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1123.87公斤!袁隆平倡导的贵州水稻基地刷新纪录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亩产1123.87公斤!日前,在贵州省兴义市水稻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经工作人员测产,贵州省水稻高产再创纪录。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组副组长张洪程评价,贵州水稻产量在全国属于一流水平。这块示范基地是2013年在已故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倡导下种植的,主要目标是突破水稻亩产1000公斤,为全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和超高产栽培提供科学研究平台。
   今年,示范基地种植面积约110亩。目前,水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携手黔西南州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在超高产攻关示范、新品种生态适应性鉴选等方面展开合作。经专家组抽取一定面积进行实割实测,有两块水稻田的亩产均在1100公斤以上,其中最高亩产达1123.87公斤,创造了贵州省水稻的高产纪录。
   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罗德强说,2014年示范基地实现亩产1079公斤,2020年实现亩产1081公斤,今年又增加了40多公斤。
   20個世纪70年代开始,贵州与袁隆平院士结缘。2000年,袁隆平被贵州省政府聘为科技顾问。在袁隆平的指导下,贵州省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7年,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及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贵州省水稻研究史上的“首次”。2010年,贵州省启动实施为期5年的“贵州省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而杂交水稻“种三产四”正是袁隆平提出的。2011年,在贵州兴义,袁隆平亲眼见证了“贵州省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平均亩产为970.25公斤的好成绩,他说:“970公斤的亩产在贵州是非常了不起的事。”而后,在袁隆平的倡导下,兴义市水稻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建成投用,并一再刷新贵州水稻亩产纪录。
   这在土地破碎的喀斯特贵州,意义尤其重大。
其他文献
今年我国北方雨水较往年丰沛,非常适宜野生蘑菇生长,中毒事件较往年有所增加。据媒体报道,近期我国华北、华东、西北等多地发生肉褐鳞环柄菇中毒事件,并引起死亡。为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出风险提示。肉褐鳞环柄菇俗称肉褐鳞小伞,是北方最为常见的剧毒毒蘑菇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个头较小,菌盖上有环状褐色鳞片,菌柄中空且下部也有同色鳞片,与较小的香菇类似。这种蘑菇在北方的生长期为7-9月,主要生长在松、杉树等针叶树下,偶尔也长在杨、枣树等阔叶树下,在城市中的针叶树绿化带中很常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不断应用,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更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其中,鱼菜共生农业生产模式通过科学的搭配和设计,使农作物、鱼类、微生物种群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最大限度提高了水产品和蔬菜的产量,并且该共生系统又具备一定的水处理能力,将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对水的污染程度降到了最低,满足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循环的发展理念,并且具有节能、高效的生产特点。本文从鱼菜共生系统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现代农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