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课两分钟,给力!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z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候课,即等候上课,是教学管理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大多数学校常规的做法是规定学生静坐等待老师来上课,或者和学生一起聊天,或者检查作业、督促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品等。其实,候课是教学常规中不可小觑的一个细节,丢掉这两分钟确实挺可惜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环境中,更有利于思维达到最佳水平。因此,课前两分钟对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培育学生的兴奋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显得至关重要。
  为了扩大学校的阅读特色,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打造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我们坚持立足点低,切入点小,涉入点实,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课前两分钟里自主开展诵读活动。这样,不仅让短短的候课两分钟给力,让短短的候课两分钟增值,让短短的候课两分钟增效,更让这两分钟诵读成为大阅读的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意识、一种追求。
  诵读的内容为:每周积累至少四个成语,两句名言,一首古诗,一个优美片段。由同年级语文教师精心筛选,提供给教导处编印成校本教材,教导处统一调配时间,分别为周一读成语,周二片段赏析,周三读名言,周四读古诗,周五擂台赛。
  1.四个成语。每周围绕一个主题的成语积累至少4个,一个学期积累至少20个主题的成语,成语的来源可以与课文相关,可以是其他。如,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惊慌失措、漫不经心,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可以背诵描写颜色的成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
  2.两句名言。站在哲学和生命的高度,坚持每周积累至少2句名言,一个学期至少积累20句主题的名人名言。引领孩子穿透一句句经典的语言精髓,感受一个个不同的灵魂。如,五年级积累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则是慢性自杀。———列宁;时间是无声的脚步,她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要处理而稍停片刻。———莎士比亚”。
  3.一首古诗。把课标要求积累的70首必背古诗,分到各个年级,全校所有学生每周积累至少1首古诗,每个学生一学期积累20首,其中10首是课标中要求的,另外10首是自己自由积累的。仔细品读古诗,挖掘古诗的魅力,愉悦师生的身心。学生沐浴着阳光,沐浴着诗韵,行走在古诗的精神世界中,慢慢享受着。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股浓浓的友情弥漫开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让人置身于田园中的恬静;“惨淡天昏与地荒,西风冷月冷沙场”,让人仿佛亲临战场的悲壮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让人体会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每首诗里都蕴含着一种厚重的文化底蕴;每首诗里面都洋溢着一种特殊的香味;每首诗里都牵引着整个心灵的升华……古诗中包罗着世间万象,蕴含着人生哲理。仔细品读古诗,挖掘古诗的魅力,能使人身心愉悦。
  4.一个优美片段。优美片段,或特别精美、意蕴深刻;或诗意浓浓、幽雅经典;或惊心动魄、气势宏大;或意境美妙、充满想象……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最爱背诵积累,在这个两分钟里或朗读、或背诵给其他同学听。
  如,一个同学背诵“跌倒”。
  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落叶。云,跌倒了,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太阳跌倒了,才有了静谧的夜晚。所以,我们不再害怕跌倒,让我们在跌倒时,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学龄段不同,自己选择和老师引领的方向与内容不同,从童谣、儿童诗到经典散文、哲理片段……选择语言材料就是选择自我的生命姿态和成长路径,学习语言就是建构自己的语言世界和精神家园。能够选择这样语言的孩子,他们的精神世界一定是丰厚的。这样一次次阅读,一次次玩味,书中的片段就成了师生自己的故事。
  候课,为学生搭建了阅读的平台,展示的舞台。靠着这边角余料的小块时间,在不经意中播撒着知识的种子,注入孩子的生命,润泽着孩子的灵魂,流淌着浓浓的师生情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了惜时如金的良好行为习惯。长期下去,更是上好了人生的一堂大课。
  候课两分钟,给力!何乐而不为!
  (作者单位:江苏铜山区大许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当下,反思性评价已演绎为新课程系统中教师评价的主流范式。反思性评价主张教师作为课程与教学情境的内部人员在评价中具有主体性,而不是被动的、供外部人员评价的对象,是新课程
目前,不少学校把“推门听课”作为管理教师的“法宝”,以为只有这种管理方式和手段才能掌握教师的备课情况和真实的教学水平。从理论上来看,这种方式也许能够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果真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吗?我看未必。  课堂是教师开展专业活动的地方,教师理应享有专业自主的权利,其他人员要听课,必须得到授课教师的允许,至少也得提前打个招呼,无论是谁,不打招呼随意进入“正在进行时”的课堂,对课堂
基于通识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近些年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通识课程。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三项训练"教学法,即拓展思维能力训练、
参加过N次教师的培训活动,给我收获最大的就是教师的职称计算机培训活动。这样的培训,不仅让我学到了技能,而且还在考试中得到检验和承认。在培训中,我是很勤奋、很投入的,也是很认真地参与的。因为这样的培训,逼着我去学,而且是非学不可,也是非学会不可的,因为这样的培训让我有“被淘汰出局”的危机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培训活动都能够取得如此的实效。  故事一:暑期里,我参加一次教师培训活动的“福利”,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