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背俞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来源 :针灸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针刺背俞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CSG患者12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刺背俞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胃镜积分、普适性量表(SF-36)及胃粘膜血流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8/64,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49/64,76.56%)(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F-36评分
其他文献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疾病,易反复发作,是世界公认的难治病之一,目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该文主要综述UC及治
体外代谢研究对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常见的体外肝代谢研究方法有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肝灌流技术、肝组织切片技术、基因重组P450酶系
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表面积大、饱和度高、毒性低和磁化强度好等优点,在很多个领域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近些年磁性纳米粒子的发展非常迅速.但磁性纳米粒子在应用过程中也有缺点,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导致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也是一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脑疾病.迄今为止虽已有不少AD的发病机制的理论被提出,但根据这些理论所开发的药
目的:分析ICU常规与优化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心肺、脑复苏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8年7月到2019年11月
本研究通过分析近3年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中疗效指标应用现状,发现其存在不能明确区分筛查与评估工具、未能恰当应用评价指标等问题,故对当前国内外吞咽障碍筛查
总结李志道教授运用平衡阴阳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弛缓性瘫痪的临床经验,介绍了李教授平衡阴阳法选穴依据、取穴方法、针刺手法及针感特点。脑卒中后弛缓性瘫痪是由神经系统病变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担不可估量.因此需要科学家和临床医生付出巨大的努力来寻求
老年性黄斑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也被称为年龄相关黄斑变性、增龄性黄斑变性.多双眼发病,病发时一般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出现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等视
阿尔茨海默病是以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症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针灸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疗效,临床研究众多,但相关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微生物-肠-脑轴被证明与中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