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国,我的家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feng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春节,很多人家都会贴上“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这类的对联。大红春联不仅寄托着人们对亲朋平安、顺心团圆的祈盼,也绘出国家盛世安康、繁荣昌盛的幸福图景。家是最小的國,国是千万家。千万个幸福的家才能构筑起“大家”的伟大,也是一个大家庇护起千万个小家的幸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治理好家,哪能治理好国。曾国藩认为,“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他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独创一套“明理修德,勤俭习劳”的家教理论,告诫子孙半耕半读、勤俭持家、谦虚谨慎,使曾家人才辈出,长盛不衰。以“八本”“三致祥”为里,“耕读”“勤俭”“和睦”“敦厚”为表的曾家门风,也促使他奋力投身于洋务运动之中,引领中国政治、工业、教育近代化。小家是国家的一部分,当小家和谐幸福时,意味着国家也随之蓬勃发展。家庭有光明,国家便不黑暗。
  当家庭幸福和民族幸福相冲突时,我们应有“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大无畏精神。林觉民在《与妻书》中表达了国家危难之际,对妻子的挚爱和对祖国、人民的深爱。林觉民舍弃了与妻子并肩携手的温情,毅然选择了献身革命,为国捐躯,拯救金瓯已缺的国家。他牺牲个人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的行为,阐述了没有“大家”的幸福,就不会有“小家”的真正幸福的道理。
  我们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使命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壮怀和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信念,来庇护小家的幸福。1943年,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披坚执锐反攻缅甸,急需大量懂英语的知识青年入伍,西南联大学子纷纷投笔从戎,以热血荐轩辕,以天下为己任,维护民族的独立,以保全千万个家庭在战争中存活。礼崩乐坏,遍地腥云,生灵涂炭之际,孔子坚定地承担起以仁兼济天下,以礼规范秩序,以德教化百姓的责任。他以自己的生命为星星之火,燃烧着儒家文化这片影响中国上千年的旷野,使得无数寒门学子得以实现他们的志向,发挥个人价值,使得历朝以此作为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我们应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有“受光与天下照四方”的社会担当意识。袁隆平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顾方舟耗尽半生精力发明出“糖丸”,消灭了小儿麻痹症;鲁迅在民族危难之时,毅然选择放弃医学,以笔为刀,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他们都竭尽自身所能,把自己所做的一切和社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用自己渺小的一生,来促进社会的进步。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理想的大同社会,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应该认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念。社会是每个人的社会,我们应把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完美结合。
  我们应当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自勉,肩负起我们的责任,促进家、国、天下共同进步。
  作者系成都市西北中学学生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醒醒!”范晓西睡眼惺忪,恍惚间看到两个人影在面前乱晃。他“唉”了一声,侧过身子就要接着睡过去。“起来!”屁股上传来一阵钝痛,他激得一个骨碌爬起来,麻溜儿地套好外套,这才认真地注视眼前的两个好友。  段铮倚在门框边,一丝不苟地端站着,宋於在一旁扶着椅子,难得地没有吊儿郎当,二人都表情凝重,眉头紧锁。  “怎么……了?”范晓西反应了老半天,才醒悟过来他们现下不是在家里,而是在一台“穿梭机”上。“穿梭
期刊
和一个朋友聊天,聊到读书,她有点感慨地说,年轻时读《红楼梦》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为黛玉和宝玉伤心,读到黛玉焚稿和宝玉被骗成亲的章节,她十分痛恨贾府的家长们,他们硬生生将两个年轻人拆开,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可过了好些年之后重读这本书,发现自己变了,居然越来越理解贾母的想法了:黛玉和宝钗都很美、很有才华,出身不相上下,为什么不能从中挑性情随和、身体健康、懂得察言观色的那一个当孙媳妇呢?她说,我怎么觉得自
期刊
春天,时光的空手指  诡异又邪恶的脸,在天空飞翔、穿越、  折返。  而花朵仍然立于时间枝头。  颤动。默不作声。  有时抬起裙摆一样的花瓣。  两个有趣人中间,春风漫不经心。  春风两手空空。  如握住空空影子。一盏灯在床上翻阅经书,  墙壁挂着的指针,就是上帝。  有美人就有春天。有暮色,  就有破啼为笑的旧梦。早年惦记的悲喜,  如今空空。它的手指,  指向一个隐蔽所在。它不在虚无高处,  
期刊
站在山巅,我守望着两只白鹤的归来。  每日事务繁杂,丝竹乱耳,故每到休沐之日,我便爱到山间田野闲逛。今天早晨,我遇见了一位农人。他头戴草帽,一左一右跟着两只白鹤。山道狭小,容不得两人同过,我停下脚步,示意他先行。待随行其后,才发现两只鹤毛发洁白,不见丝毫脏污,一举一动间仿佛自有主意。盘桓在天上不需农人管唤,却又始终跟在附近。我心下好奇,便与农人攀谈。  原来这两只白鹤颇有灵性,不需主人招呼即能通人
期刊
读书有三个阶段,正如写诗有三种境界:少年时读有字之书,免娇嗔,收余恨;青年时读无字之书,且自新,改性情;中年时读心灵之书,凝精魄,悟兰因。于“三书”中立世,休恋逝水,苦海回身。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年少时,生于城,长于城,身上少了些“野”,多了些“静”。除却必要的功课,读书是我唯一的兴趣。喜读张若虚“以孤篇盖全唐”的“春江潮水连海平”;喜读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一梦;喜读
期刊
我借助计步器,从北大红楼出发,沿南长街、天安门、东交民巷、东单、外交部街至赵家楼,全程6.8公里。100年前的5月4日,北京13所学校3000多名义愤填膺的学生们打着“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等标语,行进在这段路上,为国家和民族呼号。他们不会想到,五四爱国运动,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00年来,学子们的家国情怀依然激荡在当代青年心间,激励人们砥砺前行。  北大红楼
期刊
一次次流泪伤心海  一次次伤害再徘徊  多少次嗔怒难抚平  多少次恩怨还没改  一回回放手说分开  一回回挥手说拜拜  无数次心痛还等待  无数次离走又回来  不知道你哪处着人爱  为什么让我离不开  谁能打开这心锁  谁能理清这无奈  不知道你哪处恋我情  为什么留恋这份爱  那是緣分的安排  还是命运的主宰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宾县人民政府信访局)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期刊
刚刚的争吵让丈夫很不耐烦,他不顾妻子的吼叫和哀怨,自顾自地下床,打开门,朝客厅走去。妻子倒下床,将丈夫掀起的那一角被子扯来包裹着自己。  天色从黑暗走向白天这段难熬的时间里,妻子难以安眠,一直翻来覆去,她纠结着。最后,还是起了床。“一晚上都在这儿待着吗?”妻子站在黯淡的过道上,带着少有的乌鸦嗓小心翼翼吐出几个字,憔悴焦灼地看着丈夫。  丈夫一动不动卧在沙发角落里,一手拨弄手机,一手叼着一根快燃尽的
期刊
走在大街上,正午的阳光发了狂,拼命地烘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炙热的味道,连往常街边高大繁茂、生机勃勃的树木也仿佛被抽干了精力,懒洋洋地耷拉着枝丫。汗水从额上不断滚落,我实在支撑不住,停下脚步,向四周望了望,随后推开了一家冷饮店的门。  店很小,装修却朴实、温馨,头顶上方不断吹来阵阵凉爽的空调风,使我躁热的心也随之安静下来。抿了抿我有些干裂的嘴唇,缓缓走向玻璃操作间里微笑看着我的老板。我顿了顿,“老
期刊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出现了这样一批崇尚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的“佛系青年”。我认为,我们应该拒绝这种消极、颓废的生活态度,做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新时代青年。  “佛系”顾名思义,就是像僧人那般清心寡欲,不慕名利。但“佛系”是需要一定条件的——生活无忧但远非经济自由,工作稳定但上升通道狭窄,情感充实但并不轰轰烈烈,“佛系”青年的画像大抵如此。同时“佛系”也反映了当下人们的压力与日俱增,这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