要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空间除了产品的直接摆放,基本没有展陈设计;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和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带来了商业空间和商业设施的快速发展。这期间的商业空间,在产品类型和展陈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体现为空间的整体规划有序和展示道具样式的推陈出新。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传统商业空间在与之竞争的过程中,无论是空间规划、展陈设置,还是经营理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空间规划上来看,整体的商业街和商业综合体都有很大的扩展,展陈设施和新技术的运用,让当下商品展示的陈列道具在展示的过程中,更加贴合产品的特点。在实际的展柜设计中,部分展柜具有品牌的定制特点,不再只是存放产品的层板。在经营理念上,从注重产品质量延伸到注重产品使用者选用产品的空间体验,商品与空间共同发展,完成了产品—商品的转化流程(图1)。
  未来消费群体对产品、服务和购物体验的期望越来越高,商业空间的发展需要借助智能化、科技化的设计手段,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升实体商业空间的竞争能力。
  二、运用全息投影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商业空间全息投影技术的运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营造体验文化,是当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经济在设计领域的体现,也是对“体验是人的复位”的观念的践行[1]。这一观点主要表现出对人的一种认可,在当前社会经济状态下,重视人、产品、文化三者间的关系,以及人的主要作用。商业空间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当下消费者需求随着审美和经济能力的提升而改变,不再是单纯的物质消费。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型消费者,同时也不断催生出新的消费欲望。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新型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空间赋予的社交、探索、学习体验,而先进的空间设计服务易于为消费者创造满足感,让商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图2)。
  相对传统的购物来说,新型消费者需求更加有包容度,愿意为“不可复制的体验”付费。这种需求影响商业空间經营和设计手段的运用,简单、无创新的空间设计,在当下商业环境中很难占据优势。戴慧思等在《消费文化与消费革命》中重新定义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地位,提到“如果说19世纪是生产者创造世界的世纪,那么20世纪则是消费者创造世界的世纪”[2]。这一观点强调当代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商业空间的经营者和设计者要随时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从经营理念到空间设计等多方面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空间设计能直接体现创新,也易于被消费者所感知。从空间设计的角度,利用全息投影技术构建购物以外能提供情感服务的商业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息投影技术运用的优势
  商业空间设计具有时代性和科技性。商业业态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对商业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空间设计要处理好材料、灯光、色彩和技术等多方面问题,规划合理的空间关系,营造吸引消费者的商业空间,利用设计形式和技术手段,打造让消费者拥有不同感受体验的商业空间。
  (一)信息传播方式的优势
  全息投影技术的运用,在空间信息传播方式上,可以实现多向传播与交流。与传统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相比,全息投影技术具有非常有效的信息传播效果。运用全息投影技术的空间交互方式,可使同一个概念或者图形具有多种表达方式。首先,可以采用静态单一的图片呈现方式;其次,利用视频播放的形式,将静态展示的图像以一系列可变化的动态方式呈现出来;再次,采用动静结合的形式,使展示区域在无人时是静态,当人经过或者参与其中时,便以动态形式展示相关内容。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全息投影展示的方式,是以动态展示方式为主,意在突出空间的科技感,丰富消费者购物的体验。   全息投影技术的运用,除了信息表达和内容传达上的优势外,依托其时尚、科技的视觉效果,对消费者的品位塑造也具有促进作用。当下的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个自媒体,消费者会将自我的体验以微信、QQ等方式进行分享,具有品牌宣传的作用,可以为商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有效促进商业品牌的推广。
  (二)效果呈现多样化的优势
  全息投影技术的运用,利于设计想法的更好实现。从空间设计的呈现效果来看,依据门头、橱窗的设计分析,传统商业空间门头设计突出品牌名称,主要传递品牌信息。在空间常规的设计中,首先规划好橱窗的季节性展示内容,对橱窗的结构、后期的可替换性提前做好规划。设计中要结合橱窗综合考虑门头LOGO的位置和材质,突出LOGO,同时需要注意预留电源和场景更换的空间。设计完成的门头和橱窗,经过1到2年的时间,除了橱窗的季节性展陈变化,门头的综合设计形式一般保持不变,导致后期缺少与消费者的互动,难以吸引消费者。在门面设计中,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借助投影屏幕和视频制作,可组合屏幕结构优势,多样化展示造型,使呈现的色彩、内容、形式、视觉效果等产生很大的变化,使季节性和主题性的内容展示更加具有灵活性。设计前期考虑好屏幕和门头的大小关系,使后期LOGO和橱窗展示灵活多变,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使得商业空间的门头设计具有非常时尚的科技感。橱窗演示视觉内容的变化,让消费者在进入店面的同时成为展示的一部分,体验身在其中的沉浸式效果。商业空间设计的展示效果,真正实现了氛围营造和令消费者融入其中(图3)。
  (三)趣味性优势
  全息投影技术在商业空间中的运用除了具有广泛性,同时具有可行性。运用全息投影技术的商业空间,形式和内容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其展示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激发消费者的娱乐感受,消费者的体验感会更好。这对于已经习惯被动接收信息的消费者来说,可以达到非常好的营销效果。以产品选择的方式对比为例,在全息投影技术应用的前提下,客户看中某件产品并试用时,可利用投射光和动作感应装置依据客户动作在展台上投影出相应产品的图片类型,使客户进行虚拟产品规格、色彩等方面的对比挑选。这样的选购过程既有互动性、针对性,又能减少试用过程中的不便,改变传统产品挑选的方式,以互动、科技为主,增加商业空间的有趣性,增进消费者与商业空间的互动,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经营目的(图4)。
  (四)科技感的优勢
  商业空间大多存在多年,其空间设计的形式随着时代要求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新时代下,全新视觉效果显得越来越重要。全息投影技术具有时代前沿性,综合了影视、空间、平面等内容的多样性,可对单一固定的空间进行多场景、多画面设计,在空间场域不变的前提下,利用投影成像技术,创造空间的科技感、唯美感、艺术感、娱乐感,以科技感和新鲜感吸引消费者驻足体验。
  四、基于全息投影技术运用的空间功能创新优势
  全息投影技术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对商业空间档次提升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传统商业空间在进行设计时,重点关注功能区的规划,灯光、材质的展示效果,力求提升空间的陈列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空间的感知度较弱,大多依据对品牌的认知去感知商品。以商业空间的橱窗为例,传统商业空间在季节性陈列的展示过程中,令消费者接受的主要是橱窗色彩和主推产品的变化。运用全息投影的橱窗展示,可以从形式创新的角度将橱窗的静态展示转换成动态的展示,有效利用空间资源,激发橱窗的活力。而利用智能调光投影系统打造多媒体橱窗,可使商业橱窗的价值倍增(图5)。
  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在空间功能规划上具有较强的延展性。以咖啡店为例,结合全息投影技术可以打造有文化内涵的空间。传统咖啡店主要提供咖啡饮品,随着消费需求和设计技术的发展,售卖第三空间、培养咖啡师的营销内容成为新的空间服务卖点。如何通过空间设计,实现咖啡文化空间的共享,使顾客购买一杯咖啡即可享用空间,这是需要设计者思考的问题。在空间设计前期,设计者要与业主共同发掘新的客户需求,结合需求进行商业空间的设计。设计时尽量实现空间功能的延伸,将销售空间变成展示平台,让客户自己尝试制作咖啡。同时在空间规划中要设置客户专属活动空间,规划区域内部,营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提高客户的忠实度。根据空间设计的技术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空间时要运用新的视觉陈列方式,结合投影技术,利用视频记录客户制作咖啡的流程,随机不定时在空间中展示,营造商业空间的人文氛围。依据空间设计原理,借助智能交互技术在空间中的合理使用,打造业主和消费者双向满意的销售空间(图6)。
  五、基于全息投影技术的业态种类扩增优势
  全息投影技术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业态的类型,同时逐渐改变了商场业态的比重。相关数据显示,传统商业综合体的零售、娱乐、餐饮的比重为5∶3∶2。目前商业综合体的餐饮、娱乐等占比综合可以达到70%,其中娱乐相关内容的发展,是消费者追求体验的充分表现。以商业空间中体现娱乐性的体育项目业态为例,在传统商业空间,由于租金和营业效果的占比,体育类项目占比较小;而当下的商业综合体引入体育类业态,可以采用新技术,利用全息投影和VR技术,在空间中配置虚拟体育设施,减少占地面积,为消费者打造非常逼真的体育运动体验。同时,全息投影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地提升项目体验的效果。以攀岩运动为例,传统商场里的攀岩设施,由于空间的局限,只能作为一种简单的体验活动,不能激发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而四川一商场将攀岩设施和全息投影技术相结合,增强了攀岩过程的游戏性,充满科技感的攀岩画面也吸引很多消费者驻足和参与,同时使攀岩者在攀岩过程中,真切体会攀岩的乐趣(图7),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尝试。
  六、结语
  全息投影是基于数字技术进行的艺术创作,既有数字技术的先进性,又体现出时代发展下的美学艺术,其整合技术、艺术、设计等因素进行创作,呈现出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虚拟场景,向消费者展示新视觉演示下的全新空间。未来,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商业空间的经营者和设计者,需要不断创新理念,服务不同的消费者,基于空间设计的本质,设计好、规划化好空间,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创新商业空间展示形式,打造新时代、新技术支持下的别具一格的商业空间。
  参考文献:
  [1]刘莹.美国交互设计本科教育研究及其启示[J].设计,2020(12):37-38.
  [2]戴慧思,卢汉龙.消费文化和消费革命[J].社会学研究,2001(9):77-78.
  作者单位: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让小城镇建设及美化的需求日益突显,但如何做好小城镇的景观规划工作则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小城镇的现有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以避免出现无效景观设计的情况。从小城镇滨水区的景观设计着手,对比了一般滨水区景观设计与小城镇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侧重方向,分析了小城镇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现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城镇建设;景观设计;景观规划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益阳市社科课题“小
作者单位:  汕尾職业技术学院
期刊
作者單位:  湖南师范大学
期刊
摘 要:中世纪时期,意大利开始在地中海的海上运输业中崭露头角。随着与东方各国贸易往来的开展,意大利的各个城邦日趋繁荣,这促使地方的中产阶级,尤其是商贾们愈发富裕起来。在这种形势下,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意大利人民开启了文艺复兴时代,而这一时期的造园艺术风格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特征深刻影响了后世以及同一时期欧洲各国园林的建造。对阿尔伯蒂的庭院设想进行分析,阐述典型别墅的沿革与现状,以充分了解文
作者單位:  湖北工业大学
期刊
作者单位:  湖北工業大学
期刊
作者单位:  廣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
构建扫黑除恶案件质效评估体系,对于提高案件办理质效,进一步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为保持高压态势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扫黑除恶案件的数据资源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为此,应当围绕涉黑涉恶案件的主要特征,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建立扫黑除恶案件质效评估标准,从而系统性构建扫黑除恶案件质效评估体系。
摘 要:乡土景观对呈现民族旅游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带动相关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通过对黑龙江省民族旅游文化的鄉土景观元素进行分析,提炼出乡土景观的设计原则,并对黑龙江省民族旅游文化的乡土景观设计发展提出建议,有助于促进黑龙江省民族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乡土景观;民族建筑;旅游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时期黑龙江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