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遇见你之后”素材运用指导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228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金题】
  遇见是世间最美丽的事。佛说:前世的千百次回眸,才换取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每当走在街上,我们都会遇到许多行色匆匆的路人。而在世界上几十亿人中,唯独我们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遇见了,这何尝不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请以“遇见你之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名师题解】
  此次作文看似为全命题,实则需要考生在构思时自行补充完整:“遇见你之后发生了什么”或者“遇见你之后带给了我何种影响和变化”,且按照引文的指向性,必然是美好的、幸运的遇见。行文中当然也可以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曲折性,引人入胜,但最终立意仍然需要归于美好。
  “遇见”通常指偶然、不经意的遇见,一般发生在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但并不局限于擦肩而过,匆匆一瞥归去依旧是路人的遇见,只要将初始时间设定在素不相识之际即可。如写同学,要写第一次相识的“遇见”;写父母,要写自己出生之日。注意分析题目可知,“遇见”只是时间限定词,是事件发生的起点,并非重点,写作重心应当放在遇见你之后对于“我”来说发生了什么。
  “你”首先是本文的写作对象,即遇见的对象,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具体的人、事、物,二是抽象的兴趣爱好、精神品质、文化传统等。第一类便于写作,易于下笔,但是容易千篇一律;第二类选材新颖,但是对于写作功底的要求较高,考生须结合自身情况来确定对象。其次“你”的出现,暗示文章最好采取第二人称书写,避开平常最习惯的第三人称视角,以免题文不符。第二人称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便于抒情,因此考题的潜在要求便是抒情,且以直抒胸臆为佳。
  “之后”这部分是文章行文的重点,需要详写,要体现出一个从不识到相识的转变或者改观的过程,前后形成对比,突出主题。欲扬先抑的手法就很适合。
  【推荐素材】
  素材一:我们哭了/我们笑着/我们抬头望天空/星星还亮着几颗/我们唱着/时间的歌/才懂得相互拥抱/到底是为了什么/因为我刚好遇见你/留下足迹才美丽/风吹花落泪如雨/因为不想分离/因为刚好遇见你/留下十年的期许/如果再相遇/我想我会记得你……
  ——歌曲《因为刚好遇见你》
  素材点拨: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世界这么大,人数这么多,于亿万人之中遇见了你,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缘分。无论是从素不相识到永不分离,或者是人海茫茫中的匆匆一瞥;无论相识是嬉笑随心,还是误会重重;无论结局是两相欢喜还是不欢而散,一次遇见便是一生难忘的记忆。正如歌词所说,不管岁月多匆匆,留下了足迹就是美丽的。此类素材可以对美丽的遇见、遇见的缘分,对于再相遇的期许等方面进行歌颂。
  素材二:在卡西莫多被行刑人当众鞭笞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挖苦他丑陋,嘲讽他恶心,却只有爱斯米兰达站了出来,虽然她没有办法让卡西莫多免于刑罚,但她义无反顾地当着众人的面让卡西莫多喝水。自此,卡西莫多遇见了他生命中的太阳神。卡西莫多在收养他的神父准备侵犯爱斯米兰达时,在恩人和宿主之间犹豫了一下,最后选择了保护恩人爱斯米兰达。在故事的结局,神父被卡西莫多推下教堂摔死了。最后的最后,他在大坟墓里找到了爱斯米兰达的遗体,和她紧紧地抱在一起死去了。
  素材点拨:这则素材运用到文章时,可以双向使用,不仅是卡西莫多遇见了爱斯米兰达,也是爱斯米兰达遇见了卡西莫多。在所有人挖苦卡西莫多的丑陋时,爱斯米兰达挺身而出,发现了卡西莫多心底的善良;在所有人耽于爱斯米兰达的美色时,卡西莫多心如明镜,发现了爱斯米兰达内在的美丽。这样的遇见是心灵以及精神上的,可以通过对比来将此次遇见的亮点展现出来。
  素材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和电商平台都天然的与年轻人有更多的契合,80后、90后一代在移动互联技术和电商平台加持下,成为传统文化消费的主力军,意味着为传统文化进一步打开了“遇见年轻人”的大门,让传统文化展现出了更灵动、更年轻的形态,全方位、多层面深度触达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年轻消费者群体。这既是移动电商和新零售为传统文化消费提供的机遇,也是让传统文化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识相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一条捷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传统文化及其消费品通过各种新渠道、新方式走近年轻一代,在接受年轻消费者审视检验和与年轻一代互动交融过程中,不断砥砺和提升品格,潜心锤炼文化精气神,体现了传统文化博大开放、与时俱进的特质。这种发展模式和方向再次说明,传统文化绝不是抱残守缺、坐吃山空的无望之物,而是应当并且必须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活水之源。让传统文化更深入走近年轻一代,让更多年轻人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保护者、消费者、创造者,传统文化就能从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汲取营养,在坚守与创新中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素材点拨:这是当今时代的一个较为经典的话题——新与旧的碰撞。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遇见,或者说走在时代前沿的高端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相遇,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了生命活力,也让时代注入了传统文化的深远灵魂。对于考生来说,自己本就是素材中所指的“年轻人”,因此选择自己遇见传统文化的角度来书写较容易。此外,也可以将自己带入传统文化,来写遇见现代科技,此举不仅能够将两者涵盖,将传统文化拟人化,化抽象为具体,充满吸引力,更是十分新颖。
  【佳作示例】
  遇见你之后
  上海田家炳中学
其他文献
【模拟金题】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的闻一多、“与命运抗争到底”的贝多芬、武汉疫情中的每一位逆行者、每一位白衣天使……这些都是我们敬佩不已的明星,是你我共同追求的梦想,你们也有自己心目中的明星,请以“我心中的明星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这篇文章的思路其实并不难,首先,我们要说一说自己心目中敬仰的明星是谁。然后,要写出你为什
有人说:每一次痛到极致的历程,是成长。  ——题记  望向窗外,偶尔瞥见几颗星刺入黑夜的角落,就好像几粒细小的沙砾掉落湖面,却泛起一层一层的涟漪一样。  一  白得发亮的试卷飘向桌面,显得那么的刺眼。  我迅速瞥了一眼试卷右上角的数字,飞快地将其塞入抽屉,慌乱地用几本书遮掩住那红黑交织的字迹。  不知何处飘来几句有意无意的揶揄。  我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好像等待一次又一次汹涌的波涛将我包围,内心翻江
徘徊在喧闹非凡的街上,霓虹灯绚丽地闪烁,车流如织般穿梭,放眼望去,除了路旁规规整整的、被水泥圈子囚住的梧桐,竟没了一星绿色。  从前住的小区,有很大一片草坪,没人管理,没人修剪,于是就恣意地冒出许多花草。扒根草爬得遍地都是,狗尾巴草蹿过了小娃娃的膝盖,细细碎碎的野花散开在地上,这儿一团,那儿一片……但很快,推土機铲平了绿色,水泥车浇上了路,即使添上了几棵呆愣愣的梧桐树,也是生机不再。  夏日午后,
一个女孩,她有着积极向上的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她有着自己美妙的幻想世界,她爱他人,并爱自己,她爱自然,并爱万物,她,就是《绿山墙的安妮》中的主人公——安妮。  这是一个耽于幻想、活泼可爱的红头发女孩,在阴差阳错间来到了绿山墙的马修与玛丽拉兄妹家,她像一股清新自然的风,以率真的本性影响着周围的人,以爱心赢得了友谊,用倔强坚持自己的天性,用烂漫的幻想抵御现实的孤独。就是这样一个女孩,被马克·吐温评价为继
夏天来了,我坐在学校的高楼里,隔着擦得干干净净的窗,看向外边的似火骄阳,此刻,无端想起了外婆的绿豆汤,那清甜的滋味,萦绕在舌尖,挥之不去。  外婆熬制绿豆汤的时候,总是很专注,哪怕有天大的事,声音吵破天,她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一会,绿豆汤的香气便从厨房传来了,即使我坐在小院子里的大树下,那清香也能找過来。外婆总是提着一小桶绿豆汤,小小的桶里散发着清凉的香气,翠绿的汤汁上漂着几块冰。她盛了一碗给我
【模拟金题】  守候的基本含义是;等待;看护。在岁月的角落,总有一些平凡的生命在守候。守候的真情不分高低贵贱,在艰难的岁月里共沐风雨,在平淡的日子里同享幸福,用真心书写下美丽的诗篇,用挚爱铸成永恒的绝唱。  请以“守候”为题,写一篇作文。  【思路导引】  守候的基本含义是:等待;看护。这是一个动词,构思时要善于“化大为小”,即将“守候”具体化,想想守候什么,谁在守候,如何守候等。守候的對象,可以
角落中不知何时放了一个小箱子,一层薄薄的灰覆在表面。用手轻轻拂去尘土,随着箱盖的开启,一股浓厚的回忆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勾起心底深藏良久的怀念与追忆。  箱底躺着一块崭新的油画框,旁边还靠着一幅已经完工的油画,时光飞逝,画布有些微微泛黄。另外,箱底还搁着一个蓝色的小水桶,几支粗细、长短不一的画笔整齐地摆在一边,下面压着一个颜色齐全的颜料盒,散发着淡淡的颜料味。我把箱子放到书桌上,凝神回忆着。  刚刚
【原题回放】  请以“从这一刻开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导航】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考生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近指代词,“这一刻”是对时间的限定,是眼前、较近的时刻,提示要写事件或片段,需要记叙和描写;“开始”提示有新的感悟或决定,要有适当的抒情或议论。因此,这个题目适合写记叙文或叙事散文。  那么,“这一刻”,“我”经历了什么呢?可以是看见一幅画,听到一首歌,关注到一个细节
【话题分析】  “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这句振奋人心的话,成为网络上刷屏的“金句”,引发亿万人共鸣。它激励着无数人星夜兼程,砥砺前行。我们的身边,到处是追梦人奔跑的身影。在近年的中考中,“梦想类”的作文题,也一直受到青睐。实现“中国梦”,是中国儿女共同的追求。少年是未来的栋梁,更应该敢于做梦,并努力奋斗。少年们的梦想是什么?少年们会怎样为了梦想而付出?少年们
众所周知,《作文与考试》初中版的学生原创作文,始终是初中生写作的模板和中考点题作文的风向标。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热爱写作的小作者们中间不乏大批优秀的朗读者或校园播音员。  新年新气象!2018年,《作文与考试》初中版倾情奉献,隆重推出了一档新栏目——《直播间》。该栏目贯通了杂志和电台两大媒介,实现作文与播音同步,为喜欢写作,同时又喜欢朗读的你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曾经,我们习惯了用文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