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机会 扣热点 改评价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lei8214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教学成为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可以从如下三个点着力:利用好网络,充分挖掘网络对学习的有利作用;扣住热点,将学习与生活融合;改进评价方式,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策略;《〈论语〉选读》
  新冠肺炎疫情中,“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一开始让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适应。在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改变,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意外的通道有时会带给我们别样的风景。现以《〈论语〉选读》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网络教学中采用的一些策略。
  一、借机会,搭建网络教学的平台
  电脑、手机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教师要因势利导,把握“机”会,利用好这些设备,让互联网为教学所用。
  (一)利用好QQ群
  教师可以将作业批改情况及时反馈至QQ群里,将优秀的作业发布在群里,并让每个学生将课堂笔记放入群相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一周投一次票,选出最佳作业和笔记。这样做,既表扬了优秀者,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又能对尚有不足的学生起到鞭策作用。
  (二)利用好交流区
  利用好网络平台的交流区,可以取得线下教学无法取得的效果。由于时间的限制,线下课堂中,师生交流面较窄。但是,在网络交流区,对一个问题,全班学生都可以同时发表看法,这样样本就较多。如《中庸之道》的教学,笔者引导学生讨论“狷者是急躁还是保守”,结果在30秒之内就有了20多种解读。对这些解读进行归类后,笔者再请学生代表发言,阐述依据。经过讨论,学生达成的共识是“性情保守更恰当”,因为“有所不为”的人往往是有所顾虑或者是有自己主张,而急躁的人不一定“有所不为”。这样,笔者能即时捕捉到所有学生的思想,这是线下教学不能达到的。
  (三)利用好网络优秀资源
  网络教学至今,优秀的教学资源层出不穷。教师可借助这些优秀资源使自己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将浙江名师网之江汇教育广场中关于《〈论语〉选读》的优秀微课推荐给学生,也将解读《论语》的优秀微信公众号和文章推荐给学生。
  二、扣热点,将学习融入生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仁与德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孔子毕生的追求。学习《论语》,应将学习和生活融合起来。所以,开展网络教学以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将学生的视野由书本引向生活。
  (一)课前聊时事
  每节课前,笔者总会与学生交流一下前一天的见闻,有时是笔者自己谈感受,但更多的时候是让学生谈。这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可聊的话题有很多,如新冠疫情实况、宅家生活、网络学习等等。聊完之后学生也到齐了,而且笔者发现,有了这一环节,上课迟到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二)课内议热点
  课堂要与生活联系起来,特别是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联系起来。《〈论语〉选读》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笔者都围绕一个热点展开,共设计了如下10个话题:
  《知其不可而为之》:病毒肆虐中的逆行。
  《克己复礼》:我为抗疫做什么?
  《为政以德》:疫情中的中国速度。
  《仁者爱人》:寻找身边的志愿者。
  《君子之风》:谣言与真相的角逐。
  《周而不比》:“风月同天”下的中日关系。
  《诲人不倦》:网络学习中的自律。
  《高山仰止》:为什么钟南山“说动才动”?
  《沂水春风》: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
  《中庸之道》:华人该不该回来?
  這就是结合当下的生活来解读《论语》,用孔子的思想来解释当下的生活。
  (三)课后记生活
  笔者要求学生用日记、随笔等形式记录自己在抗疫的日子里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这既是记录生活,也是积累写作素材。试举两例:
  【片断一】深夜里,我仰望天空,我的目光有些许迷茫,我抬起手,眯起眼,从指缝中寻找黑暗中的亮。38,是老爸在武汉的天数,也是他在武汉第四医院所负责的两个病区的床位的总数。
  【片断二】直播时我可以随时截屏,在课下补全笔记;在别人回答问题时我可以在讨论区说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能让我说出自己的观点,也能通过别人的话语丰富答案,进而训练思维和能力。但是我感觉我的视力也在下降。
  扣住抗疫这个热点,让学生怀有一颗慈悲之心,具有一双辨析真相的慧眼,拥有独立思考的大脑,这是笔者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此次网络学习《〈论语〉选读》的落脚点。
  三、改评价,全面检查学习效果
  在网络教学中,及时而全面的评价就相当重要了。在《〈论语〉选读》的教学中,笔者采用的评价方式也在不断改进。
  (一)借助大数据评价学习过程
  在网络教学中,准时到位、课堂认真度、作业正确率、交流区谈论参与度、课堂测试成绩等数据,都是可以精准收集的。教师可以将这些数据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依据,并以此指导教学。在《〈论语〉选读》教学中,笔者将每个学生的这些数据制成动态图,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及其家长。
  (二)用多种形式评价学习效果
  线下教学最为常规的评价形式是定期的试题检测,而在网络教学中,这样的评价方式受到了挑战。对此,笔者进行了调整。首先,笔者缩短检测时间,删减检测内容,增加检测频率。每一堂课,笔者安排几分钟时间当堂检测,当堂讲评,及时了解学生掌握课内知识的情况,这样就在无形中督促学生提升听课效率。其次,改变作业形式。网络教学就要充分利用网络。笔者引导学生将学习研究的成果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录制下来,“追寻孔子足迹”“我讲《诲人不倦》”“我的中庸之道”等微视频,充分展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提高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此外,在评价主体上,笔者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如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学习小组组内互评、家长回访评价等,全面立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内容包括课堂参与的认真度、作业的正确率等。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何事于仁”一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论语〉选读》的不同版本,给出了两种解释:一种是解释为“何止于仁呢”,并且对“事”单独作了注释;一种是解释为“这哪里是致力于仁呢”,且取消了对“事”的单独作注。参看历代研究者的解释可知,“何事于仁”解释为“何止于仁”更为妥当,因为它体现了“圣”是比“仁”更高的境界,也使孔子引导子贡实践“仁”有了基础。   关键词:古文注解;《〈论语〉选读
期刊
摘 要:《葡萄月令》言约旨远,凸显了汪曾祺独特的生活、审美体验。作者在原生态地反映农村生活和葡萄生长的真实过程,也在谱写一曲生命的赞歌:葡萄,在生长中实现从形到神的生命蜕变;果农,在生产中完成从苦到乐的生命升华;作者,在生活中炼就从失到得的生命超脱。   关键词:文本解读;《葡萄月令》;汪曾祺  《葡萄月令》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课文。文章采用“月令体”叙写
期刊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原来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被迫转成网络教学。网络教学不能直观看到学生的现场反应,并且不能如平常般与学生自然地交流沟通,这让一线教师很焦虑,很迷茫,很无奈。笔者今年执教高三,上了几堂网络课后也深有感触。  高三复习,作文是重头戏,也是个大难题。光说理论不行,还得经常实战。平时,学生就怕写作文,教师批改也痛苦。如今,采用网络教学,难度就更加大了。笔者设想:为什么作文复习一定要写完整的一篇作
期刊
摘 要: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的颁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形态正在悄然转型。阅读教学的“1121”式实施路径,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遵循明确一个教学终点、找准一个教学支点、设置两个活动情境、拓展一个言语实践的基本教学模式,探求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以落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旨归。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实施路径;《百合花》  伴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以下
期刊
【设计说明】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单元人文主题是“人生”,选文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八首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  综合“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
期刊
摘 要:“专题教学”作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落实“学习任务群”理念的新型课堂呈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如何更好地对接语文课堂的转型,缩小从传统走向变革的教学落差?“群文”与“单篇”一体,通过群文整合达成联动融通,通过单篇精读指向深刻体悟,可以成为阅读教学课堂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专题学习;群文教学;单篇教学;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逐渐深入,高中语文的课堂变革也在悄然发生,依托
期刊
我们的城市安静很久了。防护口罩,遮掩了一个个会露出笑容的面庞。“疫”字当头,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强烈地觉得教学生“做人”比教他们“作文”更重要!疫情当前,社会是一本打开的语文书。于是,我就这样开始了我的网络直播第一课。  师:前不久的2020年央视元宵晚会同学们观看了吗?  生:观看了。  师:你们发现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生:歌舞少了,全是诗歌朗诵。  生:没有小品,很严肃。  师:202
期刊
王宏艳老师的教学设计,就课型来看,属于名著阅读专题研究课。名著阅读专题研究课,很考验教师的功力。从确定研究专题,再到多文本勾连,如果教师没有宏大的视野,没有深度的建构能力,教学设计无法做到通透。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从目标定位到教学环节,紧扣“双重叙述视角”一个点,并加以开掘,做到了简约与深度并存。  一、选点  名著阅读专题研究课,确定研究主题很重要。选取什么点来研究呢?王老师的设计给了我们启发:抓
期刊
摘 要:课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中的四处“泪”,可以从三个层面去归纳其内涵:因遭遇不幸而同情的泪,因坚韧担当而感动的泪,因反思和期望而欣喜的泪。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要将课文教学和生活实际打通,《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教学可将普通人的英雄主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从同情、感动、欣喜三个维度找到文本与生活恰当的对应点。   关键词:阅读教学;《一个人的遭遇》;新冠肺炎疫情  很多回教苏联作家肖洛霍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情境化任务的设计,力求在综合性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以,語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住言语材料,努力创设真实的言语情境,开展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言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百合花》  在2019年浙江高中语文教学评审活动和新课程“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中,来自浙江省义乌中学的朱建杭老师连续两次上了《百合花》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