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洁“董老师”

来源 :DV@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t_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洁,从《幸福时光》定她演女主角时,很多人就开始叫她“幸福女孩”。这些年,从来没有忘记去关注她,一个纯真可爱的女孩,许多年都不曾改变。虽然常见她,但总忘不了初次见她的那一面。
  
  九九年夏天,我第一次见到她,在北京西边的一个宾馆大堂里,那会儿她体重只有八十斤,五官清秀精致,蓝T恤,牛仔裤,陪她来的是我们《幸福时光》剧组的副导演。张艺谋导演一见她很是惊讶,问董洁:“你瘦了多少斤啊?”董洁说差不多十斤。其实导演在两个月前已见过她一面,那会儿也觉得不错。但同时有三个女孩作为电影女主角的候选人,董洁并不是首选。人的命运的改变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就是这又一面,决定了她的电影命运。董洁瘦了之后,很符合女孩吴颖这个角色。电影里吴颖这个角色是位盲女,命运坎坷。张导希望这个女孩有着让人看到就马上会产生怜惜的外表。第一次见董洁,就留下了楚楚可怜的印象。当我拿起摄像机拍她的那一刻,我就觉得导演最终一定会选择她。记得那天张导问过我对董洁的印象,我如实说了。我说很喜欢这个女孩子。她看起来很柔弱,但身上有一股劲儿,像吴颖,让你不可忽略和小视她。
  后来经过几次的试戏就定了她。其实董洁为这部电影受了不少苦,为了控制体重,每天不吃一点儿主食,除了有限的水果,吃得特别少,以至剧组每个人一见她就劝她吃东西。她就躲在屋里,坚决不去剧组餐厅。演一个盲女对演员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何况这是她第一次演戏。剧组安排她在北京郊区跟一个后天失明的女孩子同吃同住,观察她的生活,模仿女孩的一举一动,为了更好地演出盲女的感觉,她们也在一天天的相处中成为了朋友,董洁很关心她。我们三个人常待在一起,有一天午休,她们两人躺在床上,董洁很小心地问起了女孩眼睛失明的事,女孩好像在讲一个跟自己无关的故事,已经没有一丝忧伤。听的人却哭了。董洁默默的在旁边掉眼泪,但又不想让女孩觉察到,忍得很辛苦。后来还是被聪明的女孩感觉到了,反而安慰董洁,让她不要担心,董洁哭得又更厉害了……以至每次见到这个女孩,总是不断提起她的董洁姐姐,还记得她的瘦,她的好。
  董洁正式进组后,她见到剧组每个人都会叫“老师”,张老师,赵老师,李老师,侯老师……让人感觉这儿哪是剧组啊,根本是在学校。没多久“董老师”的称号就诞生了,是赵本山老师给她取的。张导当即宣布以后剧组人见到董洁都叫“董老师”。当年的这些人就这样叫了下来,直到今天,董洁跟大家联系时都会自报家门说自己是“董老师”。她跟我讲过,这个称号就像当年的《幸福时光》一样,带给她最不可抹去的回忆。
  董洁就是这样一个女孩,时间长了,你会不断的发现她的特质,比如说她很会跳舞,是在《幸福时光》的首映上发现的,原来就知道她是个舞蹈演员但没想到她一走上舞台跳舞,整个人都很有光彩,我们笑说她头上好像顶了一个光环。她还很会持家和做饭,每次走进她的房间,整齐得就跟从来没有入住一样。她很会拿主意但也会固执。她总是房间里那个最安静的女孩,她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真正追求什么,她会忧伤但永远不会迷茫,她从不卖弄才华却总能在霎那间给人发现的惊喜。她是这样一个女孩,即使她不是个演员她也会很骄傲和坚定的生活。
  快十年了,我们每次见面都能强烈感受到对方的成长。她只要来北京或我去到她所在的城市,我们都会找任何机会见面。见面好像成了我们期待的一份礼物。我们彼此很谈得来,我们笑说是因为我们同一血型,同一星座,甚至连体重身高都差不多。
  这些年,常常会在某一个安静的时候突然想起她来,好似今天,那一抹月光照得很深很远。
其他文献
资料提供 冯启安    冯启安    老冯经常说:“老三届人受的苦不少,那就让我们在拍DV中找找乐子吧。咱不但要玩好、更要为和谐的社会做出点贡献啊。别看都五十七了,瞧瞧咱这好身体,可别闲着。”  冯启安,北京市朝阳区电影发行公司的经理,北京市朝阳文化馆的副馆长,一个“老三届”。07年,北京市文化局为各区县配备了数字电影流动放映车和放映设备,朝阳区是配发放映车最多的一个区,好几个个街乡放映场次去年都
期刊
李京红,知名纪录片导演,独立纪录片人。从2000年初到2003年底,辗转8个省13个市,李京红用一台佳能xL1,近距离地与5个发廊女接触,拍下了近300小时的素材。片子被剪辑成20集的电视纪录片——《姐妹》,随后在全国许多城市播出,创下中国纪录片国内收益的历史新高,亦是中国第一部超过黄金档电视剧收视的纪实大片。李京红就此成了名人。  近日,李京红带着他的纪录片《姐妹》做客零频道纪录片训练营,就”如
期刊
刘非    “我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但却由衷地热爱自己的职业和从事的工作!我们拍DV,就是想为邢钢,为咱们工人说句心里话,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工人们的普通生活,了解工人的朴实情感。”  刘非如是说。  如今已晋身互联网“草根儿”知名新锐DV导演的刘非,工作在河北,是家已改制成功的钢铁企业的员工。他起话来慢条斯理,穿着朴实,一看上去就是个朴实的工人,然而骨子里又透出一股强烈的文人
期刊
梁增俊    初见梁大爷,是在月坛公园古色古香的大门口。梁大爷每天早上都来这里锻炼。我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位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的70岁的大爷,几年前曾罹患白血病。当时幸亏发现得早,经过近一年的化疗,近3年的治疗,梁大爷才得以顺利出院。  这次大病,梁大爷收获却很多。一是在患病期间用小孙女的小霸王学习机学会了打字,进而学会了用电脑;二是认识了同病房的白血病病友,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段爱生。段老太太乐观
期刊
场景1    柳枝发芽,放出柳絮,飘向湖面形成一抹白雪。鸢尾花、樱花。桃花、玉兰……  湖水倒映出了一只小翠鸟,下嘴红红的,抹口红了?没错,她是小翠MM。她俏丽地站在竹桩上,环顾四周。小鱼就在脚底下游动,有点饿了,不过,今天不急,小翠MM向春天的空气尖尖呼唤了一声:“急!”    场景2    湖水的另一端,又一只精神的小翠,和MM不同的是喙全黑,他是翠帅哥。  他听到了MM的呼唤,急了,可是又不
期刊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体育类电影开始热映。2008年初上映的电影《大灌篮》,就是踏着奥运将至,体育题材吃香的热潮,在年初的票房榜上火了一把。3月,又有一部具有“奥运元素”的电影《少林四小龙》登陆全国院线。这部电影特为庆贺武术列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设项目拍摄。影片以北京奥运会为背景,讲述了4个10岁左右的孩子在学武中成长的故事。该片虽属儿童励志题材,但在整部电影中,贯穿着对中国武术真谛的讴歌。不
期刊
按照我们的年度数码影像四大行业轮值计划,五月杂志依然是婚摄行业的解决方案。传统中,红五月一直是惯例,而2008年的五月却是黑色的,一周年之际我们依然难以忘怀,所以就有了这期红与黑交织的内容。红喜黑悲固然有些不协调,但这就是事实,生活是多样性的,所以兼容悲喜。诗人顾城曾感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数码摄像机就是眼睛的延伸,让我们铭记悲喜,放眼未来吧!  婚摄这个从业者最多,与
期刊
我永远忘不了1979年的12月24日,病房静得让人窒息,小座钟滴答滴答地走动着,已是凌晨四点多钟了,我默默而悲哀地呆坐在父亲的身旁边。父亲体温高得厉害,额头上放着冰块,医生说他已经不行了,然而弥留中的父亲却那样安详。我在极度的痛苦中熬过了长夜,两眼呆滞地望着父亲的面容,这死别果真就要来临了么?我这脆弱善感的人,又怎能去告慰母亲和兄妹呢?父亲终于苦楚地离去了,在他身边的只有我一人……  这沉重的日子
期刊
积木、魔方、变形金刚、花仙子、叮当猫、泡泡糖、土制爆米花、棉花糖……没有什么能够比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玩意儿更深刻地留在“80后”的集体记忆中。回忆像流感,让无数人唏嘘感叹;回忆像细雨,润湿着被压榨干瘪了的年轻神经。比起现在的小朋友来,“80后”的童年似乎要单调枯燥许多,但这群人却乐在其中,回忆历久弥新。近来,一部“80后”网友张樟的作品《80后终极回忆录》在网上疯狂流传,晒童年记忆,引来一片共鸣和骂
期刊
中国需要一个健全的DV节目市场;  中国目前还是一个朦胧的DV市场;  中国的DV市场需要一个较长的培养期;  中国的DV成长靠全社会的努力!  说白了,目前的DV节目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交易体系,同样也就更谈不上销售人才和“成熟的DV市场”。尽管网络近几年在大量播出DV影像,但有谁能够收到网络付给的报酬呢?收到的报酬又有多少呢?那么中国的DV究竟有没有它的最终卖场呢?我认为还是有的:这就是DV素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