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历史个性化教学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我们只重视学生共性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只强调卷面上取得的成绩和高考升学率,却看不到这是以牺牲学生的创造性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我们只强调了教材、教学、考试、招生的统一性,却看不到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我们只强调对基础知识的灌输,却看不到活生生的学生丰富情感的压抑。缺少个性发展,缺少个性化教育,是培养不出具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有开拓能力的人才的。因此,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使具有不同智力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好的教育,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个性化教学。
  那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实施个性化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要注意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也不是书本知识的获得。而是学习者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并赋予现实以独特意义的重建。对个性化阅读可从三个方面的理解:
  1.个性化阅读是自主性阅读
  自主性阅读是一个人在阅读活动中的地位。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人对自己的阅读活动具有支配的权利和能力。阅读文本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加工而形成的意义重构。例如学曹操这个人物时学生很感兴趣,老师就让学生自主提问,自由讨论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思想才能活跃,才能主动运用各种方法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最终形成个性化的见解。
  2.个性化阅读是体验性阅读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阅读后产生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就带有个性化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将学生生活中的虚拟世界与个人的经验世界结合起来,建构出历史的形象性,建构出新的道德意识。
  3.个性化阅读又是一个创造性阅读
  让学生在挖掘历史材料的过程中,突破传统思维,进行求异思维,对文本进行重新组合、改造,重构有现实价值的认识。
  二、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
  1.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吸引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从增强学生学习的吸引力,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兴趣的引导,产生最高层次的学习动机。
  如我曾经上过的《诺曼底登陆战》这个内容时候,其实这个内容在课文中只有几句话,而学生对此却是非常有兴趣,如果仍用传统教学的方式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的,甚至会扼杀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因此我鼓励学生课后去寻找资料,并特意安排了一节课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对盟军为什么要进行登陆战、为什么选择在诺曼底登陆、为保证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做了那些准备工作以及登陆胜利的意义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课文知识掌握也更加深刻,最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点和难点,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做到视听并用,从而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充分调动了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学习。
  如世界近现代史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影响》这一节,头绪多、容量大、地图多、时空跨度广、变化大,学生难掌握。为此我先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把三年内发生在五大战场上的事件填入表格,再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课件,把历史画面、地图、动画和录像片段等有机的排列起来,链接到表格上,这样学生既能比较容易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而且可以把学生观察的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历史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3.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宽教育渠道,强化对历史课教学的德育功能
  历史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个性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综合过去所学的概念和知识并运用于新学习任务的条件,体现了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展示其不同智力强项的机会,从而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赣榆县城头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它对人的思想形成具有主导性作用。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出发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更值得关注。该丈从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个人综合素质及就业心理等方面对经济
笼养蛋鸡疲劳症也叫做笼养鸡瘫痪,是一种骨骼病,在笼养家禽中经常发生,尤其是夏季笼养高产蛋鸡非常容易发生,往往转群入笼经过几星期,进入产蛋高峰时发病。主要特征是骨质疏
教师怎样“有特色,别出心裁”地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揭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运用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尽量以新奇、独特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一、有声有色,深入浅出  作为独立个体的教师,无论其本身素质多高,其知识的渊博程度有多深,都避免不了存在着许多局限,正如古人所说:从来没有也永远没有人能够独自成功。为使百花齐放,本人借助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抽象枯燥的文字化为有声有色的音像观看,
诗词是抒情的艺术,从诗歌中体会并概括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是诗歌鉴赏的重点之一。下面以我的教学实践说说探寻诗歌情感内涵的一般方法。  一、抓住抒情词语,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物本身是没有感情的,有感情的是人,在诗词创作中,诗人往往会把自己的感情折射到物的身上。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感情,“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而“寂寞”
一、新型师生关系要注重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     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新的课程理念十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焕发生命的活力,新课程为教师创造性工作留有充分的余地和空间,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激发出每个人的内部动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以学生为本,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以学生为本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其根
2004年已离我们而去.如果把一系列发生在中国车市上的事件串联起来,人们会发现,2004年是那么值得回顾,值得认真思考.
动物最常见的一类体外寄生虫是蜱,其在世界各地都广泛分布,并能够侵袭爬行类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及两栖类动物。目前,全世界共有800多种已被发现,在我国100种左右的硬蜱科已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