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冠气温差变化特性与耐旱性的关系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gm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气温差能够反映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适应性。本研究以耐旱型马铃薯品种冀张薯8号和陇薯10号;干旱敏感型品种大西洋和夏波蒂,以及从秘鲁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10份具有不同耐旱性的种质资源为材料,在半干旱和半湿润2种环境下对其植株表型性状(株高、叶面积、叶鲜重、植被覆盖指数)、光合生理指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以及冠气温差进行测定和耐旱性评价。结果表明,所测性状指标中,冠气温差、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对干旱胁迫最敏感;冠气温差在不同供试马铃薯材料之间及干湿两种环境之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性;冠气温
其他文献
探究密植条件下玉米品种混播对夏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在82 500株hm–2种植密度下,选用郑单958(ZD958)和登海605(DH605),在大田条件下设置M(两种子相同数量混合后随机混播)、
采用50μg mL~(1)的蛋白质合成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MD)、100μg mL~(1)的蛋白质合成翻译抑制剂环己亚胺(cycloheximide,CHM)和650μg mL~(1)的呼吸抑制剂NaN_3处理萌发
模型参数的快速、准确估算是产量形成模型应用的重要前提。在基于APSI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simulator)的旱地小麦产量形成模型参数本土化率定过程中, 存在体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