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境况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日益凸显。深入探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对提高校辅导员的身心健康水平,以及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成因 应对策略
  
  2009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颁布实施五周年。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不但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而且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回顾五年的高校思想政治建设,辅导员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敬岗爱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先进典型,为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材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推进,巨大的社会责任,较高的公众期望,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职业要求,使得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倦怠现象愈发凸显。2005年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共有8699名教师填写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有86%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1]窥一斑而知全豹。研究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境况,深入探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对提高校辅导员的身心健康水平,以及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职业倦怠的涵义
  倦怠(Burnout)这一概念肇始于美国作家格林尼(Greene)的小说《一个枯竭的案例》(A Burnout Case,1961)。这本小说描述了一名建筑师因工作极度疲劳,丧失了理想和热情,最终逃往非洲原始丛林的故事。从此“倦怠”进入了美国大众的语汇。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作为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研究中的专业术语则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它用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helping professions)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2]与此同时,这种状态常常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劳动者能力的发挥与个人身心的健康。费登伯格把倦怠现象置于个体为“高成就”付出“高代价”的特定社会背景中,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人过分努力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因精力、能量或资源的过度消耗而变得效率低下直到崩溃的个体特征。
  此后三十余年间,大量研究者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最为广大学者所认可并沿用的是马斯拉奇(Maslach)和杰克森(Jackson)所做的阐释:职业倦怠定义为一种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 or dehumanization)与个人成就感低落(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现象。[3]情绪衰竭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倦怠指标,特征是个体的情感资源消耗过度、精力丧失、疲乏不堪。去个性化属于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特征是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冷淡及过度疏远的态度,倾向于以对待无生命体的方式来待自己的工作对象;个人成就感低落属于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特征是个体对所从事工作意义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弱化、体会不到成就感,这是反映职业倦怠行为结果的指标。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实表征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实质上是职业倦怠问题在高校思政领域的拓展,意指在多元化的思想道德意识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价值和社会地位不能被有效认同所产生的一系列消极的情感、意识和行为方式。
  从马斯拉奇(Maslach)和杰克森(Jackson)的职业倦怠三维定义法入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呈现出以下三种境况。
  (一)个体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全然丧失。
  这是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中最典型的症状。处于职业倦怠的辅导员面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耗尽心神、性急易怒、萎靡不振,无法审慎冷静地处理个人心绪上的问题,往往以为外界不当不利的教育指责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二)以麻木不仁、漠然冷酷的态度对待学生。
  在学生面前显现出冷酷漠然的姿态,尽量减少或避免接触及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事物。用标签式的语言来描述个体学生,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学生。对学生的问题时常感到束手无策,进而又产生“孺子不可教”的感慨。
  (三)个体自我评价的意义和价值降低。
  由于感觉到工作的无意义性,从而对思政教育心灰意冷。与此同时,职业赋予他们的诸如荣誉地位和社会认可等回报与预期相比失衡,强烈的自卑感如影随形。他们倾向于自我贬损,将工作中的挫折与失败归因于能力欠缺。当低成就感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混杂在一起时,就会大大降低辅导员工作的驱动力。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又有个体自身的因素,二者之间相互关联、互为因果。
  (一)职业角色的冲突。
  高校辅导员所肩负的工作职责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宏观上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养,以及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微观上要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同时要落实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要根据不同层面的期望和要求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随时根据工作的具体内容相应变换角色,而角色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辅导员的角色冲突主要是指在将两种相反或相对期望的角色加以融合和组织时导致的行为和心理上的矛盾、冲突。譬如辅导员既要成为谨严的管理者,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既要成为权威的领导者,又要成为热情的服务者;既是学校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学生权益的维护者。在角色冲突的境遇下,很多辅导员都有“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感觉,不得不在校内各职能部门、所在学院与学生群体之间四处奔波,往往“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长此以往,辅导员心力交瘁,工作热情逐渐减退,难以承受角色多元化的压力。
  (二)职业体验的差异。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社会和高校对辅导员提出了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型的高素质要求。辅导员自身也必须具备以思想教育专业为主的综合型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据权威问卷调研显示:在年龄结构上,高校辅导员的平均年龄为30.1岁,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62.1%。在学科结构上,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背景的占被调查人数的9.6%,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学科专业的占3.8%,这两类学科专业与辅导员相关专业要求贴近,但是两者相加只有13.4%,相对较少。[4]不难看出,由于年龄和学科受限,相当比例的辅导员存在理论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综观辅导员队伍,两种“非专业化”倾向尤为明显:一种是熟悉思政工作规律,却对所在院系学科知识不甚了解;另一种则是熟悉所在院系学科知识,但对思政工作规律把握不够。职业体验的差异性可能导致辅导员在对待工作负性压力时拿不出有效的措施,压力反应为消极,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职业价值的矛盾。
  高校普遍存在重视教学科研人员忽视思政工作人员的现象。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边缘化境地。在部分教师中存在着对学生工作的轻视或歧视态度,而学生潜意识里也认为辅导员不像专业教师传道授业而只懂得搞搞“活动”,说说“大道理”。出于管理的需要,辅导员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限制比业务教师多,难免触及学生利益,导致部分学生在心理上抗拒辅导员、行为上惧怕辅导员,学术上轻视辅导员。与专业教师横向比较,高校对辅导员在岗位培训深造、职务职称评聘、收入津贴分配、人员进出机制等方面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导致了辅导员学历学位低、科研成果少、家庭负担重、发展空间小的不良现象。职业价值的矛盾使许多辅导员心理的落差与焦虑增大并形成巨大的职业倦怠。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一)明确职责,科学评价。
  五年来,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对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及规章制度。各高校要准确领悟上级部门文件的要旨,立足本校实际,制定规范辅导员管理的条例,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建立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工作追踪制等科学合理的制度。根据辅导员的兴趣、能力和专业背景等,分别让他们从事职业指导、心理咨询、学生日常管理等,做到术有专攻,人尽其责,同时把不属于辅导员职责范围的工作剥离出去,不再让辅导员扮演包揽一切的“保姆”角色,使高校辅导员真正担负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重任。
  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应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使辅导员评价体系更人性化,更具可控性,更符合辅导员的职业特点。高等学校在评价和考核辅导员工作时,要过程与结果双重导向,重点从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付出的实际劳动与学生的满意度等方面来考核,尽量减少即时性的量化考核指标。改革现有不合理的评价机制能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二)多维支持,人文关怀。
  实施辅导员专业化培训机制,全面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专业化的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坚持学有所需、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的原则,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教育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对新任辅导员实施岗前培训。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系统的在职培训计划、方案,提高辅导员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水平。通过开展讲座、研讨会、进修、校外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方式,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目前,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有三种趋向,即专家化的辅导员、党政干部及专业教师。对于有志于从事辅导员工作,以辅导员为终身职业的人员,应充分给予学习培训和深造的机会,同时,切实解决职称评聘问题。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在全员聘任之际,根据工作需要重点向校内职能部门推荐优秀辅导员。对于从事辅导员工作一定年限且表现突出者,学校还应提供其自主选择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岗位的机会。
  (三)悦纳自我,健全人格。
  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工作能力与所承担的角色,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与时俱进,化解职业适应障碍,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建构和谐友善的人际交往圈,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学会悦纳自我、赏识他人,处理好与领导、同事、学生的关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人们和睦相处,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最后,合理调节情绪,磨炼意志,形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当压力即将导致或已经导致个人身心伤害和工作效能降低时,要自觉调整自己,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超平.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教师生存状况分析[EB/OL]http://edu.sina.com.cn/l/2005-09-09/1653126
  581.html
  [2]Freudenberger HJ.Staff burnout[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159-165.
  [3]Maslach,C.A multidimensional theory of burnout[C].Cooper, C. L.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Stres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68-85.
  [4]赵庆典,李海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的心愿[N].中国教育报,2005-8-14(3).
其他文献
本文给出随机差分系统的解的常返性和瞬变性更为细致的概念。结果表明,状态空间的点按随机系统常返性质的分类对应于相应确定性控制系统控制性质的分类。
以清前中期帝王在南苑行宫、喀喇河屯行宫、避暑山庄的一些行围狩猎、政治及其他活动为例,来阐述清代行宫发展的脉络及特点。
羊毛氯化处理产生有机卤化物,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氯化工艺面临淘汰。为保护氯化工艺,采用絮凝和碱解等方法处理氯化废水,降低废水中有机卤化物的含量。经过处理,废水中可吸附有机
摘 要: 本文作者總结了在五年制高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体会,并对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行就业指导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班主任 班级凝聚力 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心理健康 就业指导    在高职教育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是难点,其中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更是难点中的难点。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难题,五年制高职教育理想只能是空谈。下面是我
摘 要: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的地位,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高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坚持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追求目标,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和谐校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即
摘 要: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社会反响最大、考生抱怨最多的是它对基础教育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学生带来的沉重负担问题,社会舆论对高考也是颇有微辞。2007年是中国恢复高考30周年,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首次高考,这不但是高考改革进程中一次比较深入的探索,更具有深刻的里程碑意义。广东省作为四个高考实验区之一,对其改革进行总结和评估的探索,无疑会对今后高考改革起更加理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200
翻译一直是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和翻译从业者没有正确的翻译观,二是翻译测试需要大大改革。
从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入手,通过对现存私营企业发展瓶颈问题的分析,指出我国(省)私营企业风险投资法律保障中存在的专门法律的缺失、相关制度不完善、法律制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中贫困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做好贫困生的解困助学工作,关注好这一部分校园中的弱势群体,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解困助学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做好解困助学工作离不开国家、社会和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民办学院贫困学生 解困助学工作 和谐社会理论 具体措施     高校贫困生主要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依帕司他和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DPN患者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依帕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