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实施中贫困农村地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arp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农村 高中生物 新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29-02
  
  新课程全面实施以来,康乐县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课堂气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合作精神等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通过笔者调查和高考检验的结果反映,我县高中生物教学严重滞后,在学生基础和任课教师两个层面上仍普遍存在着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困难,严重制约着高中生物教育的发展。
  在学生生物知识基础薄弱,生物基本操作技能较差这一不可回避的前提下如何按《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将“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扎实有效推向深入,探索出符合贫困农村地区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新途径。笔者结合县教研室的专题教研活动,对当地高中生物教学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或建议。
  一、准确理解生物新课程教材《标准》,创造性地使用生物教材资源
  面对教学设备普遍落后,信息量不充分,新课程教材内容偏离贫困农村这一不利于教学的因素,如何按《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有效进行课堂教学呢?首要问题是创造性地使用生物教材资源,进行教材资源整合的开发利用研究,尽可能制成与本地实际相适应的每一节课的CAI课件、幻灯片、课前小故事、课后的思考题、探究方案等。
  必须依托丰富的课程资源,把对文献资料的运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运用恰当地结合起来,这需要生物教师的大量积累,然后进行加工整理,制成与农村学校实际教学相适应的每一节课。通过灵活使用各种媒体增加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准确性,突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新课程知识体系不再是普通生物学体系,每个模块的教材各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确定知识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生物教材各模块知识分章节编排,但教学时就应该把各分块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学生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时,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抓顺序,抓联系,抓特点。
  二、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
  生物学教学中实施新课程,必须依靠具备新理念的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只有高素质的生物学教师,生物教学中才能使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要求得到落实。我们教育界曾有句“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自勉格言,假如教师没有宽泛的知识作储备,就很难驾驭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进行“充电”,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博览群书。现代的教师不能只甘于做“一桶水”,而应当争做“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
  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教师间合作、交流是提高教师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围绕《课程标准》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交流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对于学校来说,备课组也是开展生物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必须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1.提出问题是探究的核心。教师面向学生提问——预设性问题。预设问题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能动思考间起了纽带作用,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有助于学生解决思维冲突。
  2.解决问题是探究的过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1)预设性问题的解决:对于教师预设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自行解决,只需让学生回答,教师不必多讲。(2)生成性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充分思考与讨论的时间,有些问题通过相互讨论与启发,学生是可以解决的。对于某些教师事先未考虑过的问题,上课时自己要认真思考,并设计小问题,为学生解决问题搭台阶。
  (二)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灵活运用讲授式
  1.教是点拨,以教导学。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围绕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围绕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精选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2.教是精讲,以教促学。教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对那些学生回答不出通过点拨仍然不开窍的问题,对那些能开启学生心智、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难点的问题,教师要讲在关键的疑难攻克处,讲在知识网络的梳理构建处,讲在思维的激活提升处。
  笔者认为,在贫困农村地区高中生物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首先要清醒认识到教育对象的学习能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资源三方面与实施新课程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打破制约我县生物教育快速发展的瓶颈:整合各种有利的教育教学资源,多渠道、多途径开展教学活动;探究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发挥集体智慧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只要我们正确面对困难,加倍地付出努力,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我县的高中生物教学将会走出当前的低谷,生物的整体教学水平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项目融资方式的探讨,分析了每一种项目融资方式的特点,了解了每一种项目融资的适用范围,为转型时期通信运营商选择合理的项目融资方式募集资金了借鉴.
【摘要】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对学业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学实践证明:能否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认知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学习动机 激发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27-01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广大教师总是力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形式,风趣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