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黔贵一带,多民族共居,贵州省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植根于56个民族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贵州省少数民族图案在这千百年间繁衍生息,历久弥香。色彩繁丽、风格奇特,蕴含深厚内涵的少数民族图案,承载着悠悠千年的文化,在这黔贵之地花开烂漫。本文自贵州省多民族背景入手,浅析各少数民族图案的传承,继而从色彩纹路、基本构图和图腾信仰三个方面,细论省内少数民族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贵州省内少数民族图案关于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热爱家国的民族情怀等文化内涵。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民族图案;特征;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张扬,1984年出生,学士,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2
55个少数民族散聚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里,各民族脉脉相承一族文化。各民族文化内涵的区分最明显的地方在于图腾,苗族的盘王印、纳西族的日月七星、傣族的金孔雀、白族的蝴蝶纹饰……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图案文化,这些图案绚丽多彩、造型美丽,或寄托着时人内心美好的祈愿,或传扬着悠久的神话典故,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历史韵味而引人入胜。百花齐放、各自争鸣,纵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那些远古的信仰与风俗渐渐式微,但民族图案依然终年一日地坚守,传承着民族文化,使得文化传统内涵得以完整保存,以供后世瞻仰膜拜。
一、貴州少数民族图案的特征
(一)色彩纹路里的浪漫情怀
纵然,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但是聚居在“文化之岛”贵州的55个少数民族,在传统图案上也有形意美相似之处。色彩亮丽的苗族服饰、神秘浪漫的蜡染工艺、精美绝伦的刺绣织物……都因其繁杂美丽的色彩和纹样使人心生叹意,继而沉醉其中。
以贵州世居少数民族——苗族为例,苗人好五色衣,即指“赤、青、黄、黑、白”五色[1]。苗族人民认为天地之色纷繁美丽,源自这五色的组合调配。视听说,视觉冲击最是敏感,色彩作为最直观最具表现力的视觉要素,浸淫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纵观苗族服饰、背扇等民族艺术,色彩的组合应用为各式图案增色良多。对比色、邻近色、单纯色,都给人以无尽的艺术想象力,享受视觉和心理的丰富美感。
色彩让图案更加明丽,而纹路则镌刻文化、传承思想。十字纹、井字文、水波纹、回纹……苗族人民用最远古的纹样,一笔一画刻画生活的态度;龙纹、鸟纹、蝴蝶纹……各式各样的动物纹样,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八角花纹、石榴花纹、鸡冠花纹……形形色色的花草纹路,是对自然的崇高致敬;其他各类汉化后衍生的,或寓意吉祥或记录典故的纹样,同样备受人们喜爱。
(二)构图变化万千不离其宗
贵州高地的各少数民族传统图案造型变化万千,或是寥寥几笔其意无穷的几何图样,或是繁杂精致、栩栩如生的动植物图案,或是内涵丰富、刻錄神话典故的花式纹样,虽则造型不一,但其内涵始终如一,都深深地凝结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精粹。
苗人善绘蝴蝶,蝴蝶这一物象在苗族寓意人类的始祖,即“蝴蝶妈妈”[2]。观苗族传统民族图案里的蝴蝶纹,或蝶翅人面,丝带飘飘;或蝶身人首,神秘莫测……苗族关于蝴蝶纹的造型不下百种,蝴蝶纹被视为生命之源、万物之灵,生生代代为苗族人相传,广泛运用于刺绣、蜡染等工艺中。布依族族群的宗教意识较为强烈,螺旋纹是其民族宗教意识的高度反映。螺旋纹路的各式组合,诞生了螺旋图案。就最经典的螺旋图案而言,7个相连的螺旋组合成中心旋转状展示,中间的螺旋寓意宗主,外边一圈螺旋即是旁支,整体寓意氏族团结完整。螺旋图案就构图而言,严谨细致、高度统
一、清素雅致中极尽精美。
(三)图腾信仰的千百年执念
来自于远古的图腾崇拜,是贵州省内各少数民族千百年心灵的坚守与寄托。图腾的本质是表意记事,但因其丰富的内涵价值,深刻影响着先人的观念和思维,并被以艺术创作的方式流芳千古。远古图腾衍生的各式图案,独具特色,被广泛运用于服装、建筑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究其工艺、图案配色,无不工艺精致,给人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
苗、彝族崇拜龙蛇,蛇纹也是高山族信仰的图腾之一,傣族崇尚麟纹[3]……各民族的图腾不仅是一种装饰,更凝结着各族的文化,图腾文化对于各族而言都是意义深重。作为贵州省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彝族,崇拜虎图腾。虎图腾在现今彝族的建筑、服饰、工艺品种随处可寻、比比皆是。起于先时,关于图腾的信仰与文化被后世人珍藏,言传身教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传扬与光大。
二、贵州少数民族图案的文化内涵
(一)实用主义观念
各少数民族的民间图案造型精美,极大地装饰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但在远古时期,图腾的基础功用是实用。实用主义价值观在少数民族图案上的体现便是:物质和精神两大层级的实用价值[4]。
首先,各少数民族图案的位置也是大有学问。以服饰为例,少数民族图案出现频率较大的服饰部位一般是手肘、衣领、袖口、裤脚等服饰的边角之处,边角之处一贯是服饰视觉空间的分隔,出现在边角处的精美图案可以有效延伸服饰视觉空间;此外,服饰的边角之处最易磨损,而这些繁杂的刺绣图案对于边角处是有力的保护,起到加固服饰、减少服饰磨损,延长服饰使用寿命的作用。其次,少数民族图案繁杂色彩,也与环境密不可分。贵州一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但雨水较多[4]。受气候环境影响,各少数民族传统图案色调明快艳丽。追溯少数民族图腾文化以及远古崇拜,便会发现这些图案与生存繁衍联系密切,石榴纹、竹纹、童子纹、各动植物图案都明显表达了对于生存以及繁殖的美好祈愿。
(二)追求生活和乐
华夏儿女向来崇尚生活和乐,各族的民族图案里鲜有凄迷不美的内容,因此,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是各少数民族图案的中心思想。这般努力拼搏的人生观以四种形式体现在民族图案上,核心思想即是:求大、求全、求活、求多[5]。 远古,生活物质极度匮乏的民间,人们追求“以大为美”,追求形大而量多。将内心追求化为实在的图案,以视觉造型上的美满祈愿生活的美好,这一点在各个少数民族的图案中都有体现。牡丹、梅花、百果等经典的花果纹样不仅体现时人的审美情趣,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求全,则是对美满生活的祈愿。石榴寓意“多籽”、佛手寓意“多福”、桃寓意“多寿”,三多齐现在名族图案上,更是对人生美滿的追求。求活,则是追求生命力,少数民族的诸多图案都有着明显的图腾崇拜,这些图腾极具生命力,十分传神,不仅是动植物本身,往往是祖先的化身,或者民族的保护神,彝族的虎纹、布依族的蛇纹是为其中典型代表。求多,是少数民族视觉审美的艺术。少数民族各图案纹样,内容繁多丰富,几乎没有留白这一概念,常常是情景式展示或者多种类图案的组合出现,寄托更加美好的寓意。
(三)颂情家国山水
一方水土一方人,生于斯长于斯,对于养育自己的土地,我们总是深情到眼含热泪。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的地貌特征下,养育着55个少数民族。那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文化习俗,点点滴滴都凝结着深厚的家国思情。纵然文化不同、信仰不一,但共同的家国情怀一样在心间流淌。
各少数民族的民间图案中,常有本地区常见的动植物、本族特有的文化习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生活,以及宗教祭祀嫁娶等人间诸事[6]。瑶族的民族图案常刻画牛头、铜鼓等民族灵魂,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这些图案被勤劳的苗族人民以器物、服饰等传播,寄托着瑶族精神。这些极具各民族特色的图案,是各族人民对于国家和家乡最真情的讴歌。这些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少数民族图案代代传承,便是对家乡、祖国的极高礼赞,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结语:
总有一种坚守,不为时事移,不为岁月转,倔强的沿着历史该有的轨迹踽踽独行。少数民族图案,在这千百年光阴淘洗下,其内涵、功能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微小的改变,或体现在式样上,或体现在文化上,与时俱进地微调。寄托情怀、传承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少数民族图案与世人的心紧紧牵系。对于人类而言,内涵如此深重的民族图案,是时代瑰丽的文化珍宝;对于贵州省而言,在本地域萌芽生长的民族传统文化,更是省内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巧夺天工、精致美丽的民族图案文化,需要我们心手相牵,温情呵护!
参考文献:
[1]田隽,谭世刚. 贵州蜡染传统图案元素在禅饶画中的运用[J]. 艺术科技,2016,(02):54.
[2]王盈. 贵州苗族装饰符号之鸟纹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4.
[3]任晓波,李纶. 初探贵州苗族背扇图案[J]. 前沿,2013,(16):169-170.
[4]苟双晓. 少数民族民间图案文化功能及内涵阐述[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03):104-108.
[5]賈京生. 蜡染螺旋图案的比较研究——以贵州镇宁布依族与丹寨白领苗蜡染为例[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65-70.
[6]赵星. 贵州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0,(03):66-70.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民族图案;特征;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张扬,1984年出生,学士,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2
55个少数民族散聚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里,各民族脉脉相承一族文化。各民族文化内涵的区分最明显的地方在于图腾,苗族的盘王印、纳西族的日月七星、傣族的金孔雀、白族的蝴蝶纹饰……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图案文化,这些图案绚丽多彩、造型美丽,或寄托着时人内心美好的祈愿,或传扬着悠久的神话典故,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历史韵味而引人入胜。百花齐放、各自争鸣,纵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那些远古的信仰与风俗渐渐式微,但民族图案依然终年一日地坚守,传承着民族文化,使得文化传统内涵得以完整保存,以供后世瞻仰膜拜。
一、貴州少数民族图案的特征
(一)色彩纹路里的浪漫情怀
纵然,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但是聚居在“文化之岛”贵州的55个少数民族,在传统图案上也有形意美相似之处。色彩亮丽的苗族服饰、神秘浪漫的蜡染工艺、精美绝伦的刺绣织物……都因其繁杂美丽的色彩和纹样使人心生叹意,继而沉醉其中。
以贵州世居少数民族——苗族为例,苗人好五色衣,即指“赤、青、黄、黑、白”五色[1]。苗族人民认为天地之色纷繁美丽,源自这五色的组合调配。视听说,视觉冲击最是敏感,色彩作为最直观最具表现力的视觉要素,浸淫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纵观苗族服饰、背扇等民族艺术,色彩的组合应用为各式图案增色良多。对比色、邻近色、单纯色,都给人以无尽的艺术想象力,享受视觉和心理的丰富美感。
色彩让图案更加明丽,而纹路则镌刻文化、传承思想。十字纹、井字文、水波纹、回纹……苗族人民用最远古的纹样,一笔一画刻画生活的态度;龙纹、鸟纹、蝴蝶纹……各式各样的动物纹样,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八角花纹、石榴花纹、鸡冠花纹……形形色色的花草纹路,是对自然的崇高致敬;其他各类汉化后衍生的,或寓意吉祥或记录典故的纹样,同样备受人们喜爱。
(二)构图变化万千不离其宗
贵州高地的各少数民族传统图案造型变化万千,或是寥寥几笔其意无穷的几何图样,或是繁杂精致、栩栩如生的动植物图案,或是内涵丰富、刻錄神话典故的花式纹样,虽则造型不一,但其内涵始终如一,都深深地凝结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精粹。
苗人善绘蝴蝶,蝴蝶这一物象在苗族寓意人类的始祖,即“蝴蝶妈妈”[2]。观苗族传统民族图案里的蝴蝶纹,或蝶翅人面,丝带飘飘;或蝶身人首,神秘莫测……苗族关于蝴蝶纹的造型不下百种,蝴蝶纹被视为生命之源、万物之灵,生生代代为苗族人相传,广泛运用于刺绣、蜡染等工艺中。布依族族群的宗教意识较为强烈,螺旋纹是其民族宗教意识的高度反映。螺旋纹路的各式组合,诞生了螺旋图案。就最经典的螺旋图案而言,7个相连的螺旋组合成中心旋转状展示,中间的螺旋寓意宗主,外边一圈螺旋即是旁支,整体寓意氏族团结完整。螺旋图案就构图而言,严谨细致、高度统
一、清素雅致中极尽精美。
(三)图腾信仰的千百年执念
来自于远古的图腾崇拜,是贵州省内各少数民族千百年心灵的坚守与寄托。图腾的本质是表意记事,但因其丰富的内涵价值,深刻影响着先人的观念和思维,并被以艺术创作的方式流芳千古。远古图腾衍生的各式图案,独具特色,被广泛运用于服装、建筑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究其工艺、图案配色,无不工艺精致,给人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
苗、彝族崇拜龙蛇,蛇纹也是高山族信仰的图腾之一,傣族崇尚麟纹[3]……各民族的图腾不仅是一种装饰,更凝结着各族的文化,图腾文化对于各族而言都是意义深重。作为贵州省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彝族,崇拜虎图腾。虎图腾在现今彝族的建筑、服饰、工艺品种随处可寻、比比皆是。起于先时,关于图腾的信仰与文化被后世人珍藏,言传身教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传扬与光大。
二、贵州少数民族图案的文化内涵
(一)实用主义观念
各少数民族的民间图案造型精美,极大地装饰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但在远古时期,图腾的基础功用是实用。实用主义价值观在少数民族图案上的体现便是:物质和精神两大层级的实用价值[4]。
首先,各少数民族图案的位置也是大有学问。以服饰为例,少数民族图案出现频率较大的服饰部位一般是手肘、衣领、袖口、裤脚等服饰的边角之处,边角之处一贯是服饰视觉空间的分隔,出现在边角处的精美图案可以有效延伸服饰视觉空间;此外,服饰的边角之处最易磨损,而这些繁杂的刺绣图案对于边角处是有力的保护,起到加固服饰、减少服饰磨损,延长服饰使用寿命的作用。其次,少数民族图案繁杂色彩,也与环境密不可分。贵州一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但雨水较多[4]。受气候环境影响,各少数民族传统图案色调明快艳丽。追溯少数民族图腾文化以及远古崇拜,便会发现这些图案与生存繁衍联系密切,石榴纹、竹纹、童子纹、各动植物图案都明显表达了对于生存以及繁殖的美好祈愿。
(二)追求生活和乐
华夏儿女向来崇尚生活和乐,各族的民族图案里鲜有凄迷不美的内容,因此,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是各少数民族图案的中心思想。这般努力拼搏的人生观以四种形式体现在民族图案上,核心思想即是:求大、求全、求活、求多[5]。 远古,生活物质极度匮乏的民间,人们追求“以大为美”,追求形大而量多。将内心追求化为实在的图案,以视觉造型上的美满祈愿生活的美好,这一点在各个少数民族的图案中都有体现。牡丹、梅花、百果等经典的花果纹样不仅体现时人的审美情趣,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求全,则是对美满生活的祈愿。石榴寓意“多籽”、佛手寓意“多福”、桃寓意“多寿”,三多齐现在名族图案上,更是对人生美滿的追求。求活,则是追求生命力,少数民族的诸多图案都有着明显的图腾崇拜,这些图腾极具生命力,十分传神,不仅是动植物本身,往往是祖先的化身,或者民族的保护神,彝族的虎纹、布依族的蛇纹是为其中典型代表。求多,是少数民族视觉审美的艺术。少数民族各图案纹样,内容繁多丰富,几乎没有留白这一概念,常常是情景式展示或者多种类图案的组合出现,寄托更加美好的寓意。
(三)颂情家国山水
一方水土一方人,生于斯长于斯,对于养育自己的土地,我们总是深情到眼含热泪。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的地貌特征下,养育着55个少数民族。那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文化习俗,点点滴滴都凝结着深厚的家国思情。纵然文化不同、信仰不一,但共同的家国情怀一样在心间流淌。
各少数民族的民间图案中,常有本地区常见的动植物、本族特有的文化习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生活,以及宗教祭祀嫁娶等人间诸事[6]。瑶族的民族图案常刻画牛头、铜鼓等民族灵魂,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这些图案被勤劳的苗族人民以器物、服饰等传播,寄托着瑶族精神。这些极具各民族特色的图案,是各族人民对于国家和家乡最真情的讴歌。这些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少数民族图案代代传承,便是对家乡、祖国的极高礼赞,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结语:
总有一种坚守,不为时事移,不为岁月转,倔强的沿着历史该有的轨迹踽踽独行。少数民族图案,在这千百年光阴淘洗下,其内涵、功能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微小的改变,或体现在式样上,或体现在文化上,与时俱进地微调。寄托情怀、传承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少数民族图案与世人的心紧紧牵系。对于人类而言,内涵如此深重的民族图案,是时代瑰丽的文化珍宝;对于贵州省而言,在本地域萌芽生长的民族传统文化,更是省内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巧夺天工、精致美丽的民族图案文化,需要我们心手相牵,温情呵护!
参考文献:
[1]田隽,谭世刚. 贵州蜡染传统图案元素在禅饶画中的运用[J]. 艺术科技,2016,(02):54.
[2]王盈. 贵州苗族装饰符号之鸟纹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4.
[3]任晓波,李纶. 初探贵州苗族背扇图案[J]. 前沿,2013,(16):169-170.
[4]苟双晓. 少数民族民间图案文化功能及内涵阐述[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03):104-108.
[5]賈京生. 蜡染螺旋图案的比较研究——以贵州镇宁布依族与丹寨白领苗蜡染为例[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65-70.
[6]赵星. 贵州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0,(03):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