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o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艾滋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拟于2010年5月在苏州召开。本次大会将交流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的热点和进展,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参加会议并作专题报告,并向全国从事相关医疗、科研和预防等工作的学者征稿,会议论文将择优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上正式发表。参会者将授予国家继续教育Ⅰ类学分6分。现将征文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女,79岁.因发热、咳嗽2个月,于2008年8月入院.患者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7.8℃,咳嗽,贫血貌,体型瘦,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31×10~9/L、RBC 2.4×10~(12)/L、Hb 71 g/L、PLT 71×10~9/L,中件分叶细胞0.490,淋巴细胞0.363,单核细胞0.094,嗜酸粒细胞0.051,嗜碱粒细胞0.002,ESR 94 mm/h.
期刊
唑吡坦(zoplpiden)又称"思诺思",是一种咪唑吡啶类药物,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和轻微的抗焦虑及肌肉松弛作用,是继巴比妥类、苯二氮革类后的第三代镇静安眠药.目前,该药在欧美许多国家被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唑吡坦在我国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唑吡坦的广泛使用,加上社会竞争等的日益加剧,服用过量唑吡坦导致中毒的患者在临床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迄今,尚未见到适合于中毒患者血液唑吡坦的
期刊
截止至2009年8月11日,全球共15个国家确诊人禽流感病例438例,死亡262例,死亡率59.8%;中国确诊人禽流感病例38例,死亡25例,死亡率65.8%;其中仪2009年1月份,中国连续报告8例人禽流感病例,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总结以上病例,病例的早发现、早确诊对人禽流感疫情的防治,尤其是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人禽流感病例的确诊主要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本研究通过2009年1月5日北京市首例人
期刊
编辑同志:  张晓宁读者就2008年第1期专家答疑栏目"为何在临床工作中会遇到同一份标本的对应抗原、抗体同时阳性,如何解释?"一文中关于HBeAg和抗-HBe同时阳性的解释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现就来信中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探讨.关于读者提到的第一点,即高剂量HBeAg因钩状效应有可能导致抗-HBe假阳性的解释是合理的,但是关于宿主免疫反应激活过程以及突变或抗病毒治疗造成HBeAg和抗-HBe同时阳性
期刊
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都引起全球关注的问题.在我国,淋球菌对抗牛素耐药主要表现为:以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菌株(PPNG)、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菌株(TRNG)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淋球菌菌株(QRNG)耐药率较高,甚至有些地方QRNG耐药率已经达到100%。
期刊
目的 分析并探讨肿瘤患者侵袭性酵母菌感染与肿瘤的关系、菌株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预防及治疗酵母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搜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70例深部酵母菌感染的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肿瘤与酵母菌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检出的70株酵母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 酵母菌感染的部位分别为腹腔(32例)、血液(18例)、胆系(9例)、神经系统(6例)及胸腔(5例),
患者女,20岁,藏族.腰痛1年,伴头痛、恶心、呕吐,近2 d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于2006年4月20日至贵德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查体:体温37℃,脉搏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肾叩击痛(++),颈软无抵抗,心、肺、腹、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实验室检查:WBC 15.2×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
期刊
近20年来,免疫受损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30%~70%患者死于曲霉感染,而40%的患者死于念珠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治对降低病死率非常关键,常规的微生物检查,组织学及影像学检查存在相对不敏感、耗时和有创的缺点而不易被接受。
期刊
丙型肝炎是由HCV经血液传播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并在全球性流行,是欧美国家及日本等国家的中末期肝病最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7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在我国,HCV感染也是一个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
期刊
RA是一种常见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全世界的发病率约1%.迄今为止,RA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但已发现许多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子".与大多数自身免疫病相似,RA在女性群体的发病率较高,约为男性的3倍.由此推断,性激素可能在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