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由此可见,语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课上的事情,跟数学没什么关系,但是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说”的能力,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小,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数学语言表达又尚在起步阶段,课堂上常常有以下几种表现:不会说的怕说;想说的又不敢说;敢说的又说不好。思维乱而无序,语言缺乏完整性、连贯性和规范性。所以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能使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能使学生清楚地表达数学上的一些概念,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多么的重要。那怎样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轻松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好动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无法集中,在课堂上表现出想说又怕说错的心理,大多数学生只是习惯于集体回答,一旦遇到老师个别提问就出现了不举手回答的现象,有少数同学虽然举手了,但是由于紧张等原因,说着说着就不敢说或说不清了。这时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语言,创设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对说得好的同学进行称赞,对说的不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即便是学生说错也不要去打断,而应该用亲切的语言来安慰学生:“想一想,再说一次,好吗?”,老师亲切的语言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与期盼,使学生们缩短了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产生想说的欲望,增强了学生语言表达的信心,为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打下坚实基础。
  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新数学教材图文并茂,这些插图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教学加减法应用题时,引导学生看示意图:小朋友手上原煤来有2个气球(出示小朋友手上拿2个气球的图),她放飞了1个气球,(出示小朋友放飞1个气球的图),小朋友手上还剩下几个气球?要求还剩下几个气球,就是从小朋友手上原来有的2个气球里减去她放飞的1个气球。要求学生看图说出意思来,再用自己语言完整地表述一遍,这样既形象地说明了减法的意义,又使学生学会了仔细观察,使学生真正地理解了图意,又进行了语言训练。
  三、在数学课堂动手操作中说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认识事手都要经历“充分感知——建立表象——形成结论”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一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达到操作、思维、语言有机和谐地发展。
  四、在课堂探索新知中说道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有理、有据地说出其中“道理”,思维才能变得更慎密。例如:教学“0”的认识时,教材中给出小猴吃桃图,这样一幅简单的连环画,却可以引发学生的许多理解,有的学生认为有三只小猴,第一只小猴盘中有两个桃,第二只小猴盘中有一个桃,第三只小猴盘中没有桃,可以用0来表示;有的学生认为有一只小猴,本来盘中有两个桃,吃了一个,还剩下一个,又吃了一个,盘中就没有桃了,所以用0来表示;还有的学生认为猴妈妈给三只小猴每人三个桃,第一只小猴吃了1个,还剩下2个,第二只小猴吃了2个,还剩下1个,第三只小猴都吃了,盘中没有桃了,就用0来表示,这样学生在叙述图意的过程中,很自然地理解了0的含义,轻松愉快地训练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比教师直接讲授要好得多。
  五、在课堂教学实际应用中说“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如教学一步计算的加减法应用题时,我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意,按告诉我们什么?问题是什么?要求一共是多少,就是把()和()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来表述,一个学生说左边有5只鸭子,右边有4只鸭子,请问一共有几只鸭子?另一个学生说大鸭子有1只,小鸭子有8只,请问一共有几只鸭子?另外一个学生说有5只鸭子在走,又来了4只鸭子,请问现在有几只鸭子?这就类似于编应用题,学生通过编,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进一步突出了应用题的题目特征和解题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在课堂中注重学生从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转化,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刚入学时,脱口而出的常常是生活语言,教师要根据课堂中的教学实际加以引导,促进学生的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转化。如在长短的概念教学中,当我出示了实物红绿两支铅笔以后,开始学生只能笼统地说,红的长绿的短,这是学生的生活语言,为了让学生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说话,我问:“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学生又能说:“红铅笔长绿铅笔短。”这时我,我又拿出一支黄色的铅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又说:“黄铅笔短,绿铅笔长。”我说:“刚才你们说绿铅笔短,现在又说绿铅笔长,到底绿铅笔是长还是短?应该怎样说才更加准确?”学生通过讨论比较,知道应该说成谁比谁长或谁比谁短。如“红铅笔比绿铅球笔长,绿铅笔比黄铅笔长,绿铅笔比红铅笔短,黄铅笔比绿铅笔短,红铅笔最长,黄铅笔最短,通过引导,不仅使学生懂得了长短是相比较而言的,更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语言。
  七、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儿童理解和积累数学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对新入学的儿童,教师要通过实物、图画、直观演示、摆弄学具等形式,让学生逐步接触、认识、理解常用词语,并逐步积累和使用。引导学生说出图中人或物的数量、分类、方位,同样多,多些,少些等,了解他们的认识难力和表达能力,给合认数,读数、写数和10以内的加减计算,有意识地让学生使用“先”“再”“又”“原来”“一共”“剩下”“游来”“游去”“送给”“第一次”等常用词语,进而引导学生区别这些词语的意思,接着懂得用同样意思的词语来代换。
   要培养低段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长期并艰巨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为学生提供和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注重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养成运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知识的好习惯,为学生以后规范使用数学语言和运用数学语言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班级是学校的缩影。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培养人才的成功与否。而班主任能否把工作干好,关键要看这个班主任是否有威信。那么,什么是班主任威信呢?又怎样来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呢?  一、班主任威信及其来源的界定   威信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德才兼备的人通过一贯的言行表现出优秀品质,受到众人尊重和信赖。威信与权威不同,威信使人产生尊敬和接近的感受,威信在老师和学
期刊
素质教育已在我县全面推开,建立教学教研联动的工作方式,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与评价方法,注重教师专业化能力水平和学校品牌与学校文化建设,成为蒙顶山镇小学近年工作的重点。  一、教、学、研联动,转化角色树新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重在传、授、解。传达、传承、传递……是需要老师将“道”教化给学生,教会其立业,让其发现并解决问题。要改变过去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校骨干教师的最密集人群,教师队伍的专业化,首先应是班主任的专业化。“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班级工作的成功与否关系极大,而班级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班主任是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学校管理的有力助手,班主任的工作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可见,班主任是负有特殊职责的教师,不仅其工作的复杂程度高于普通教师,工
期刊
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
期刊
〔摘 要〕在全社会期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今天,如何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渗透德育,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有利统一,达到立体的、全方位的落实与渗透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小学在培养“四有”人才方面,有其特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语文,它是思想性、知识性很强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作为新世纪的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
期刊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那么,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如何改变多数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弱的现状呢,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
期刊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以及整体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明确,提高作文能力需要“观察”和“观察能力”,其次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要有正确的方法,即形成明确的观察目的,去发现事物可以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那些典型特征。  一、观察不是一般的“看”   为写作服务的观察,并不是一般的、冷静而不带任何主观情感的“看”,而是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倾注于事物之中的、具有特定感情倾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儿童的计算能力。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及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怕困难的品质。在小学,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下几方面便是我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做法:
期刊
〔摘 要〕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主要目标,但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合情推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文章概括与提炼了在高中教学中开展合情推理教学的方法和建议,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叙述了高中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合情推理 探索 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越来越多的数学老师认识到了合情推理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