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阆中

来源 :生态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z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国家地理》曾经对四川省南充市的阆中风水作过这样的描述:“千水成垣,天造地设.”阆中四面山形如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下,因名阆水;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rn水韵rn春水长.风从远方吹来,激灵了阆中的身体.那里的山、水、古镇和城,以及萦绕在其间的故事和情节,本就是它有血有肉的肌体,还有灵魂.最先颤动的是水,一如阆中的血管和脉搏.嘉陵江拥着它的心脏,其支流构溪河亲吻着它的肌肤和发丝.首先是水,水滋养了这片传说中人祖母亲华胥居住的地方(当初华胥在阆中南池边孕育生下伏羲,文字记载见于《路史》:“太昊伏羲氏,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后伏羲降生之地名阆中凫慈乡),让它永远像春天的女儿,微笑并灿烂着.
其他文献
1rn谷雨刚过,整个车八岭仍是一派晚春气息.久违的阳光透过茂密树林,漏进山谷,给蜿蜒的山道,增添几分翠色.rn大森与同事小羽刚把摩托车停放在一个叫平岗坳的村民小组,就开始巡山了.rn他们穿着护林员专用制服,背着双肩包.包里有口哨、电棍、柴刀等,当然还有手机.沿着设定的路线,向林区深处徒步前行.
期刊
四rn这是山里村的时间,戊戌年冬至上午九点.rn灵江叔将铁锹插进糯米饭,用力抬起,翻倒进大木桶.铁锹收回,在一旁的小水桶里蜻蜓点水似地浸一下,以免糯米太黏,又插进糯米饭里.一桶饭一百四五十斤,一锹约十一斤,一桶饭约十二锹.如此反复,使的是巧劲,腰、右胳膊、右手腕用劲最大.深蓝色的工作服上,汗水印子从脖子后面往四周扩散.他沉浸在一串行云流水般的动作里,没有听到有人说话,或许有,他耳朵有点聋,听不清.
期刊
在云南省宣威市的版图上,有一个笑迎八方宾客的地方,美名其日:来宾.197.57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坝区、河谷、丘陵、冷凉山区捭阖织网,像一艘绿色的轮船静立于天地山河间,在交通枢纽的位置上,迎来送往,熙熙攘攘.rn一辆红色的护林防火车穿行在满目的绿色之间,煞是醒目,它以守护和警戒的移动坐标模式,开启了一年365天的行程.每年行驶2万多公里的计程表像一个不知疲倦的监工,追赶着林业站长夏跃辉带着他的团队,建设、守护着来宾街道的绿色.说是团队,其实也只是三个人.但在中国的汉字里,三人就为“众
期刊
九峰山下的小溪里生活着一个大家族——野生石斑鱼.这种鱼模样特别,不仅个头小、脑袋尖、体形细,身上还披着六条又粗又黑的斑纹.他们世代在小溪里繁衍生息,宁静而快乐.rn如今,这群野生的石斑鱼遭遇了可怕的灾难.因为九峰山外的城市开始流行吃野生鱼,所以渔夫们纷纷到小溪捕捉石斑鱼.
期刊
小雪节气前一日,一帮文友相约前往西樵山.rn这是一年中,南方山林最为干爽的时节.与北方名山大川不同,植被繁茂的西樵山上,青翠欲滴的乔木花草即便在冬天也随处可见.天空湛蓝,湖水澄碧,松枝劲拔,榕根苍虬.盛开的木芙蓉,幽香沁脾的丹桂,自在啼鸣的林间飞鸟,无不惬意地试图唤醒你所有感官.
期刊
苇苇的家在湖边.从苇苇房间的窗户往外看,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还有湖畔的苇草滩.每天早晨,苇苇都会站在窗前看湖里的风景.rn那里是野天鹅们的世界.rn野天鹅从远方飞过来时,就像是一片灰白色的云从天上慢慢飘落在湖面上.天鹅在天上拍打着翅膀飞翔时那么活泼,那么矫健,可是一落到湖面上,它们马上就变得优雅文静、风度翩翩.白天鹅,黑天鹅,还有一些灰色的天鹅,它们不慌不忙慢慢游着,三五成群地在湖面上移动,在湖畔的苇草丛中觅食,就像是一艘艘小船,稳稳地在航行在平静的湖中.
期刊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期刊
随着信息和大数据在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电子病历具有准确、共享、高效的优越性,也同时存在着病历质量、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等方面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形下,电子化的病历档案除具备传统病历功能外,还承载着保障防控安全、提升诊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作用.
期刊
2021年立冬那天,哈尔滨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rn漫天的雪花给空气中带来一股清新,人们纷纷走出来,深深地呼吸着,疫情带来的压抑似乎减轻了许多,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飞舞的雪花渐渐变成了霏霏小雨,风也来凑热闹,把雨吹得飘飘洒洒,冰冷的雨借着风势越下越大,“噼噼啪啪”打在雨伞上,滚珠似的落下去,这是传说中的“冻雨”啊.东北人早已经习惯了冰,习惯了雪,却很少在严寒的冬季见到冻雨.
期刊