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ong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78.26%)对比,观察组(95.65%)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9.6326,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推拿;联合治疗;临床疗效
  中途分类号:R246
  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十分常见,发病率高,属于骨伤科疾病的一种[1]。该疾病发病的基本原因为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同时还和腰骶先天异常、遗传、椎间盘自身解剖以及损伤等多种因素具有密切相关性[2-3]。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马尾神经症状、下肢放射痛以及腰痛,该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均产生了严重影响,需要及时选择有效方式治疗[4]。本研究在该疾病治疗中联合应用了针灸与推拿治疗方式,效果理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5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92例,纳入标准:自愿参与;依从性高;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低下;中途退出;精神异常。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32.58±6.15)岁,共46例,男性32例,女性1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33.06±6.29)岁,共46例,男性35例,女性11例。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行推拿治疗:指导患者采用俯卧位接受治疗,对压痛点以及病变部位进行仔细观察,然后再采用双掌沿着足太阳膀胱经以及腰部督脉行反复按揉,在此过程中注意严格遵循从轻到重、从上到下的原则,一直按揉到小腿位置,每天按揉3次以上,以患者皮肤表面有微热、局部肌肉感到放松为度;在臀大肌、腰椎各棘突间等位置采用点按、弹筋等方式,以此来将促使腰肌放松;采用拇指对阿是、涌泉、承山、阳陵泉、委中、风市、承扶、肾俞等穴位進行点按,以此来达到通经活络的效果,促使神经组织得到恢复;指导患者翻身,取仰卧位,股四头肌采用捏拿法进行捏拿,以此来促使肌肉弹性得到有效改善,肌张力恢复,每次推拿时间控制在20min-30min之间,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1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取阳陵泉、承扶、环跳、肾俞等穴位,同时选取突出节段棘间督脉穴和两旁夹脊穴,对患者行针灸治疗,留针时间控制在30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1d。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经治疗,患者下肢放射痛以及腰痛等症状均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有所加重,则为无效;经治疗,患者下肢放射痛以及腰痛等症状有所减轻,则为有效;经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神经感觉、下肢功能不存在障碍,则为显效。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录入到统计软件SPSS 20.0中,计数资料均行x2检验,P<0.05时,则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78.26%)对比,观察组(95.65%)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9.6326,P<0.05),见表1: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骨伤科疾病,通常因闪挫、内伤或者外感等原因导致要不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腰部疼痛症状。我国中医认为,该疾病的基本病机为腰府失养、静脉痹阻,所以治疗上应该严格遵循解痉止痛、调和阴阳以及舒筋活络的原则[5]。本研究中,与对照组(78.26%)对比,观察组(95.65%)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9.6326,P<0.05),提示与单独推拿治疗相比,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使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减轻。究其原因,推拿手法能促使患者痉挛状态得到有效缓解,具有舒经通络的良好功效,能有效复位突出部位,将椎间孔后关节压力减轻,将突出物压迫神经根的程度减轻。其次,针灸疗法具有扶正祛邪、舒经通络以及调和阴阳等功效,能促使患侧症状的得到有效缓解,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状况。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张蓉.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8):963-964.
  [2]王坤. 牵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8):119-120.
  [3]周勇军. 敷药神灯照射配合针灸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3):1641-1643.
  [4]邬宗祥. 推拿配合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4):114-116.
  [5]徐承德. 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 系统医学,2017,2(13):128-13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刮宫术后5天常规组应用去氧孕稀炔雌醇片治疗,实验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平均控制出血时间、平均完全控制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20年3月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各组为100例,对照组入院后按照医院的基本流程给予患者日常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负面情绪(SAS评量表、SDS评量表)、生存质量(SF-36生活质量表)。结果:(1)两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工作的质量,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指数。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技能、行为规范、消毒隔离、安全管理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
期刊
【摘要】目前,根据公立医院的改革要求,公立医院需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进而有效推动医疗现代化的发展。同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扶持,使得公立医院的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为了医疗项目的有效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促进医院的快速发展,这样既能帮助医院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也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本文将从现阶段公立医院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着手,就如何加强医院的内控
期刊
【摘要】目的:进行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治疗中后路手术疗效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3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应用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1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伤椎内植骨术、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进行两组患者VAS评分改善、Cobb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对比。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后凸成角畸形获得明显矫正。在随后16个月随
期刊
【摘要】目的:研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伴肺炎成人患者治疗中应用炎琥宁的疗效情况。方法:择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伴肺炎成人患者150例为对象,按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列入实验组、参照组,各组75例,参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增用炎琥宁予以治疗,评估并对比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与参照组的治疗情况相比较,实验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接收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6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改良早期鼻饲要素膳,对照组应用常规鼻饲营养支持,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时的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血清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2019年收治的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125例,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术对其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所有患儿整复成功率、不同套叠部位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25例患儿中,术后一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三次成功率、总成功率分别为:80.80%、7.20%、5.60%、93.60%;术后穿孔、肠管坏死、脱水、休克并发症发生率和总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开放手术、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中的40例膀胱癌患者,按照术式分组,观察组20例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对照组20例接受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发生率22.50%,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指导下早期使用抗生素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收治的20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00例,所有患者均在降钙素原指导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含量、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左心室射血分数、脑钠肽前体NTpro-BNP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