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对农村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现状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初中学生思想品德不良现象有所抬头,且有增多之势,一些学生在语言上,在行动中经常出现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有的甚至犯有较严重的过错,部分学生还走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学生品德不良行为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打架斗殴、恃强凌弱、破坏公物、搞恶作剧;抽烟喝酒、赌徒博、穿奇装异服;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不务正业;考试作弊、缺乏诚信;顶撞教师,不服从管教;思想复杂,“早恋”现象严重;耐挫能力差,动不以动离家出走,部分学生还伴有自杀现象;偷盗习以为常等等。以上这些品德不良现象的出现虽不是中学生中的主流,但有一定的倾向性,若不加以重视,可能会使学生越滑越远,甚至会出现局部的波动或灾难,要矫正这些现象,必须透视其滋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形成学生思想品德不良的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为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是由于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部分不当和三者没有有效协调造成的。
  针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善方面,对症下药,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有机结合。三教育的结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也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扩展;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纽带。只有三者有机结合、互相协调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教育效果。为此,学校应主动与社会联系,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力量,取得社会支持,学校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活动、文娱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等应主动争取社会有关单位、机关的支援;与当地政府、社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挂钩,帮助他们建立社会教育组织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立社会教育辅导队伍等。学校应主动与家长联系,要多作家庭访问,要组织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庭联系手册等。只有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劲往一处使,才能减少思想品德不良现象的发生,才能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如今“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且这种“网络”风已经蔓延到了农村,面对不可阻挡的农村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络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负面的。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网瘾少年”已达到400万人,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困扰无数家庭和学校的一大社会问题。专业人士分析,网络游戏是青少年的精神避难所,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了太多的困难和问题,他们无法解决,只好沉迷网络,以逃避现实,并从网络中获得成就感。而青少年上网成瘾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尤其是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戒除网瘾应从青少年的心理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入手。当然,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极大的信息量,广阔的知识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要。下面就针对网络对农村初中生品德形成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互联网对农村青少年成长有着良好促进作用
  (一)互联网为农村青少年提供求知和学习的广阔空间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特别是对于相对边远闭塞的农村,大大拓展农村青少年的认知事物的途径,使青少年学生开阔视野,自学知识。青少年在网络中身处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倍感自由轻松,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中涉及知识面较广,有些知识是课堂上无法传授的,能帮学生课后收集资料、拓展知识。如:学生在地理课上接触到祖国的山水风物,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去搜索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名胜古迹,使课堂内的知识得以延伸,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历。还有在语文课内学习中,学生了解到了一些名作片断,业务时间可以让学生利用网上图书馆,阅览群书,可以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拓宽知识面,进一步了解名家名著。
  (二)互联网满足了农村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促进了农村青少年个性的发展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喜欢网上聊天,尤其是农村的家长对子女关注度不高,和学生交流得少。还有的学生家长长年外出打工,甚至还有许多单亲家庭,所以造成许多空巢或半空巢的学生,形成一些问题学生。近年来,学生自闭孤僻的越来越多,这些学生从来不愿与周边的人交流。而互联网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学生通过QQ聊天、MSN、微信等方式,寻找到了倾诉的对象,找到了宣泄不良情绪的相对宽松的环境,青少年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充分展现自我,表现自己。
  三、互联网对农村青少年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
  当今互联网早已不是一块纯洁的净土。在互联网上不可避免地有很多不健康的内容混杂其中。而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很容易受骗上当,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难免会迷失自我。
  (一)网络对农村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潜在威胁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而网上的一些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意识,有时会与中国传统观念形成冲突,初中生价值观容易产生动摇,不知道如何判断是非。比如:现在有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盲目信奉拜金主义、打架斗殴、搞恶作剧、抽烟喝酒、穿奇装异服、顶撞教师,不服从管教、“早恋”现象严重、耐挫能力差,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等等,其害人不浅。
  (二)网络使农村青少年沉迷虚拟环境,远离现实社会
  初中生自制力差,最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尤其是那些形象逼真的血腥暴力游戏,使青少年整天对着冷冰冰的电脑,与外界隔离,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淡漠,甚至不信任感,个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冷漠及其他健康问题,甚至患上“网络综合症”。
  (三)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农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网络具有全球性、互动性,信息资料使用方便,而许多以吸引顾客或盈利为目的网站,不顾青少年健康,往往在主页上张贴不良图片、“垃圾”信息等,诱惑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思想不成熟,一旦接触这些内容,会荒废学业,有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总之,网络对农村初中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呼吁全社会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道德教育,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还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网络道德和责任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自我约束意识。使他们自觉地维护网络秩序,遵守网络道德,增强自我防范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学校要协同家庭、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网络对农村初中生品德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瑞典:家具巨头宜家公司10月1日宣布2009财政年度纯利额为34.3亿美元,同比增加了11%。该公司说在上个财政年度中,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其销售额为299亿美元,仅比前一个财政年度增
早就盼望能赴广东、海南和港台等地沿海游览,一睹海上森林——红树林的胜景。可巧,受朋友之邀,真的作了一次红树林之旅。
【摘要】小学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得到更好发展的根本,只有小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备,教学内容更加有效,才能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农村小学教育是阻碍我国当前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为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只是针对考试内容系统性的学习,这对于学生素质方面的培养极为不利。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出农村小学应如何走出应试教学怪圈。  【关键词】农村小学 应试教学怪
胚胎,胎儿及新生儿生理和病理的研究对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实现优生、优良有重要意义,近年,围绕如何早期发现胚胎及胎儿畸形和遗传性疾病,产科医生和围产医学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
美国:卧室家具生产商Vaughan—Bassett公司正在High Point市场推出Appalachian Hardwood系列,包括约150件实木卧室家具产品,分为5组,其中3组为樱桃木,2组为栎木。
本研究观察国产雌二醇周效贴片(E2贴片)治疗因卵巢功能低落所致的主要临床表现的疗效,结合血FSH、LH、E2测定,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和部分病例的子宫同膜活检,对E2贴片的疗效进行综合了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71-02  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作文在试卷测试中的分数比例高达30%至40%,学生作文水平掌控着教师执教能力的命门,许多教师认为自己教得多,学生就学得好,更多地舍本求末,一味灌输写作方法,追求分数作文,有意无意地拔高学生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孰不知学生没有真情实感,无病呻吟,诚惶诚恐。教师拔苗
【摘要】在自媒体时代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及人际关系,都带有鲜明的自媒体时代痕迹。自媒体在深刻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主要探讨自媒体带来的双刃效应,分析自媒体时代下,高职思政教育主要面临的机遇和困境。  【关键词】自媒体 高职 思政教育 双刃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随着全国高校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新一轮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已全面展开.进行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是高校对
印度尼西亚:印尼工业部长法赫米·伊德里斯称,中爪哇是最有条件建立木材配送中心的省份。目前只需要确定由谁来管理,然后就只需等待当地立法机构的批准了。根据计划,木材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