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存在主义视域下《等待戈多》与《车站》主题的相似性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uti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等待戈多》与《车站》是塞缪尔·贝克特和高行健的代表作,两部作品因其荒诞性于发表之初轰动一时。虽然诞生于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但在存在主义的框架下却能够发现两剧主题上的相似性,即“等待与希望”和“社会与人民”。以“相似性”而非“差异性”为着眼点,可为两剧对比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等待戈多》;《车站》;存在主义;主题;相似性
  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的戏剧文学思潮,被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英语戏剧”( Berlin N. Traffic of our Stage: Why Waiting for Godot?[J]. Massachusetts Review, 1999, 40(3):420.)。《等待戈多》诞生三十年后,高行健的实验戏剧《车站》问世,这是荒诞艺术在东方文坛的一次大胆尝试。两剧中均有“畏”、“偶然荒诞”、“他人即地狱”、“存在先于本质”等存在主义哲学观的体现。
  目前国外对于《等待戈多》与《车站》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背景、文化交互影响、戏剧多元性等方面;国内此研究主要集中在戏剧手段、民族性体现、戏剧文学借鉴等方面。由此可见,虽然近年来学界中不乏对两剧的相关研究,但多着眼于因其各自文化特征等影響因素而体现出的差异之处,鲜有学者对两剧主题相似之处加以分析。两剧在戏剧情节、舞台设定、人物、对话等方面都与存在主义哲学密切相关,如果将其主题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解读,则不难发现隐含于其中的相似之处,即“等待与希望”和“社会与人民”。
  一、等待与希望
  “荒诞派戏剧”一词的提出者,英国学者马丁·艾斯林认为:“这部剧作(《等待戈多》)的主题并非是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Esslin M.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M]. Penguin ,1980.)。同样,对于《车站》来说, “等待与希望”也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此主题的体现离不开两剧的“情节”和“舞台设定”。
  (一)在“畏”中等待不可及的希望
  荒诞派戏剧几乎不会采用传统的情节结构。“缺失、空虚、虚无、还有未解的谜团,这些都是荒诞派戏剧情节的主要特点”( Essif L. Empty figure on an empty stage : the theatre of Samuel Beckett and his generation[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两剧中等待与希望的反复与存在主义中的“畏”产生关联。
  《等待戈多》中“畏”的体现渗透于全剧各处。爱斯特拉冈挨了打,却不知原因,然而不论其挨打与否,其心中的“畏”是切实存在的。“畏”没有实际对象,是贯穿其一生的。剧中弗拉季米尔认为:“兴许你是没有干,但是,凡事都有其方式”(贝克特.贝克特作品选集[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即“畏”也许不是来自“挨打”事件,但这“畏”终究是有缘由的,而这缘由任何人都不知。这种表现正所谓存在主义的“畏不知其所谓”(马丁·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在等待的过程中,人物们也曾尝试消除心中之“畏”, 但“畏”不同于“怕”,“怕”可以通过移走或消除“怕”的对象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找不到明确对象的“畏”则行不通。《车站》中等车的过程即可象征人的一生,明明设有站牌却不停,公车在这里莫如说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同样人们所“畏”的也绝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他们追赶、拦截公车试图改变 “畏”的状态,但这种改变却不可能发生,只能在“畏不知其所谓”的状态下体验等待与希望的循环。
  (二)“等待”场所中的“偶然荒诞”
  既然“等待与希望”是两剧所表达的共同主题,那么自然要有 “等待”的场所,即戏剧的舞台设定,舞台中所渗透出的荒谬性,正是对存在主义中“偶然荒诞”要素的诠释。
  《等待戈多》中“树”多次出现,而“路”则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场所。显然正因为“树”和“路”的存在才有了情节的发展,但否可以反过来说因为后文的需要,才会有“树”和“路”的存在呢?——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世界是荒诞的”(萨特. 存在与虚无.第3版[M]. 三联书店, 2007.),而这种“荒诞”是具有偶然性的。为什么是一棵树和一条路而非其它?实际上并不能找到这种舞台设定存在的理由,因为包括人的存在在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无论对于人还是物质的宇宙来说都没有任何先定的东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事先决定事物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同样也没有理由事先决定人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
  相似地,《车站》的舞台设定也极为简单:一个站牌,一段栏杆,如此而已。铁栏杆呈十字形,东西南北各端的长短不一,高行健自认为这种摆设“有种象征的意味,表示的也许是一个十字路口,也许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交叉点或是各个人物生命途中的站” (高行健.高行健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1.)。这种舞台设定恰恰也是存在主义中“偶然荒诞”的体现。在此荒诞的布景中展开了后文存希望地等待,而希望又在等待中破灭的情节,“等待与希望”的主题便也蕴含其中。
  二、社会与人民
  《等待戈多》与《车站》的主题思想均受创作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前者的发表正值二战结束之际,它影射了剧变中的欧洲社会及人民的状况,而后者的创作也正值文革之后,剧作家将文革对人民的影响以及人民在社会中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寄寓在了作品中。剧中“人物”及“对话”对“社会与人民”主题有着深刻体现。
  (一)苦难社会中的人民——“他人即地狱”
  两剧人物之间既有强烈冲突,又有孤立叙述。 此种纠结中蕴含着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 萨特. 存在与虚无.第3版[M]. 三联书店,)的思想,此种存在状态暗示着社会中人民的生存状态。   《等待戈多》中人物们无法顺畅交流、自由行动,只能在对方的注视下痛苦地生活。剧中爱斯特拉冈反复解释“系住”的意思,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对话得以正常进行,但他人乃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这种客体不同于物,他不但存在着,而且还可能在其目光下把一个人变成物,在此状态下使两人的对话按照无论谁的意愿来进行都是不可能的。爱斯特拉冈、弗拉季米尔、波卓、幸运儿的名字,分别代表了法国人、俄国人、意大利人和英国人” (杜宗义. 外国文学通用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人物间的混乱象征着二战后欧洲人民的迷茫,劫后余生的人们精神上极度空虚,他们踯躅在不可知的人生旅途上。此种战后人民的生存状态被反映到文学艺术上,于戏剧人物中蕴含了人民在战后社会中迷茫不已的主题。
  另一方面高行健在《车站》中进行“多声部戏剧实验”( Lackner M, Chardonnens N. Polyphony Embodied - Freedom and Fate in Gao Xingjian’s Writings[M]. 2014.),最多达到七个声部同时说话。人物们看似在自由表达,但实际上却要受到他人的干扰。“众多的角色同时说话,实际上只能听到汇集成总体效果的吵杂的 ‘噪音’” (林克欢. 高行健的多声部与复调戏剧[J]. 文学评论, 1987(6):30-39.)。正是这种听不清每个人说些什么的“噪音”所汇成的“主旋律”,表现了人民的不知所措。人们在车站苦等十年,这是对文革十年浩劫的反映,人物间的激烈冲突和孤立叙述反映了文革遗留的精神创伤与大众的心理迷茫。
  (二)人民该何去何从——“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认为人是通过"自我"来主动地决定其本质属性。两剧中孕育着的这种思想,无疑是两位剧作家对彼时特定社会背景下人民的激励。
  萨特认为存在主义即“从始终一贯的无神论立场出发,来得出世事结论”( Sartre J P. Nausea (Penguin Modern Classics)[J]. 2000.),《等待戈多》的人物对话中不乏对此的体现:
  “爱斯特拉冈:谁相信他的话?
  弗拉季米尔:每一个人。他们就知道这一本《圣经》。
  爱斯特拉冈:人们都是没知识的混蛋,像猴儿一样见什么学什么。”(贝克特.贝克特作品选集[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
  此段对话中蕴含着对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督教的反思。二战时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整个西方震惊,他们不敢相信,如果真的存在上帝,怎么会允许世界发生这样的惨剧?而另一方面,贝克特也在暗示人們,正是因为没有上帝,本质或生活不能预设,所以想要走出迷茫只有靠自己。
  同样《车站》的对话中也体现了对剧作家人民的激励。十年文革结束,突如其来的精神解放使人们自由得无所适从,造成精神上更大的空虚。如何拯救其于这种困境呢?存在主义从悲观的深层本质中引出了乐观的行动,即“让自由变成主动”( 萨特.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戴眼镜的”说:“生命就从你面前白白流走了,你明白吗?你不明白!你可以这样混下去,我不能……”(高行健. 高行健戏剧集[M]. 群众出版社, 1985.),这正是剧中人物对迷茫状态的抗争,在生活中任何踌躇与等待只会荒废时日,只有奋斗与前进才能带来希望。
  三、结语
  《等待戈多》与《车站》的情节及舞台设定中有着存在主义“畏”和“偶然荒诞”的体现,这种体现中蕴含着“等待与希望”的主题;从两剧的人物与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社会与人民”的主题也孕育其中。在艺术的世界里,艺术家们只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相通的情感。而同为“戏剧”这种艺术形式的《等待戈多》和《车站》也必定存在主题上的相似性,想要找出这种相似性,一种媒介,即存在主义的介入也必不可少。在当今学界多集中于两剧“差异性”对比研究的背景下,希望本文为两剧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Lackner M, Chardonnens N. Polyphony Embodied - Freedom and Fate in Gao Xingjian’s Writings[M]. 2014.
  [2]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 萨特. 存在与虚无.第3版[M]. 三联书店, 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和谐”思想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闪光点,本文以《论语》中的“和谐”思想为切入点,探讨其“和谐”思想的来源、含义思想内涵,及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论语》;和谐;和谐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摘要: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载其思想重要著作。关于晏子谏君的言论是《晏子春秋》的主要内容。晏子善进谏,其说服方式灵活多样,且逻辑严谨思维缜密,使其劝谏言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较高的接受度。晏子劝谏内容透漏着晏子说服传播的智慧,对当代的说服传播活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晏子;《晏子春秋》;说服传播  一、说服者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无论是中国古典说服学还是西方
以BP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twork)为基础,建立了小流域土壤养分(包括N、P、K3种成分)为输出层,流域出口处的洪量、输沙量及流域的年降雨量为输入层的包含一个中间层的BP网
摘要:作为先秦诸子中一部颇具代表性的著作,《庄子》一书富含诸多具有思辨性、哲理性的词语,在后世有着长期而广泛地运用。这些词语,有不少在今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在日常社会交际、文学艺术创作等领域继续发挥着沟通思想、交流情感、提升作品文采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我们亦应看到,不少成语在长期历史语境的不断演变中,其含义已逐渐偏离了原来的文本意义。为此,对《庄子》中的这些成语加以梳理,探析其语义的演变
摘要:《红楼梦》作为一部拥有高度思想性的作品,高举反封建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大旗,通过对以荣、宁二府为主的四百多位女性的形象塑造,深刻地反映出了封建社會对女子的禁锢以及女性对爱情的诉求。本文就《红楼梦》中女性的婚姻爱情观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红楼梦;女性;婚姻爱情观  一、《红楼梦》社会背景及对女性婚姻爱情观的影响  《红楼梦》中明确提示过,故事发生在一个“末世”当中,不管是“凡鸟偏从末世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摘要:《傲慢与偏见》的作者是简·奥斯汀,她是英国著名的女性文学作家,她所创作的《傲慢与偏见》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性,在每一个情节的描写过程中都具有极其高超的反讽艺术,同时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一些想法和观念,展示了对理想爱情观的憧憬。《傲慢与偏见》中运用了大量的反讽艺术效果,不仅仅是要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对作品主题进行了深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可以说《傲慢与偏见》是反
摘要:在文本这个被编织出来可以不断繁殖的想象空间里,人们对《小王子》一书多次解释。象征,隐喻,翻译操纵论视角,儿童教育观等。为避免过度诠释,本文将紧贴文本内容,分析小王子生命里那些奇怪的旅人们虽然作为过客,却切实的参与和支撑了小王子的形成与实在。  关键词:小王子;认知;爱;勇敢  一、B612  在B612星球,小王子的眼睛跟踪着“需要清理的树苗”“不及他膝盖高的火山”“挪挪凳子就能再次出现的夕
摘要:《王子与贫儿》是由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在十九世纪后期编著的小说,为了深刻映射出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现状,作者决定凭借十六世纪的英国作为背景,开展不同形式的对比描写,不单单勾勒出一系列紧张激烈的情节、性格各异的角色,收获令人捧腹的戏剧幽默效应,同时更由此展现出作者弥足深入的中心思想。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结合丰富实践经验集中化探讨这部小说原著中的对比艺术,希望能够借此挖掘出全新的解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