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具视角下能源行业发展差异分析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qi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疫情时代能源格局加速演进和重塑,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能源行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多维度引导和支持,政策分析可作为预判能源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从政策视角入手,建立一套客观标准化的政策文本量化体系,结合政策目标、行政措施、引导措施、金融措施、财政措施五维度测算细分能源行业的政策支持度,分析能源行业发展差异.梳理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三季度出台的能源政策文件进行实证研究,历史趋势对比结果显示,能源行业整体受政策支持度在“十三五”时期维持稳定,2020年后持续走高;行业间对比结果显示,当前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政策工具侧重技术与资源扶持,传统能源行业的政策工具更侧重于引导行业高效运行.
其他文献
一、偶然相遇rn2015年刚工作的时候,我是我们学校唯一一个心理老师.还记得我到学校报到时,学校教导处主任这样跟我说:“小徐啊,按照规定,教导处是要统一给新老师安排听课任务的,但是我们学校没有心理课,该怎么给你安排呢?要不我先来打听打听,小徐你也回去想想.”回去之后,我确实想了很多,没有心理课听、没有师傅带、没有经验可以参照,甚至连上课的教材也没有,这心理课该怎么上?
家长的认知偏差在家庭教育中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认知偏差的来龙去脉值得深思.家长应该对认知偏差有一个整体的理解:(1)要明确认知偏差的含义及特点.(2)要多角度地对认知偏差予以原因剖析,比如从错误观念、不当期望、不良比较、常识误用等方面分析.(3)总结如何减小认知偏差的措施,例如,预设发展性的期望、掌握孩子更多信息、不随便给孩子施压、借助偏差引发孩子的积极动力等,以尽量使认知偏差的消极作用最小化,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基于对社会工作领域广泛运用的“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自我评价工具”(SWCCSA)的本土化,界定中国情境下文化胜任力的内涵,形成了由文化意识、知识获取、技能发展和实践能力四个维度构成的SWCCSA-中国版本,并对1000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和在职的社会工作者展开测量和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性别、身份属性、文化背景、实践经验、是否接受培训等因素显著影响文化胜任力水平.提出社会工作教育者应自觉回应来自文化多样性的挑战,打造理论、实务和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胜任力教学体系,在
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全面分析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现状,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相对较低;中等收入群体内部层级结构不合理;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壮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目标升级改版,一方面,升级中等收入群体定义标准;另一方面,升级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目标,进一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水平.提出新发展阶段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方案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1)宏观层面的“扩中”“促中”“育中”策略;(2)
黄河流域污染治理的环境规制策略选择是中国推进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关键问题,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三方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探究各方主体的环境规制策略演化,并引入公众参与的声誉损失模型,探讨公众参与下三方主体环境规制的博弈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在中央政府选择宽松监管、地方政府选择执行环境规制、企业选择治污的情形下,三方主体可达到理想的演化稳定策略均衡,且各主体行为策略选择只受稳定性条件中参数取值的影响,不受各主体选择概率的影响;而公众参与可促使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演化至治污状态,使理想的演化稳定
生物多样性是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中国现有的生物多样性法律体系存在“主流化”规范缺失、对生物安全保障回应不足等问题.在生态文明的语境下,应基于生态发展观、生态协同观和生态合作观,实现多元价值协调,遵循整体主义的生物多样性法治路径,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为此,应充分利用环境法法典化的契机,推进生物多样性法律体系化;以风险预防为原则,健全和完善关键制度;健全协调机制,完善生物多样性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