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报刊思想看当代民生新闻特点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shenguizu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传媒技术的推广,大众传媒的受众范围得到极大的拓宽。自2000年左右,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类的民生新闻产生及发展以来,其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通过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理论,结合河北卫视《今日资讯》栏目,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电视民生新闻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关键词:人民报刊思想;民生新闻;今日资讯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2-0125-02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传媒技术的日益完善,大众传媒的受众范围得到了广泛的扩展与延伸。社会上主流媒体广泛出现了对于社会大众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报道,使得民生新闻得以初步发展,并在2000年后日益盛行。民生新闻类节目,正是在媒介非批判即表扬的环境中找到了一个出口,搭建了政府和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而受到了双重认可[1] 。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即是马克思人民报刊思想中的重要方面,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是最早提出关于人民、民生的相关内容与观点。“人民精神”是马克思人民报刊思想的实质,是当代民生新闻发展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当代民生新闻是随着社会制度日益成熟与社会和谐稳定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正印证了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人民的信任,真实纯洁是马克思对人民报刊思想本质的描述,也是对当代民生新闻发展的重要要求。本文主要以电视民生新闻中的河北卫视《今日资讯》栏目为依托,分析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与当代民生新闻指导理念的关系,进而探讨当代民生新闻的特点与发展之路。
  一、马克思人民报刊思想的内涵
  人民报刊思想是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所阐述的报刊思想,这一时期是青年马克思思考人类社会发展如何突破封建束缚走向民主道路的时期,他把眼光与着力点放在了贫苦人民的身上,把报刊看作是被压迫群众辩护的“英勇喉舌”,人民报刊思想是马克思早期报刊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人民报刊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是通过对事实的真实报道,进而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使其得以生存和发展。人民报刊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是人民精神的喉舌[2]。“人民精神”充分体现了人民报刊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真实”“纯洁”是人民报刊通过描述新闻事实真实公正地向人民传达信息,表达社会舆论。同时,他认为人民的信任是人民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这一特点充分显示了报刊为人民服务,新闻为人民报道的理念,是“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在新闻领域的充分体现。这一思想是封建统治时期民主理念的极大突破,进一步地体现于隐含了媒体的人文主义情怀,为以后民生新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二、民生新闻理念与《今日资讯》栏目特色
  关于民生新闻的定义,当下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明确而完整的定义,也引起了不少争论。有人认为,民生新闻是从社会新闻中分离出来,又与其合并而成的;也有人认为,民生新闻不是一种新闻样式,而是媒体和记者的价值趋向的表现[3]。湖南经济电视台原台长吕焕斌曾说:“何谓民生新闻?我的理解是: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姓欲望、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由此可见,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民生新闻的发展经历了从报纸媒介到电视媒介的发展过程,电视民生新闻是当下社会民生新闻的发展主流与趋势。民生新闻本着民本思想开展新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在新闻事业的发展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出现了电视民生新闻遍地开花的局面。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表达方式上,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河北电视台《今日资讯》栏目是河北电视台开办最早的民生新闻栏目之一。经过十年的发展,栏目已经形成三大显著特色:第一时间报道真实新闻的节目品格;真情关注民生、民情、民意的节目风格;真心服务电视观众的不懈追求。从目前节目来看,《今日资讯》具有两大比较突出的优点:第一,按照新闻事件的主题串联编排,节目具有较强的编辑意识。节目播出中注意新闻背景的介绍,让受众获得更完整和全面的信息。第二,节目定位明确,突出省内视点,凸显地域特色。《今日资讯》作为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在反映社会生活、为公众答疑解惑、提供贴心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从人民报刊思想看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
  民生新闻是近年电视业内出现的一个概念,就共时性的概念定义来说,这个概念是从报业横向移植而来。但就历时性的演进来看,仍然可以从电视新闻内部找到其源流关系[4]。从具有历史渊源的人民报刊思想分析,电视民生新闻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发展,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特点。首先,指导思想尤为重要,人民报刊思想中“人民精神”是当代民本思想的充分体现,“生活在人民当中”是这一理念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民本思想的指导使得民生新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与支持,许多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口号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是马克思“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憎恨”在当代新闻事业中的鲜明写照。其次,新闻主题与内容简洁深刻,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理念是指导当时新闻工作者报道新闻的原则,当代民生新闻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民生新闻的内容主要是讲述社会上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聚焦日常生活,记录百姓的生活点滴,从而肯定了普通民众的价值与存在,较之于时政新闻、精英阶层的电视节目更加的耐人寻味。真实的本质,诚实的品质是最朴素的观念指导。第三,新闻的形式与播报新颖独特,这一形式在人民报刊的发行观念上也有印证,人民报刊思想的发行以方便群众为宗旨,报道更要通俗易懂。电视民生新闻摒弃了主持人以传统的播报形式向受众传递信息,而是主持人运用亲和手法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向民众传达新闻内容并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从中进一步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在民生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其优势使其在与其他电视节目竞争中取得了无可替代的地位。马克思对新闻理论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人民报刊思想对当时乃至后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民报刊思想中的“人民精神”等一系列具有民本意识的指导理念都对当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渊源与指导借鉴的现实作用。当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不能离开传统理论的继承,栏目的特点中无一不体现了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无论是在学界还是业界,目前对民生新闻的认识还存在着某些分歧和不少误区,尤其是业界,在具体的实务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在民生新闻热浪滚滚的当下,我们似乎更需要冷静、仔细地考量和审视这一被誉为开创了中国电视新闻“第三次革命”的新现象[5]。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基本理论进行新闻栏目的创制,使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在新的时代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
  [2] 郑保卫.论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与党报思想[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3).
  [3] 吴月双.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8) .
  [4] 许莹莹.试论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与创新[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12).
  程前,陈杭.望诊电视民生新闻[J].视听界,2004(6).
其他文献
摘 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传统媒体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扰乱了新闻秩序,降低了媒体公信力,社会反映强烈。为切实维护新闻传播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新闻造假,2011年10月19日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虚假失实报道的防范及处理规则以及相关责任追究,也暗含了新闻出版总署对虚假新闻的态度和追求
期刊
摘 要: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国内外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关注起了中国救灾军队的表现。国外媒体如何报道中国的救灾军队?国外媒体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是怎样的?带着这个目的,本文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6月12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采用内容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分析,详细解读美国报纸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文章认为,这两家美国报纸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的形象是正面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城市管理力度的加大,媒体关于对城管执法发生的冲突性新闻报道增加。本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用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网络媒体对于城管形象的污名化再现,网络媒体对城管进行负面报道的原因,并探讨了如何改善城管的媒体形象。  关键词:城管;网络媒体;构建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2
期刊
摘 要:7.23动车事故发生后,网民在微博上形成了前所未有强大的舆论力量,微博集结了最广大群众的救援力量,人民群众在网上网下同时开展及时有效的救援直播和爱心传递。对比三年前的4.28胶济铁路特大事故,前者死伤亡人数远远超过此次7.23动车追尾事故,但是影响和传播面要远远小于这次动车事故,原因主要归功于微博力量的介入。本文从微博“先声夺人”、“调动力量”、“传递民心”三个角度分析微博在此次动车事故
期刊
摘 要:从早期华人下南洋开始时,以新加坡为例,来看华人在新加坡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转变,到第一份华文日报《叻报》的出现,从《叻报》的创办过程和《叻报》所传达出的华人对文化、国家和族群的意识,推动了新加坡报业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华人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华文报纸;《叻报》;华人;族群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
期刊
自信是事业的基石,成功是不断地攀登,用自己平凡的脚步走完伟大的征程。每天用心认真的工作,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别人,一天的爱心可能会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    编者按:南方电视台是中国最年轻的省级电视台,因为年轻,所以它朝气蓬勃,快速发展成为国内第一个覆盖全球的粤语卫星电视频道。年轻的电视台有个年轻主持人,人们亲切的称他为“阿骆”,多年来,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他一专多长、集采编播策划于一身,除了播音主持外
期刊
摘 要:目前,国内人物访谈节目数量日益增加,节目内容也丰富多彩,继央视《艺术人生》、《面对面》开播之后之后各卫视纷纷开辟自己的访谈特色节目,比较著名的有安徽卫视的《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湖南卫视的《天下女人》以及江苏卫视的《人间》等等。“提问”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所必备基本业务能力,它的得当、精彩与否直接关系了一档谈话节目的质量,甚至生死存亡。因此本文试以两档国内比较著名的经典谈话节目《鲁豫
期刊
服饰的创造是人类迈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服饰文化的历史也与人类活动紧密相联。每一种民族服饰的形成,都缘于这个族群的生活之中,因血缘的基础而“约定俗成”,服饰反映着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甚至是思想信仰等,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特色。丝绸之路历代民族服饰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记载着民族的兴衰,凝聚着民族的精魂。其浓艳相宜的色彩、风采独特的款式、华丽雅致的纹样,不仅赋予了服饰一种流动的景
期刊
摘 要: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类周报,南方周末在新闻选题方面有独到的理念和操作手法,非常值得其他平面媒体借鉴。研究并归纳其特点有助于提升新闻品质、媒体品位和美誉度。  关键词:同仁;人文;宏观;前瞻;建设性  中图分类号:G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2-0121-02       一、南方周末选题的特点  
期刊
摘 要: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活动,是新闻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了切实推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农业科技报》结合自身服务农村基层读者的实际和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涉农报纸“服务三农”的优势,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先后通过采取送科技文化下乡、送电影文化进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等多种形式和做法,探索出了一条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