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例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隐患因素探究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boy_z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究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隐患因素,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方法:我中心随机抽取辖区社区医院儿童进行相应的体检,对检测出的117例缺铁性贫血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结果:1岁以内儿童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人群;母孕期贫血,儿童辅食添加不合理,吸收障碍等是儿童主要的缺铁原因。结论: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应提早到孕期的一级预防,当发生贫血后鼓励儿童摄入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补充维C促进铁元素的吸收,定期检查可预防和及时发现儿童缺铁。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儿童;因素;预防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的一类营养素缺乏性疾病,主要是指体内铁元素缺乏而无法满足红细胞的正常生长而表现出的贫血症状。该病主要集中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及孕妇等特殊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眩晕、面色苍白等,若不及时进行铁元素补充,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恶性影响[ 1 ]。在此次调查中,我中心主要对辖区788例儿童进行常规的铁元素检测,共发现缺铁性贫血儿童117例。为了了解此类儿童的主要缺铁性贫血原因,我中心对其生活习惯及母孕期营养进行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中心于2013年11至2014年5月间,对辖区社区医院来诊的788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年龄从6月~24月不等,对检出的117例贫血患儿现场确定并进行“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隐患因素调查”对象,接受调查的男童62例、女童55例。病历筛选中去除早产儿和其他肝、肾、甲状腺疾病患儿。
  1.2 方法 在此期间查体的儿童,内容包括生长发育监测和儿童左手无名指氰化高铁法HGB检测,对HGB<110g/L的患儿家长进行“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隐患因素调查”问卷,详细询问母孕期营养状态及患儿出生情况、辅食添加状况、基本生活习惯等因素并进行分析。
  1.3 诊断标准 HGB≥110g/L为正常,90g/L≤HGB≤110g/ L为轻度贫血,HGB<90g/L为中度贫血,HGB<60g/L为重度贫血[2]。
  1.4 统计学方法 Access数据库数据录入,Excel数据处理,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788例6月~24月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中,117例贫血,贫血患病率为14.84%,男:女=1.13:1,P>0.05;
  2.2 在117例贫血患儿中,轻度贫血102例,占87.18%,中度贫血12例,占10.26%,重度贫血3例,占2.56%;贫血患儿中贫血年龄<1岁79例,>1岁38例,χ2=4.41,P<0.05;
  2.3 对贫血患儿家长进行《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隐患因素调查》可见:先天性铁储不足占调查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食物中摄入铁量不足和生长发育因素成为儿童缺铁性贫血隐性因素的主要原因,发生频率见图1
  3 讨论
  3.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已大幅下降,此次调查的贫血患病率略高,其原因主要在于年龄分组为2岁以内儿童,此年龄段正是儿童期贫血的高发阶段,结论与秦皇岛市海港区[3](地域、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相似)研究结果相同。


  3.2 胎儿自母体(主要在妊娠最后3个月)获得铁储备存于体内,以备出生后应用,且仅供生后4~5个月用[4]。胎儿出生后,母亲乳汁中缺乏铁元素的继续供给,需以胎儿体内的储备铁元素及后期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铁元素来补充,母孕期贫血后,尤其是孕后期贫血,由于本身缺乏铁元素的母体则将较难补充胎儿体内所需的铁元素,使成为1岁以内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合理的辅食添加可以对4~5个月之后的体内铁元素不足进行补充,调查中发现家长单一或缺乏辅食添加的科学指导知识,多数以米粉和肉、蛋类食品先行添加,而非含铁较高的绿色或红色的果蔬类食品,于是形成了不合理添加—铁吸收率低--胃肠紊乱--铁丢失增加--贫血的恶性循环之中。由于儿童生长发育未完全,其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尚未完善,使得不少食物的营养素吸收含量偏低,且加之儿童的抵抗力较弱,一旦出现感冒、腹泻等症状时,均可造成体内铁元素的吸收障碍[5]。
  3.3 缺铁性贫血的纠正
  3.3.1 合理添加辅食:饮食中铁元素的缺乏是导致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其主要与家庭饮食结构不合理、儿童挑食、厌食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因此,我中心建议儿童家长调整食物结构,5~6个月后添加铁强化谷物以补充铁,给予去纤维菜泥,蛋黄,鱼泥等。固体食物添加不宜早于4~5个月,对于混合喂养的儿童要注意蛋类和乳类食品最好单独喂食,因蛋黄和牛乳中含高磷复合物可以阻碍铁的吸收,但蛋黄中的铁含量较高,且有维生素A和D,故需6个月以后开始喂食。
  3.3.2 维生素C的补充:维生素C对铁元素的吸收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餐后摄入维生素C可促进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降低铁元素吸收障碍的发生几率。同时,摄入适量的维生素C可增加儿童的抵抗力,使得儿童不易发生感冒等疾病,帮助儿童减少生病几率,进而降低铁元素的吸收障碍[6]。
  3.3.3 含铁营养补充剂的摄入:对于缺铁性贫血较为严重的儿童,可入院检查后由医生指导铁元素营养补充,针对性地对体内铁元素进行补充,达到一定的补铁目的,但进行铁元素营养补充剂补充时,需遵循医嘱,不得过量。
  3.3.4 定期检测:我中心建议家长对儿童进行定期的营养素含量检测,及时了解儿童体内的营养素缺乏动态。对所缺乏的营养素进行及时的补充,以保障儿童基本的生长发育需求,避免因营养素缺乏而造成发育迟缓、味觉减退、抵抗力差等情况发生。
  缺铁性贫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类营养素缺乏性疾病。该病可造成患者乏力、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对儿童开展相关的营养元素水平检测,及时了解儿童的发展动态,对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同时,我中心呼吁儿童保健应与孕产期保健密切结合,利用各种宣传单,展板,媒体,“孕妇和家长学校”的宣传,从根本上解决孕产期贫血和家长科学喂养的主要问题,有效降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使得儿童在健康、积极的生活环境中发育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等.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7):502-504 .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09-1781.
  [3]李相会,吕凤菊,韩颖等. 秦皇岛市海港区儿童贫血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4,29(19):3133-3134.
  [4]刘湘云,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第三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11-414.
  [5] 赵惠君.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防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3):163-165.
  [6]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等.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8):724-72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析机器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象的变化。方法对102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献血者首次和末次献血前的血检报告,对比PLT、PDW、MPV、RBC、P-L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以期找出更好的治疗方法供临床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行宫外孕手术的1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腹腔镜手术者65例,设为观察组,行开腹手术者62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至出院前的一系列相关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为优于对照组,两组比
目的::了解湘西州艾滋病预防工作的现状,为制定相关控制方针和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湘西州18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以及其所艾滋病相关
年过古稀的老张随旅游团观光,却不料旅游中出现了精神紧张、心跳加剧的现象.医生诊断他得的是“司汤达综合征”.随后给他服用2片安定,同时针剌穴位内关、足三里、合谷,一段时
急性脱髓鞘脑病是指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以脑白质髓鞘脱失为主要病变的一类疾病,临床上以发热、意识障碍、抽搐、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我院自从1997年1月~2001年6月对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支持组与对照组,支持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对比2组
在旅行途中,由于光的照射、使用过度等因素,眼睛经常处在疲劳的状态,欣赏美景的激情就会退减,想让它的表情“由阴转晴”,就要在不同的旅行情境中,懂得必要的护眼方式.rn潜水
高血压是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身多种疾病的导火索。那么,高血压病人的眼睛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呢?医生指出,“眼表出血”、“眼底缺血”、“眼底出血”是高血压病人最常出现的眼部异常。  “眼表出血”——眼科常见的“小病”  高血压病人的血管弹性差、脆性大,其眼球表面的球结膜血管容易破裂造成出血。球结膜下出血虽然常被眼科医生们戏称为“眼科最小的病”,但是由于“眼白”表面的球结膜是透明的,因此球结膜的出
期刊
一、准备好行装rn出门在外,尤其是到外国旅游,早些拟出一个单子,写出要带的东西,然后按图索引,可以避免出发前临时忙乱.如果到东南亚旅游,可别忘了,那里永远都是夏天.夏季衣
目的:探讨饮食与营养控制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278例(无其他心脑血管并发症),男186例,女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