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乡茶园综合防治技术的探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yun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制药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茶园中的病虫草害,通过对病虫草害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在茶叶生产中初步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无公害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主要阐述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性措施。
  关键词:沙溪乡;茶园;防治技术
  综合防治是把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予以协调,是充分利用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作用组建良性生物链、保持系统内生物之间平衡、稳定和协调,发挥自然调控机制的作用。在茶园管理过程中,从病虫害、作物、环境条件相互错综复杂的关系间,抓住主要关键,采用必要的农艺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定向改变某些环境因子,以消灭或减少有利于害虫、病菌的条件,加强或创造不利于它们的条件,有效地控制茶园病虫害的暴发,从而避免或减少害虫、病菌的发生和为害,减少用药水平,达到保护作物、防治病虫为害的目的;同时,既维护了生态平衡,又达到防治效果,减少因农药对茶叶质量安全构成的威胁。
  一、农业防治
  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发挥茶园自然调控能力。茶园是茶树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种群的栖息环境,所以在茶园里搭配种植樱桃树、香樟树、水冬瓜树、木姜子树、天竹桂树、玉兰花树、香椿树、酸苔树;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达到茶园系统中种群的平衡。
  (一)茶园冬季清园
  每年10月至翌年2月是茶树的休眠期,在这段时间茶叶已基本停采,茶工的主要工作是进行茶园除草,人工用割草机切割灌木类、藤类、竹类、蕨类,开始茶园修剪封园,对于部份管理粗放的茶园修剪时,要疏枝,重修剪或台割,培植复壮树势。对于病虫害严重的茶园,采取清蔸亮脚的办法剪除茶丛下部的枯枝、纤弱枝、病虫枝、地衣、苔藓、膏药病、菟丝子以及害虫的卵块、虫茧、虫护囊。清理集中烧毁,然后用45%晶体石流合剂600g/667m2,兑水5lkg/667m2喷施茶树一次,防治剪口病菌感染,消灭越冬病虫源。
  (二)深翻晒垡,合理施肥
  每年11月至翌年1月要进行茶园深翻晒垡,加快茶园土壤的熟化,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温度。结合茶园深翻并开挖施肥沟,根据茶园土壤肥力和PH值来确定施肥种类和亩施用数量,冬季施足基肥,主要以有机肥、农家肥、油枯饼为主,配施磷肥和钾肥,一般的施用量:用有机肥或油枯饼120kg/667m2,农家肥250kg/667m2,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50kg/667前,钾肥10kg/667m2,到5月底至6月初,雨水来临,土壤湿润,进入夏季施追肥,主要以尿素、复合肥为主,一般的施用量:尿素15kg/667m2或复合肥20kg/667m2,施追肥要培土覆盖,避免氮素挥发而影响肥效,同时会引来吸汁性害虫(如茶小绿叶蝉、茶蚜)的发生。
  (三)适时采摘
  根据古茶园、老品种茶园、云抗10号茶园、云抗100号茶园的采摘要求,如果来年开春早,提早开园分批及时采摘,做到采留结合,兼顾采摘质量。通过采摘对茶小绿叶蝉、茶蚜、茶黄蓟马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减少害虫基数。夏秋季节,病虫害多,做到少留叶多采摘,适当推迟封同时间。
  二、物理防治
  在茶园病虫草害物理防治中,利用害虫的趋性,用杀虫灯诱杀黑毒蛾、茶刺蛾;用蓝黄虫板诱杀茶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人工捕杀茶盲蝽、茶尺蠖虫茧、茶毛虫卵块、茶黑毒刺蛾虫苞;利用茶叶小绿叶蝉、茶象甲的假死性,6月中旬在茶树冠下用簸箕或塑料薄膜盛接,然后震荡茶树,将假死的成虫收集;用竹刀人工刮除茶树枝干上的蜡蚧类害虫、地衣、苔藓、菟丝子,最后集中烧毁。
  三、生物防治
  (一)在茶园病虫害防治中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茶园中的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和茶蚕等害虫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来防治。茶蚜、茶螨类、茶蚧类、茶盲蝽等用辣椒水,烟草水,除虫菊,鱼藤酮,印楝素,植物油乳剂,矿物油乳剂,松脂合剂,洗涤剂水等防治。
  (二)运用生态学原理,利用食草食虫动物进行生物防治
  运用生态学原理,利用捕食者和被食者的关系来防治茶园里的虫害和草害,在茶园中种植的高层树种:樱桃树、香樟树、水冬瓜树、木姜子树、天竹桂树、玉兰树、香椿树、桂花树、给天敌: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和赤眼蜂等有益生物创造柄息环境。
  中层的茶树和害虫,下层的杂草、害虫和微生物,利用食草食蟲动物进行生物防治。在茶园中有选择性的放养黄牛、山羊、毛驴、旱鸭、鹅、火鸡、珍珠鸡、土杂鸡;茶树中的害虫是天敌和鸡的食物,茶树下层的部分杂草是黄牛、山羊、毛驴的食物,最后黄牛、山羊、毛驴、旱鸭、鹅、鸡的粪便回归于茶园,促进土壤生物的活动,加快有机质的分解,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茶叶品质,是立体循环的生态系统。
  四、化学农药防治
  (一)严格遵守农药的使用准则
  严格按照农业部制定的行业标准,茶园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推荐使用的农药及剂型;实行主要害虫和次要害虫兼治,应用农药合理混用技术,达到一药多治的目的,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按现行茶园中适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严格控制农药施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二)加强预测预报,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
  根据不同茶园病虫草害的种类,发生时期,发生数量,确定防治对象。茶小绿叶蝉掌握在若虫数量上升时用药,黑刺粉虱在若虫盛期用药,黑毒刺蛾在卵孵化后期至3龄前用药,达到防治的目的。
  (三)提高农药使用技术
  准确掌握农药用药量,液体农药用量筒或量杯量取农药;固体可湿性粉剂用天平称称量农药,对于用量低的农药,要进行两次稀释,做到均匀喷雾,防止漏喷,达到防治效果。
  五、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茶叶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色、香、味、形俱佳,又要茶叶卫生安全。为适应市场需求,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以生态型、健康型为目标。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是把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予以协调,充分利用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作用组建良性生物链,保持系统内生物之间平衡、稳定和协调,发挥自然调控机理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防治方法的具体措施,力求能全面提高沙溪乡茶园的综合防治技术,给沙溪乡的茶叶种植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良静,张林,冉隆珣等.云南省有机茶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1).
  [2]陈寿永.无公害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农资,2014(16).
  [3]汪艺彬.有机茶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5(1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法医学领域,死因分析的主要作用在于研究导致死者死亡的各类因素与其责任关系,对事后责任划分以及金钱赔偿的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各类死因参与度的划分的意义也是如此。然而,随着法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于各类死因的参与度划分规范却存在着分歧。因此,笔者结合自身从事法医工作多年的经验,对法医学中的死亡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参与度的划分规定展开了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法医学;死因分析;参与度划分
期刊
反驳效应是语言测试界和语言教学领域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课堂观摩的形式,重点研究样本本科院校三位教师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方面,分析CET-4改革的反
摘 要:本文从民事协议管辖的价值原理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民事协议管辖制度仍然存在的几個问题。由此针对性提出了要限制管辖权异议的提出,同时合理划分公司诉讼特别管辖的所属规范,最后针对格式条款实践中的问题提出要限制格式条款对合意管辖的规定,以期我国协议管辖制度的进一步规范。  关键词:协议管辖;制度问题;完善:新民事诉讼法解释  1我国民事协议管辖制度的内涵与价值原理  1.1民事协议管辖制度的内涵界
期刊
摘 要:一封敲诈信、一封恐吓信固然通过笔迹鉴定,可确定书写人,但是在案件侦查前期,如何才能确定侦查方向呢?通过文检案情分析就是确定侦查范围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检的案情分析是根据文件的物证、言语、笔迹、作案方式等,并密切结合案情来分析作案人的年龄、文化、职业、活动或居住地、与案件的因果关系等给侦查华东范围、提供方向。  关键词:文检案情;案情分析;笔迹  文检案情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侦查学、物证
期刊
摘 要:随着小型农机具事业地迅猛发展,原有山区农机推广体制、观念、手段等已经是难以适应农機发展速度的需求,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有效地解决山区小型农机推广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山区的农机地推广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鉴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小型农机具在山区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问题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因地制宜;推广;小型农机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运输等方面
期刊
摘 要:“发愤著书”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理论命题,由孔子的“诗可以怨”和屈原的“发愤以抒情”,发展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再延续至韩愈的“不平则鸣”、欧阳修的“穷而后工”和蒲松龄的“孤愤”说,使“发愤著书”说形成一条清晰的继承和发展的脉络,对后世的诗学理论和小说理论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孤愤  “发愤著书”说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
期刊
[摘 要]在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时要用到回归分析。本文以一个给定的线性回归模型,分别介绍Matlab软件和SPSS软件求解过程,两者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分析过程可知:Matlab的优势是函数丰富、编程灵活;SPSS的优点在于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均为回归分析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线性回归;Matlab;SPSS;统计量  中图分类号:C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华茶在近代经历了由兴盛到衰落的历程,在1886年华茶出口达到最多时的221.72万担,而在中苏对立时期迅速降至10000公担左右。有很多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分别从生产技术的
流动人口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南地区表现尤为突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贵州省人口流动也在发生新
摘 要:《老人与海》为中篇小说,创作于1951年,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在古巴完成的小说,也是海明威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老人与海》为海明威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凭借此部作品,海明威不仅获得了1953年美国的普利策奖,还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因此,《老人与海》这篇中篇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研究《老人与海》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体会作品所体现的情感。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