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监察管辖具有与监察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生成逻辑。在实践中,监察管辖出现了管辖范围泛化、管辖能力不足、管辖衔接错位等问题,反映了在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监察优先主义存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特色反腐败国家立法体系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17ZDA135),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数学团队,东南大学中央基本业务经费资助项目(2242019S30012)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监察管辖具有与监察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生成逻辑。在实践中,监察管辖出现了管辖范围泛化、管辖能力不足、管辖衔接错位等问题,反映了在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监察优先主义存在的法治隐忧。为防止监察优先主义向监察中心主义的转化,应当确立依法监察、程序协同、程序谦抑、职责区分、权利保障等原则,修正监察优先主义,并以此为导向,合理收缩监察机关的管辖罪名,建立职务违法犯罪的区分管辖模式,确立管辖权转移的具体规则,明确分案管辖的例外规则,严格并案管辖的适用条件,推动监察管辖制度的体系化完善。
其他文献
基于韦纳的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模型,设置消极就医情景进行三因素被试间的实验设计,讨论就医事件严重性、结果可控性和个体卷入水平三个变量对患方归因与责任推断的影响。结果
当前中国空间发展的战略单元开始重组,过去相对疏离于国家战略和发展前沿的民族地区开始出现新的发展空间。与此相对应,"长吉图战略"中的延边州正在面临"后方"转"前沿"的模式
从品种选择、壮苗培育、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湘冠八号辣椒在贵阳市白云区秋后的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介绍了我国第一条内侧式公交专用道的设计思想和实施效果,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阐述了昆明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建设公交专用道路网的技术构想。
以监察体制改革为界线,党纪与国法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纪法分离"到"纪法衔接"的变迁历程。法治反腐不能仅依靠国法,因为法的空缺性决定其腐败预防的不及时性及腐败治理的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