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思体验经济下的农村旅游开发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ei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体验旅游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在对乡村体验旅游界定基础上,针对我国乡湖北村体验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体验旅游开发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体验经济;湖北乡村体验旅游;开发
  虽然农村旅游以蓬勃的发展势头满足了新时期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转型调整,但毕竟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经验不足等因素,其发展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农村旅游开发的深入发展。
  一、我国农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项目开发同质化现象严重,致使项目缺乏鲜明的个性化体验。我国当前农村旅游项目开发的数量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但其类别尚不明晰,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式结构,即简单的观光型开发项目占据了大部分,而注重游客自身参与体验的项目则开发得非常少。在湖北乡村有限的现有体验性项目中,基本都是简单的农事参与、农家美食、农家住宿等。这些项目多为静态的“观察性”体验,没有深刻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而在现阶段人们精神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的背景下,人们追求的是能通过“亲身参与”获取深层次体验的高级别项目。另外,湖北和我国其他地区的项目基本雷同,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地方特色,这种不注重差异优势的项目开发自然很难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也就无法满足其个性化体验需求。
  (二)项目开发结构不合理,使项目的整体联动体验不足。湖北农村旅游开发大部分为分散经营,这样不容易产生合力,即有限的资金资源使其开发处在“各自为战”的局面,即使某一项目做得不错,但由于缺乏优势的“项目组合”,很难吸引大批量的游客,因为对游客来说,他们往往不会满足于某一项目的有限“体验”需求,而是渴望通过具有联动性的组合项目获取整体的体验感受。第三,项目开发的文化意识不足,不能有效满足游客的求知性体验。乡村农耕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历史文明的重要体现,这也是吸引大批城市游客前往农村旅游观光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湖北农村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的展示上,很少有对人文历史景观进行深度开发的。第四,项目开发的服务意识欠缺,不能充分满足游客的延续性体验。“服务”虽然是无形的,但确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它是“体验”的核心部分之一。湖北农村旅游分散化的模式使其经营相对粗放,特别是对从业者的管理不够规范。
  二、乡村体验旅游发展思路
  (一)主题提炼与体验线索设计。湖北乡村体验旅游的主题来源于当地的各种特殊文化形态表现,即富有当地特性和本土化特点,且具有感召力和实践性,使产品感知化和稀缺化,有利于游客体验活动的开展和体验产品的增值。如20世纪70年代我国有许多当年知青下乡的知青点,这些地区可以利用这一特殊背景,确定相应的体验旅游主题,吸引当年的知青来此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此进行革命教育。同时,主题的确定应根植于本土地脉、史脉与文脉,突现个性与特色。我国各地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环境的地域差异明显。在旅游开发中,湖北应根据其区域资源优势,设计创意新颖的乡村旅游项目。
  (二)活动策划和体验过程设计。策划多种体验活动项目,如“农家乐”只是乡村体验旅游的形式之一,应该在现有的观光、垂钓、采摘等项目基础上增加体验性强的活动,如体验农事活动;篝火晚会;烧烤;乘坐畜力车在乡间观光;乡村节庆活动,民间婚礼等民俗活动;学习简单独特的歌舞、传统手工制作等等。
  (三)参与性体验产品设计。体验经济时代的新型旅游者追求动感与差异,渴望冒险与成功,因此,企业应当提供富于参与性强的产品,满足游客多感官的需求。在体验产品开发中,将农家的农田、菜地、果园、花圃、池塘以及圈舍,有偿地提供给游客使用,或者说租赁给游客,农家提供种子、农具、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种植养植计划和日常管理方案。这样,旅游者在差异化体验和活动参与中追求身心享受;而经营者在提供体驗机会和情感性消费时,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和持续的经济效益;而旅游地各相关利益者在社会文化经济的互动作用中,获得游客与风景的情景交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各方都能在“均态”中获得自身最大效益。
  (四)注重原味乡村特色的设计。突出湖北乡村特色就是要把农耕生活形态的典型景象提纯集粹,将牛羊慢踱、鸡鸣狗吠、村口老树、门前小溪、戏台等农耕生活形态,及插秧、割稻、灌园、牧牛羊、饲鸡兔等农事活动再现于景区的乡野大地中。同时要挖掘各层面的民俗文化内容,物质层面的文化主要有各种民俗工艺品,民俗工艺品是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在开发中应结合农村农耕文化特点进行设计;体制层面的文化主要体现为农村各种传统节庆活动,要将这些节庆活动进行挖掘,原汁原味地展现给旅游者;心理层面的文化主要体现在农村的纯朴民风上,在农业旅游中所有的服务人员都应该体现淳朴和亲情,尽量弱化商业气息。在景区中应营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抛开钟表,没有号令。任凭自己意愿行止起坐。
  三、结语
  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环境中,加强湖北农村旅游的开发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更是发展体验经济的内在要求。根据体验经济的基本要求发展农村旅游对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农村旅游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在遵循体验经济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必然会获得巨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艳艳.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河北承德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2]常卫锋.体验经济模式下的农村旅游开发探析[J].农业经济,2015,06:85-86.
  [3]王中雨.体验经济下的农村旅游开发分析[J].农业经济,2013,09.
其他文献
摘 要:实现精准扶贫,不让任何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蓬莱市针对自身困难群众的状况,认真调研致贫原因,仔细研究脱贫对策,打出了一套精准扶贫的“组合拳”,确保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关键词:精准扶贫;突破;创新  当前,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蓬莱市提出了“三步走”战略部署,到2017年底,力争全市所有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脱贫“摘帽”,贫困户、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提出,对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国网供电公司在开展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提升的基础上,立足现有资源和实际,采取七项举措大力推动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指出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浅谈如何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较为薄弱,
期刊
摘 要:本文对辽宁省内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展开探索。主张在优化内部结构、加快畜牧发展、加大生态林建设、发展深加工、打造区域特色等整体思路的基础上,按辽东地区、辽中地区、辽南地区和辽西北地区四个不同生态类型區发展不同的现代化模式。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区域经济  一、辽宁省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思路  (一)优化发展种植业、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优化发展种植业,稳步粮食生产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煤炭安全形势和经济运行下滑,煤矿生存发展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工程技术人员流失的问题也日益严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近几年我矿工程技术人员流失的情况,对其流失的原因作浅要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煤矿企业;技术人员流失;对策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将延续当前市场不温不火、低位运行,企业优胜劣汰、强者恒强的格局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使得我国人民对于银行资本配置的发展也越来越关注。此种背景下,银行服务更具有开放性和高效性,我国的银行资本配置既面临了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重大银行挑战。银行资本配置想要更好的发展,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正确评估和审视,从而能够坚持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不断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笔者将以农村商业银行背景下的银行经济资本配置和管理为出发
期刊
摘 要: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水果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北方人不仅要求水果在口味上更加鲜美,而且要求水果的外形、色泽也要饱满、鲜艳,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呢?答案很简单,明确影响北方果树栽培的因素,掌握提高果树栽培及养护的方法,结合外界环境与人为干预,从而保证果树的产量及果品质量。  关键词:果树;北方;栽培;因素;防治对策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因此国家比较重视农业生
期刊
摘 要: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逐渐步入多元化及国际化的社会大形势下,为了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各企业也迎来了全面创新的改革新潮,其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成为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员工的创新和企业的发展有所制约,所以本文将主要以战略性的新视觉分析全员参与创新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全员参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发展创新是与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员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同样也需要在此时代背景下不断地加以完善。就事业单位而言,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革的最关键环节是薪酬管理体系,这对于高质量、高能力、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激励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更是在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当前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对国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长株潭地区现代服务业务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了创新思维转变观念,破除体制障碍提高集聚水平,加强区域合作因此制宜发展,以及注重人才和技术的应用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产业转型;制度完善;政策扶持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提出了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湖南省
期刊
摘 要:为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市场竞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在面临全球化、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系统挑战中,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至关重要。因此,倡导因地制宜,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开展好员工培训工作,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员工培训;对策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有人才、技术、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