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认知差异的初高中数学衔接式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bir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伴随新课标的实施,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成为当前教师关注的重点。初中生和高中生本身在认知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上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所以需要教师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模式,注重初高中数学知识的有效衔接设计,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系统认知水平。本文着重分析了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认知差异,围绕数学教学,提出了基于学生认知差异的初高中数学衔接式教学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高中;学生认知差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57-02
  在数学教学中,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为了有效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在不断探索。由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在系统认知、知识基础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在教学中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初中数学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本身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如果初中学习基础打不好,在高中阶段开展数学学习将会感到非常吃力,只有注重初高中教学体系的有效衔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加强基于学生认知差异的初高中数学衔接式教学策略的研究,对于提升初高中教学成效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认知差异分析
  初中生和高中生在认知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决定了在开展初中和高中数学时应当充分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才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具体认知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认知能力思维目标方面。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难度相对较小,由于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且逻辑性较强,所以教学往往体现了渐进性,初中数学概念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数学解题考察方面也比较单一,往往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核评价,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开展教学测评,容易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育和思维能力的训练。高中数学知识更加综合,逻辑联系更加紧密,与初中教材相比在题目设置和解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育和提升,这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2.学生的年龄差异,影响了学习体验。
  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而言,学生的年龄存在差异,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知识积累越来越多,将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理性认知,同时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结合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学生在初中阶段有了一定的数学学习基础,在高中阶段开展数学学习,将会变得更加轻松,当然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此外在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对于学生而言是其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两个阶段都需要把握好,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数学关系的理解和概括应用能力,所以需要把握好这两个重要的阶段,根据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的认知差异和兴趣特征等,设计有效的教学课程体系,才能让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3.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异。
  除了年龄和认知方面的差异,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不在一个层次上,对于初中生而言,在理解数学概念、应用数学知识解题方面往往思维不够活跃,不容易抓住核心和问题的主要关键,所以在解题等方面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经历了初中阶段系统的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数学学习方法、解题思路等方面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所以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相对更高,更容易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来进行解題和应用,更有利于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基于学生认知差异的初高中数学衔接式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无论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还是高中数学教学,都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差异,并结合新课标要求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注重衔接式体系的设计和开发,才能全面促进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夯实学习基础,不断提高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应用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基于学生认知差异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全面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系统思维能力,在深度开发和应用中获得更多的感悟,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学生认知差异的初高中数学衔接式教学策略分析
  为了进一步促进初高中数学教学成效的有效提高,建议构建基于学生认知差异的初高中数学衔接式教学体系,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1.结合教学大纲和新课标要求,联系实际开展教学设计。
  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初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明确具体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研究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基础等基本情况,将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充分考虑,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设计,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初高中教师要注意沟通交流,共同研究相关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在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和创新设计,以此才能更好地达成共识,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多的指导帮助。
  2.注重新旧知识的串联设计应用。
  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目标虽然有差异,但是很多的知识点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函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在初高中教材中都有涉及,所以教师在开展新课教学时要注重和旧知识的关联教学,适当地穿插旧知识点,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回顾旧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新知识的教学,更容易提高知识的有效衔接性,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基础的巩固。当然教师要注意总结新旧知识点的差异,避免限于局限思维。
  3.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无论是开展什么层次的教学,都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赋予他们更多的课堂学习自主权,科学安排课时内容,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对知识开展基础讲解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案例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思维,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开发,进而在反复实践中总结更多的规律,收获更丰富的体验,更好地提高新旧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高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基于学生认知差异构建初高中数学衔接式教学模式,需要初中高中教师加强交流,注重在教学内容方面的衔接开发,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针对性设计丰富的教学模式,才能全面促进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认知体系,促进数学知识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林静.基于初高中衔接的函数教学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15(05).
  [2]蒋守霞.基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下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J].苏州大学,2013(10).
  [3]白雪.高一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2013(04).
  [4]张雪玲.基于学生认知差异的初高中数学衔接式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8(04).
  作者简介:郑亮(1975.5-),男,汉族,广西,大学本科,一级教师,单位:柳州市柳江区洛满中学。
其他文献
一年一度的两会已经圆满闭幕,每一年都有新的政策和改革动向出炉。今年的两会突出强调了许多新的改革热点,进一步深化改革。结合笔者工作中的热点问题,提出个人的想法,并进一
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教师的满堂灌输为主要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课堂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案例教学法可弥补传统英语教学中诸多不足,有助
<正>名师简介徐劲梅天津市信息技术特级教师,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信息中心主任。曾获天津市和平区首席教师、天津市优秀教师、全国电教优秀工作者、和平区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国培育300个乡镇企业科技园区,使之成为21世纪乡镇企业中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增长点。
【摘 要】传统村落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但现有保护制度更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而忽略了其发展。创意文化的融入,使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与发展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公共艺术介入村庄改造为我国的乡村建设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推动了物质空间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让村庄重新焕发活力,并将艺术、旅游等整合到空间中,在保留乡村特色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传统村落的转型
自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作为公路工程设计单位就应该为沙漠地区公路设计工作时刻做好技术准备,文章通过描述“
【摘 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去探究问题。研究性学习指的是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主动去获取知识,应用获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职业学校进行生物教学时,可通过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更好的获取新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本文将介绍研究性学习在职业学院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职业学院;生物学教学;
为解决东北地区生物质混燃供热锅炉运行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长春某供热公司10 t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对比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适合的燃料配比,并进行技术
介绍了冷轧单机架液压AGC系统的控制方式及主要组成。
总结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定点收治医院一线医务人员的生活管理方法。医院对一线医务人员实行生活照顾与隔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成立生活保障组,对一线医务人员实施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