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效发现苏里格大气田的成功经验

来源 :中国石油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特大型气田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极大关注。气田的快速、高效发现是长庆油田工作者坚持“宏观油气勘探理论”,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深化“三角洲成藏理论”研究,追踪有利成岩相带,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综合勘探的结果。勘探实践证实: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上古生界具有大面积含气的特征,西部存在高渗储集体,是进一步勘探的重点地区。
其他文献
依据钻井、露头的生物地层研究成果、特别是以冷料1井的生物地层划分为基础,笔者标定了地震剖面,追踪出了中、下侏罗统的分布范围及厚度,并编制了早、中侏罗世沉积相平面图。其研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滚动勘探开发,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长庆特色的侏罗系、三叠系、老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三大技术系列。侏罗系滚动勘探开发技术主要是通过恢复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一套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的含气层系,下部煤系暗色岩类气源充足,中部河流、三角洲砂岩储集层广泛分布,上部湖相泥岩盖层区域稳定。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盆地
在对比世界上大型或特大型油气田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中国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在盆地演化、油气藏形成条件和勘探效果等方面的影响.总结了中国油气勘探工作在复杂地质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气藏具有低渗、低压、低产的特点,酸化压裂技术作为低渗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为实现气田高效勘探开发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以长庆气田上、下古生界储层改造
作者从中国东部裂陷盆地油气勘探出发,尝试性地探讨了裂陷盆地垂向排烃含油气系统的构成特点及重要的地质作用,认为断层、盖层及烃源岩分布是控制该类含油气系统的主要地质因
近10年来CNPC油气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油气储明储量不断增长,新区带时有发现。这主要是益于技术进步,地质认识深化和持续增长的勘探投资。21世纪初,CNPC应依托科技进步,发挥CNPC优势,积极推进油气勘
油气藏改造是油气系统演化的一个方面,弄清油气藏改造是油气系统演化研究的最终目的。以楚雄盆地中北部地区及云龙凹陷为例,从原生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原生油气藏形成之后至今
哈得4油田被普遍认为是满西地区油气由北向南运移充注形成的一个喜山期海相油藏.本文认为该油田石炭系CⅢ油藏属晚海西期侧向运移充注形成的一个原生油藏,油气来源于油田西侧
本文分析了影响永乐油田葡萄花油藏薄差油水层解释精度的因素,提出了永乐油田薄差层流体识别的有效方法,为外围油田新区钻井运行及射孔方案编制提供较为准确的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