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来源 :医学研究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unjiang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于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二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使用Siemens 3.0 T磁共振检出的总共188例患有210个乳腺肿瘤(136个恶性和74个良性)的患者,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描述指标,在磁共振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扫描和T2加权成像上标记肿块(n=182)和非肿块(n=28),同时使用BI-RADS描述指标中DCE、T2加权成像和表观扩散(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特点,以ADC≤1.255×10-3 mm2/s作为标准区分良性和恶性病变的标准,与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出结果.结果 在模型1中,ADCmean(P<0.003)、DCE肿块边缘(P=0.002)和DCE平台型或流出型增强(P=0.001)与乳腺癌的诊断显著且独立相关.模型2确定ADCmean(P=0.001)、DCE肿块边缘(P=0.001)、 早期快速强化(P=0.042)和DCE平台型或流出型增强(P=0.001)与乳腺癌诊断显著独立相关.T2加权成像变量未包含在最终模型中.结论 使用3.0 T磁共振采用多通道乳腺专用线圈检查,其DCE和DWI定量和定性描述指标的模型可实现准确的乳腺癌诊断,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且发现T2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没有显著贡献.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鼻咽喷雾治疗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儿科门诊诊断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2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 对照组,每组56例,实验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 100 U+生理盐水2 mL喷洒鼻咽部,3次/天,连续治疗3~5 d.2组均予以止咳、 化痰、 退热、 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3~5d后进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体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 实验组退热时间(t=5.707,P=0.000)、 全身症状体征缓
癌症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及不良预后关系密切,营养补充意义重大.口服营养补充剂是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的癌症患者进行营养补充的首选途径.对于治疗期间的癌症患者来说,口服营养补充剂能够帮助其维持体质量、 改善营养状况、 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提高治疗耐受性、 降低短期再入院率及提高短期生存率.且营养干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但营养补充在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病死率方面的效果存在争议,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主要对癌症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的效果进行综述,以提高医院、 患者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